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衡水市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对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影响 王志璐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王志璐 马子韬 耿培培
[导读] 摘要:利用春节期间衡水、保定国控站点、衡水各县空气质量站点数据,分析衡水市采取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政策后,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
        衡水市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利用春节期间衡水、保定国控站点、衡水各县空气质量站点数据,分析衡水市采取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政策后,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通过比较衡水市近年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变化,衡水2019年、2020年春节空气质量变化以及对比2020年保定与衡水空气质量变化,得知加严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改善有明显好处。
        关键词:禁放烟花爆竹;PM2.5;大气污染
        一、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政策变化及效果
        燃放烟花爆竹明显增加大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特别是对细粒子浓度贡献最大,PM10和PM2.5浓度分别可达平时的4倍和6倍[6]。
        衡水市相关政策文件规定:2017年主城区外环以内、各县市区主城区内,在除夕、初一、初五、元宵节部分时段允许放烟花爆竹,其他时间禁放。2018年1月1日起主城区外环路以及各县、市主城区全年禁放。2019年1月1日起桃城区、高新区、滨湖新区禁放,其他各县市区主城区禁放,对市中心禁燃禁放区域进行了大幅扩大。2019年12月9日,衡水市桃城区、冀州区、高新区及滨湖新区辖区、其他各县、市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之后衡水市各县纷纷出台文件要求全县域全年禁放,最终将禁放范围扩展到全衡水市全年禁放。
        2017年春节重点燃放时段平均PM2.5浓度210.11ug/m3,较比对对象41.83ug/m3,增长了168.28ug/m3,增幅达402.26%,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影响效果显著。2018年春节重点燃放时段平均PM2.5浓度增长121ug/m3,增幅215.86%。2019年增长109.22ug/m3,增幅69.08%。2020年仅增长了64.06ug/m3,增幅63.84%,为近4年增长量最小的一年。(图1)
 
        可以看出,2017年至2020年随着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政策的加严,重点燃放时段平均PM2.5浓度的增幅逐年递减,增长量明显减小,2020年增长量仅为2017年的38.07%。禁燃禁放政策对重点时段空气质量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二、2019年与2020年春节污染情况分析
        (一)对颗粒物的影响
        2019年,衡水市PM2.5浓度从除夕18时开始由72ug/m3逐步上升至11时110ug/m3;初一0时,受周围县区燃放污染物传输影响上升至422ug/m3,小时上升幅度达283.64%,并居高不下达4个小时,初一4时回落至243ug/m3;而后受祭祀燃放影响,初一上午8时至10时再次上升至460ug/m3,3小时后缓慢回落至265ug/m3,21时下降至88ug/m3。2019年除夕、春节两天的平均PM2.5浓度213ug/m3;重度污染持续20小时(严重污染11个小时),PM2.5峰值一度达到460ug/m3。PM10与PM2.5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除夕、初一PM10平均浓度353.83ug/m3,峰值589ug/m3。
        2020年全域禁放。除夕18时PM2.5小时浓度由108ug/m3逐步上升至10时189ug/m3;初一1时,降至最低87ug/m3,之后缓慢上升至初一10时的254ug/m3;12时降至64ug/m3,之后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2020年除夕、春节两天平均PM2.5浓度115.42ug/m3,同比下降45.81%,改善明显;PM2.5峰值为254ug/m3,降低了44.78%,且未出现严重污染,削峰效果明显。2020年除夕、初一PM10平均浓度152.47ug/m3,下降56.91%,峰值312ug/m3,下降47.03%。(图4)。
        2020年除夕、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及其后续影响时段,PM2.5、PM10比2019年均有较大的改善。
        (二)对各县空气质量的影响
        2020年衡水市13个县市区除夕、初一PM2.5小时浓度超过500ug/m3的仅2时次,比2019年减少8时次,减少80%,最高值达到578ug/m3,低于去年达到的732ug/m3的最高值;严重污染30时次,比去年的131时次少101时次,减少77.10%。各县平均PM2.5浓度范围在112.44-177.69ug/m3,2019年各县平均PM2.5浓度范围在185.77-233.71ug/m3。可见,2020年各县总体上禁燃禁放措施成果显著。
        2020年不仅在各县总体数据上有明显体现,衡水市桃城区、高新区、滨湖新区以及附近的枣强县、冀州区共5个区域未出现PM2.5严重污染的情况。可见通过持续的政策宣传、人民群众的理解,禁燃禁放政策逐步贯彻落实,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受影响越来越小。
        三、与保定市对比情况
        保定市于2020年春节采取主城区禁燃禁放的管控措施,与衡水市全市禁燃禁放相比,空气质量的变化明显不同(图6)。
 
        两市在除夕凌晨至上午时段,PM2.5浓度均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除夕下午空气质量均为良,这说明两市在春节期间的气象扩散条件相似。除夕晚18点之后,PM2.5浓度走势出现较大差异:保定市在18时至24时,PM2.5浓度由58ug/m3迅速攀升至555ug/m3,增长了9.57倍,并持续数小时,峰值达571ug/m3,初一下午逐渐回落,最低仍达183ug/m3;衡水仅于除夕凌晨达到189ug/m3即开始下降,初一上午上升至254ug/m3。可以看出,全域禁燃禁放政策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
        四、结论及建议
        (一)衡水市近3年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政策逐年加严,禁燃禁放区域的逐步扩大到全域,随之而来的,衡水市近4年除夕至初一的烟花爆竹重点燃放时段,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PM2.5浓度升高的增幅持续下降。
        (二)衡水市全域禁燃禁放后,2020年春节除夕至初一,全市空气质量PM2.5、PM10明显优于2019年;各县市区除夕及初一PM2.5浓度较去年明显改善;随着管控政策的实施时间增长,人民群众接受程度升高,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三)2020年保定市部分区域禁燃禁放政策,对空气质量的有利影响,远弱于衡水市全域禁燃禁放对空气质量的有利影响。
        (四)建议坚持贯彻全域禁放政策;加强舆论引导及政策宣贯,使禁燃禁放利于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加强重点燃放时段的执法力度,杜绝偷燃偷放的个别现象;加强京津冀禁燃禁放协同作战,形成联防联控,减少污染传输。
        参考文献:
        [1]杨峰,李文青,谢放尖,陆晓波。春节期间禁燃烟花爆竹对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气象与环境学报,2016年,第32卷,第4期。
        [2]孙作平,张健学。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科学,1995,21(2)。
        [3]洪盛茂,何曦,祁国伟。杭州市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变化特点。气象科技,2003,32(6)。
        [4]张建华,夏文前,王斌,等。浅谈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黑龙江环境通报,2004,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