6S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具体实施途径与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吴有芬
[导读]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要在三年时间内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摘要: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要在三年时间内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班级管理的创新就尤为重要,传统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要求,为了更好的管理班级,引入了6S管理理念,从多个方面规范管理、制约、激励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规范学生的行为和习惯,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学习效果,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 6S管理;班级管理;中职班级
        引言: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二是贫困家庭及缺少关爱的孩子。学生学习品质的参差不齐,比如随意旷课、上课迟到、课堂玩手机等行为,课后班级责任心不强,没有班集体荣誉感,主要归咎于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差,没有形成良好的自律行为等,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对于班级的卫生、纪律、安全等方面更是无法有效管理。
        一、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存的问题
        现阶段中职学校在班级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以下是比较常见的几个问题:
        1.卫生习惯差。教室桌椅、书本摆放无序,寝室一片狼藉,乱扔垃圾,不能很好的爱护校园公共物品,在实践操作课中不按操作规程进行试验,实训工具及耗材摆放随意,安全操作意识不高。
        2.学习习惯差。职业学校的学生理论文化水平较低,整体素质也偏低,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3.自我管理的意识差。通过对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的反馈信息得知,不少中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好吃懒做,没有规矩,行为自由,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无法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
        4.班级管理困难
        班级管理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工作面广、工作量大,班主任精力有限,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不能“对症下药”。另外在各个管理环节,涉及到部门之间的协调,但现阶段部门之间的协调存在脱节现象,这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制造了瓶颈性困难。
        5.学校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把握存在滞后性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指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社会进步、企业生产、学校发展和学生就业的需求。
        但各个地区、各学校办学存在差异,需要另行调整。学生“进口”生源质量(招生)、教育教学的“加工”环节、学生的“出口”渠道(就业)以及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更新都极大地制约了中职班级管理的成效。
        二、6S管理模式实施及策略
        1.班级管理企业化
        1.班级管理与6S管理模式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进而实现新课程改革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目标,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

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日常工作内容以及作息时间规律,参照企业岗位分工制度,制定企业化管理制度。将企业岗位及分工制度,映射在在班级中,建立一个企业化的班级框架,设置相关岗位,例如总经理、车间组长、技术工人等。企业管理离不开考核制度、岗位职责等,这些概念同样要映射到班级管理中,学生考核得分等同于企业操行评定分。
        2. 6S管理融入班级日常管理
        (1)根据6S管理及班级规范要求,班级事务可细分为劳动、纪律、出勤、卫生、安全等,针对每项内容都制定了详细的养成规范和评价标准,并根据责任定位原则,在班级管理中实施专人负责制,每一项都有人专门负责、管理,6S班级管理实施细则由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就是学生日后行事的准则,也是班级自我管理的基础。
        (2)将6S管理融入班级日常管理,系统科学的管理学生的作息时间、个人和公共物品的整理和清洁、生命和财产安全、学生行为等。对个人和公共物品要求摆放整齐,并设置督导人员,负责督促和检查。对于用过的物品随手归还原位,比如座椅板凳、清洁用具。对于讲台、麦克风、粉笔、黑板檫等物品,及时整理归于原位。班级卫生,人人有责。为了避免做卫生时的拖拉和推脱现象,班级管理制度可对清洁时间做一定的要求,并将清扫任务分配到人,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的好习惯。但分工存在一个弊端,就是部分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走了,没有班级团队精神。针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需要适当调整任务分配。
        (3)中职阶段的学生,还有些习惯没有培养好,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建立良好的礼貌用语习惯,杜绝不礼貌、不文明用语,与老师和同学建立和谐关系。端正学习态度,不迟到、不旷课、不违纪,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真诚待人,不轻蔑他人,不傲慢无礼。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安全保护意识,定期召开班会或组织学习安全相关的课程,包含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财产安全等。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正确面对和处理身心健康问题。
        3.建立班级6S管理评价制度
        在班级中建立6S管理评价制度,可以有效地监督和促进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等方面的推进。各个岗位的任命可以在班级中采用自我推荐和竞选方式,实行全员参与6S管理活动,班主任和班干部以身作则,全员各尽其职,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6S评价体系可以分为A、B、C、D四个档次,根据评价基准、和触犯基准综合记分,将考核结果与毕业影响、实习单位挂钩。
三、结束语   
        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就是能为企业直接提供所需人才,班级管理与企业直接接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合当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题,将企业的“6S”管理理念融合到班级管理中来,经过实践发现在中职校园的班级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S管理模式是一种企业化管理模式,从整理、清洁、安全等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整体规范,它的应用是一种把管理的硬性化和操作的规范化,演变为学生共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一种执行力的文化。将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元素融合,使“职业”特色与管理特色凸显出来。从而提高班级整体的管理水平,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多元化人才,也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素云.6S管理在技校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中的渗透[J].职业,2017(22):53-55.
[2]黄柳清.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6S管理应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3]贾晓东. 推进学生宿舍6S管理模式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4]张鹏,任伟. 中职院校实施班级6S管理模式探析[C]. .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处,2015:3440-3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