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和一块黑板是传统教学的基本要件,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这样的课堂,容量小、死板、教学难以生动等,几乎完全要靠教师这个演员的临场发挥与展示,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不够,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难以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能力。笔者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力,把学习搞好就需要有兴趣、有动力。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就愿意为之付出,就愿意为之干好,干什么事情也不难了。相反,如果一个人对某事情没有兴趣,就缺乏动力源,做起来就提不起精神,即使天赋再好,也难将事情干好。笔者有一个同龄人,一起读书,在教室里坐不住,对听课一点兴趣没有,是考试的“差生”,但是,就小学毕业的水平,却当时对修理收音机、电视机等家电设备很有兴趣,对收音机、电视机等出现的毛病可谓手到病除,在我们那里还小有名气,他就是因为有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学习钻研而掌握的修理技术。
电子白板等信息化设备的出现,犹如雪中送炭,其强大的功能,将其融于课堂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动静结合,为我们带来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让单调乏味的课堂变得新鲜、生动而有活力,从而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例如:在“平移”的教学中,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逛超市顾客在电梯上上下楼的过程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平移”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动车、高铁在铁路上飞驰,飞机在空中穿云钻雾,骑自行车或摩托车上下学或者上下班,我们在街上步行散步等等视频场景,都给我们留下了“平移”的印象。“平移”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加深对“平移”含义的真正理解。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并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国不仅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范畴,同时也是爱国情怀的集中体现,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泱泱华夏,5000年文明古国,在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众所周知。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给学生介绍,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如古代的有数学家刘徽、祖冲之、杨辉,现代的有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等。从网上下载播放神舟号飞船升空,全国人民观看和无比兴奋的场景,让学生明白这一升空现象就是数学中的“平移”,是科学家们辛勤劳动的汗水的结晶。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理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Intemet网、校园网与各种云平台的开通与使用,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省时间地为中小学教学提供相关的课程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就能在课堂教学中省去一些费时的板书、复杂的画图和尘土飞扬的擦黑板时间。特别是应用题的抄题、立体几何的图形,还有二次函数图像的列表描点连线作图是很浪费时间的。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将课件及课程资源等通过优盘和网络云盘等设备直接调用,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重点知识,关键词等内容。同时,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改变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我们的教学进程,推动新课程改革。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堂课,四十五分钟,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学习新知,训练落实新知等等都需要时间,往往显得时间捉襟见肘,很多老师不是占用学生课余时间而赶课,就是不按时下课而拖堂。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并且做到了对知识点的抓落实,实际上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技术支撑。
如新知识的掌握需要训练才能落实,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需要从练习中反馈。利用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设备和平台可以提供快速、便捷的手段,增加问题训练的容量,解决不同形式的训练方式。它可以是游戏、选择和填充等形式,也可以是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等的训练,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练习题型单一、枯燥的问题,使学生厌烦练习的现象得以改变。如:在《镶嵌》的学习中,判断哪些图形可以镶嵌。这样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学生利用电子白板自由发挥,展示完一种分法后,白板再恢复原来的样子,又鼓励学生想出别的分法,并且学生整个分类联系的全过程白板将全程记录,每个小组都可以去分享验证。电子白板的反馈和记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达到了扩展思维,提高效率之目的。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只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他们才会不断地追求新知,不断探索,获得发展,而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急于作答,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动手,上网查资料的方式搜集信息,解决问题,要使学生把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作为学习的常态,作为学习方式创新的一大措施,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手段,认识网络的价值,自觉利用网络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同时,对于有疑问的知识除了向老师请教以外,也可以借助作业帮,网络,搜索微课,反复学习、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
六、运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直观
抽象是数学的本质特征,一切数学模型都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如数学概念、空间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和数学的乘法表等等。就因为数学的抽象性使不少学生感到数学难学,学得吃力。信息技术恰巧借助声音、文本、图像,视频、动画等手段,把教材中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图像及过程等内容通过视觉、听觉等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示出来,变抽象为直观,变无形为有形,变复杂为简单,把数学复杂的逻辑关系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字习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如平移与旋转教学中多媒体动画、视频的使用等等。
七、运用设备平台,实现数学课堂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设备和平台多,选择的余地大,要充分运用好这些设备平台。原来,教育的信息化在部分学校重视不够,部分老师也没有尝到甜头,不少设备闲置,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通过这次新冠状病毒疫情传播期间的网络在线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既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但又倒逼那些不愿意学习,不习惯于使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老师去学习,去使用,也促使孩子们去学习,去适应,更促使家长们改变观念,不再把学生用手机等现代学习终端视为洪水猛兽。
在学校普遍配备的电子白板,使用的国家和省教育云平台资源,在部分班级试用的平板电脑,还有腾讯会议、鸿合直播课堂、QQ群屏幕分享和钉钉直播平台及微信等平台,钉钉的直播自动回放功能,鸿合直播课堂的便捷二维码,QQ直播的面对面交流等功能满足了老师和孩子们的不同需求,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