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杨小芳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初中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初中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视。初中不仅是学生性格和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还是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最初始的阶段。所以在初中教学阶段对初中学生的管理者、领路人的班主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初中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管理能力以及个人修养的提升、加强自身对课程的学习程度、提高对学生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班级凝聚力、加强学生自身和班级整体的荣誉感。但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也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的问题,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简要谈一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探索,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快速、平稳的开展提供一些建议,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字: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探索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加强各方面的协调与组织
        班主任作为初中学生教导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不仅需要对初中生进行应有的教育职责,还有着协调与组织的职能。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在这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与学校管理工作中进行协调,教师需要在学校的工作制度下对班级进行管理,让班级管理方式符合学校教育规则的规定。让学生遵守班级制度的同时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促进班级与学校协同发展;其次,班主任还要协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要知道,在教学互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是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年龄的差距,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矛盾,对师生关系形成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初中班主任应该积极地发挥出自身的职能,协调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最后,班主任可以协调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很多家长对学生较为宠爱,而在初中学校中,学校的管理较为严厉。很多家长将会认为学校的管理较为苛刻、严厉,从而与学校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和误会,而初中班主任则可以对学校和家长之间进行协调同步,让家长明确学校的教学方式,促进初中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对初中生的培养
        在初中教学中,初中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教导,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各种文化知识,提高初中生的文化底蕴[2]。还应该明确初中生的个体情况以及思想状况,并在初中学习生活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初中生塑造积极健康的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初中生之后的学习生活以及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思想模式的影响
        在当前的初中教学模式中,大部分初中班主任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绝大部分初中班主任为了应付考试的需求,一味地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好与坏,使得很多初中生在初中学习生活中只能够学习文化课,不可以看课外书以及进行其他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但是要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虽然文化课的学习在初中生学习生活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如绘画、音乐、小说、体育活动等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并且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很多初中班主任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将教室办成了自己的一言堂,对初中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够被动的在下边听课,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是不敢发出声音[3]。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情趣的发展,让学生逐渐了学习兴趣,甚至是产生了厌烦心理,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大地阻碍作用。
(二)班主任管理工作权威化严重
        要知道,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教育法》中均明确提出,在教学活动中不可以对学生进行体罚以及殴打,严重时施暴者甚至是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很多初中班主任本着“棍棒底下出好人”“好学生是打出来的”的理念,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对初中生进行体罚甚至是随意的打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初中班主任的权威并加强了管理效果,但是这种初中管理方法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严重时甚至会摧残学生的精神以及身体,毁掉学生的一生[4]。
三、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发展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在初中教学管理中,初中班主任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初中生进行教学。首先,在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不能只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还应该关心、鼓励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让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之余可以培养一些属于自身的兴趣爱好,让初中生可以劳逸结合提高文化课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初中生其他的一些技能,促进学生自身情趣的发展,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初中班主任应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本“一言堂”的管理思路,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导,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自主的发言。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表达能力,提高初中生的学习热情。
(二)促进师生关系发展,改变管理思路
        在初中教学管理中,初中班主任应该明确地意识到体罚学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所带来的危害,还应该知道这种管理方式是法律明令禁止的。更应该改变这种管理模式,采用较为民主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中更多的从学生的思想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实现教导的目的[5]。如果学生有做错的地方,班主任应该通过耐心的讲解以及劝导,让初中生认识到自身错误的地方,从而加以改正,而不是采用体罚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更加和谐的氛围下促进学生的成长。
总结:
        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于初中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班主任应该重视这一点,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初中生的引导作用,促进初中生全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祖新.生态学视野下农村初中班级建设研究——以广西钦州市浦北县第六中学为例[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7.
[2]江慧.不同班级组织模式下初中生班级自由感和归属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3]零建韩.关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务管理的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8):135-135.
[4]向月.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索[J].读天下(综合),2018,000(013):P.179-179.
[5]冉启明.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创新管理工作[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3):263-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