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理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在知识领域里当领导,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远远大于权力性影响力。管理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工作,制约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利用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特殊性,发挥非权力性管理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根据师生的需要,营造和谐的学校管理环境,发挥管理者非权力性管理的威力,让教师享受到教书育人的快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和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非权力性管理 师生需要 和谐发展 共同成长
一、实施非权力性管理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需要
(一)认识非权力性管理的价值
管理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在知识领域里当领导,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远远大于权力性影响力。管理者的知识、技能、管理才干和专业特长更易得到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尊重,再加上良好的人格形象,就更易得到他们的钦佩、拥护和服从。尤其是学校的班子管理成员,他们作为学校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的领导者和带头人,除了以自己所处的地位权力去管理学校外,他们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如俗语“上梁不正,下梁歪。”可见领导者自身模范影响力是巨大的。
(二)实施非权力性管理是师生共同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需要。
教育哲学专家北师大教授石中英在《人生与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最后才是教育者;学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儿童,最后才是“学生”。然而,许多学校管理者,忽略了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存在的价值思考,学校功利主义浓厚,人文主义气息淡薄,学校中遗忘人,压抑人,摧残人等非人道现象时有发生。在学校管理上如果单凭利用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去领导和管理师生,忽视非权力性管理的作用,没有从师生成长发展需要出发,就易使师生失去前进的动力,影响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本校管理者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明白到要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就必须从师生发展需要出发。只有使教师快乐地去教,学生快乐地去学,学校的工作才能鱼儿得水,长驱直进。
二、实施非权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知道,学校要实现办学水平的提升,关键是师生得到健康成长,师生得到共同的发展。为此,本校从实际出发,结合农村学校自身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在学校存在问题的解决上,做到抓住核心问题,解决主要矛盾。正是基于这样考虑,学校领导班子从师生发展需要出发,从师生的“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情感需要”“成就动机”和“自觉行为”等五方面入手,以促使师生成长,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为目的,构建了农村学校非权力管理模式
(一)创设“三公一放”(公平、公正、公开、开放)的环境,从外在动机上唤使教师 “我愿做”。
学校校大人多,事务繁多。作为领导若处理不恰当,就易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且要办好学校单靠领导一班人是不行的,重要依靠全校教职工和家长们的支持参与。尤其是一些重要事情,处理得好就能激发教师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反之就影响教师情绪,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班子成员办事都能坚持原则,讲求高效、秉公办事,决定学校重要大事都要班子成员和教职工参与,并进行集体讨论决定。老师意见、建议,都由级组长或科组长层层向上反映,集体讨论研究解决,充分发扬民主,使他们不但成为教育、学习的主人,而且也是学校重大决策的参与者。
(二)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从内在动机上激发师生质朴的“将心比心”。
1、管理者要当好表率。几年来,凡是思想上、行动上要求教师做到的,我们领导都要做到,决心当师生的表率,坚决反对说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学校制定的方案,制定的制度都是一视同仁,从不向领导班子倾斜。
2、管理者的品行作风是学习的榜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培养他们具有高尚师德,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教育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领导班子作为学校领头羊,他们良好工作态度、工作作风、言行品格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和教育教师的。
3、言传身教,用模范行为影响学生。著名的教育学家加里宁在他的《论共产主义教育与教学》书中指出:“一个教师好好地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的监督。”因此,由于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学生表率,不仅要言教,更要注重身教。
(三)以情感人,从情感需要上使教师爱教、学生爱学。
我们深知教师是有知识的阶层,比较重感情,比较重自我价值,对此,我们班子成员无论工作有多忙,都坚持抽时间到基层去主动地关心他们,解决他们的实际需要和实际困难,我们坦诚相待,彼此沟通。如一位教师由于家庭原因,迟迟未来学校上班,了解她的情况后,为了使她不要由于旷工而失去这份工作,校领导与科组教师多次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方法联系其家人,驱车到她家中拜访,并组织教师,民警帮助她,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暂时度过难关,回校上班。现在该同志工作比以前更认真,更积极了。
(四)提升专业能力,从成就动机上唤醒师生“我能行”。
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而稳定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教师业务水平。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高,教育教学质量自然就高,反之亦然。但自觉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教风不是被命令逼出来的,是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精湛的业务才干感染出来的,是学校良好教风薰陶出来的。所以,领导班子一方面非常注重自身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学历等方面学习,现在学校所有班子成员都是小学高级教师和教学能手,多位班子成员是市优秀教师,市家庭教育的理事,他们所上公开课多次获镇一等奖,市二、三等奖,撰写教学论文也有多篇获市一等奖,多篇获市二、三等奖,班子们虽然业务水平较高,但他们在教师面前从不摆架子,学校公开课、汇报课、评优课总是他们上课的身影,教研活动会上和新教师培训会上总听到他们作讲座的声音,在班子引领下,以前教师怕上公开课的现象已没有了,主动申请承担校评优课的教师越来越多,当中许多还是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学校现在开展教研,搞科研的热潮已一浪高过一浪,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已走在全镇前列,全校已形成了好学上进、勤于钻研,主动承担科研项目,自强不息的良好教与学、教与研的学术氛围。
(五)制定人性化的制度,以自觉行为,规范学校的管理。
俗语说:“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建设,既是适应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依法治校的要求,又是学校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我们完善建设了《学生出入登记制度》、《教师请假制度》、《校门管理制度》、《教师会议制度》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各项制度中去,关爱教职工,关爱学生。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工作环境,增强师生归属感。
实践证明,学校实施非权力性管理后,学校各方面都取得更和谐更科学地发展。学校的管理工作上了新的台阶,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出现了质的飞跃,他们的感召力、威信度比以前更强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明显提高,教师的教育人生境界得到提升,学校内已形成了一支安教、善教、乐教、兢兢业业的教师队伍,教师们工作比以前更积极,工作效率、质量比以前更高,校园内也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学生们都能遵纪守法、好学、乐学,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知名度都明显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
主要参考文献:
1、江月孙、赵敏,《学校管理学》,[J]. 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J].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来,《普通学校管理学》,[J]. 北京:华文出版社,1998。
4、孙绵涛,《教育管理原理》,[J]. 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张济正,《学校管理学导论》,[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