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励志教育作为德育关键部分,对于指引和鼓励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励志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实现德育教育与励志教育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励志教育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德育教育中励志教育实施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重点对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
关键字:励志教育;德育教育;重要性;应用分析
一、初中德育教育中实施励志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作为人生的关键时期,由于该阶段学生年龄所限制,学生心理、思想认知等尚未发育成熟,好玩的心性仍然笼罩着学生,并且该时期学生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心理,基于当前这个阶段强化对学生励志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教师要抓住该时期,合理渗透励志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励志教育作为初中德育教学侧重点,在该阶段进行励志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知礼懂礼,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内容:其一,励志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的保障: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快速稳定的发展,社会大环境下的观念取向日益复杂化。由于初中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思想观念不够成熟,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所影响,于是他们的人生目标就是追求物质利益,长期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消极的作用。而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的价值观,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其二,励志教育的实施是社会主义的需要: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在当前这一过程当中,仍然存在诸多方面有待于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妥善解决好当前这一问题,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就要依靠这些未来的建设者。而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意志力,增强学生的顽强奋斗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得学生为了中国民族的复兴而进行努力拼搏,进行奋勇向前。
二、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一)创设良好的励志教育的道德环境
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当中,教师要想实现励志教育与德育教学活动进行完美结合,就要根据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善于分析和解决当前首要的问题。换句话来讲,就是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必须提高励志教育对学生的新引力,这也是当前最大限度发挥励志教育其教育价值的关键所在。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则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励志教育情境,使得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励志教育的熏陶,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内容:其一,在励志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保证学生主体地位在励志教育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励志教育方案,确保励志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其二,创新励志教育的组织方式:尤其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搜集网络教育资源,从中筛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励志素材,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永不放弃》《勤奋的故事》等等,教师要注重励志教育素材的运用,做好励志教育的有效渗透,同时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以励志为主题开展德育活动,确保励志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得到科学的落实。
(二)丰富励志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励志教育在学生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就要根据德育教育开展的情况,不断丰富励志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励志教育更好的实现其渗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要搜集和整理励志教育资源,并且要根据励志教育实施的需要,营造出良好的励志教育环境,为强化对学生的教育而努力。在保证当前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要注重挖掘励志教育资源,开发励志教育校本课程,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励志教育氛围。同时学校要尽可能的挖掘出校园内励志模范案例,利用学生身边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增强学生对于励志教育的认同感。其二,开展校外体验活动:学校要积极开展校外活动,并且要注重不断丰富校外活动形式,适时的将励志教育渗透到具体活动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强化对学生的励志教育。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相关工作的开展,具体包括教学工作的完善、教学过程总结等。基于此情况下,教师在制定教学评价的时候,要充分保证评价机制具有针对性,切勿出现评价机制不合理,或者评价机制趋于形式化等问题出现,否则将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从学校的角度来分析,不但要保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做出科学的评价,而且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在实际的评价过程当中,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且要根据实际评价的需要,不断完善相关评价标准,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分析出具体评价情况。与此同时,要想最大限度发挥评价方式的作用,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奖惩制度,促进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这对于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励志教育的有效渗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意识到励志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给予励志教育足够的重视,能够根据德育教育的实际要求,实现励志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励志教育的作用。在励志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强化对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励志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 .
[2]戴春平,廖远兵,何秋霞.如何构建高校励志德育教育新模式[J].茂 名学院学报.2009,19(2):27-29.
[3]郭新强,贺永芳.论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6):218-219.
[4]王俊.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