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学校和家长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因此,学校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就够了,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得到全面的发展。然而,就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导致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体育教学的效率低下。因此,我们要及时地发现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地进行处理,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快乐的体育课堂。
关键词:体育教学;安全事故;预防对策
小学教学除了承担为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使命,还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安全。体育课堂是目前小学课堂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由此说明小学体育课堂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威胁着学生生命安全。虽然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内容并不复杂,但有较多的安全隐患,再加上学生缺乏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影响体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开展体育运动,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1、教师和学生缺乏安全意识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它需要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这也是体育教学中存在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然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老师缺乏安全意识,忽视身边的安全隐患而导致的。一些小学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完全没有意识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等特点,采取常规的体育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体育课前没有对学生的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的检查,在安全事故发生时也不能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这也是导致小学体育教学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2、学校原因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校不重视安全问题。正是因为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安全才造成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意外伤害事故几率。其次,学校忽视体育器材日常管理和养护。部分学校购买体育器材后就直接投入使用,甚至部分器材使用好几年,在此过程中鲜少对其实施养护,以致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设施时面临较大风险,一旦失误立即会出现安全事故。最后,学校对体育课程价值判断有误,造成很多小学生在和规定要求不符的场地上参与体育教学,增大受伤可能性。
二、提高小学体育安全的有效措施
1、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要想有效地规避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首先就得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这种安全意识。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比较顽皮、多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所以,在上课期间,教师要规范纪律,对于学生之间相互打闹、冲撞要适时地制止,对于一些情节严重的,要予以批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课堂中都是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所以难免不能顾及到每一学生,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再从小组中选出组长,帮助老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在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被及时地发现并补救。此外,在上体育课之前,教师要严格地规定学生穿上运动服和运动鞋,对于一些着装不得体的学生不允许参加体育教学,可以安排其他的运动活动给他们,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体育教学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器材场地管理
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除了学校和教师亲力亲为,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和监督。其中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小学体育安全教育座谈会,及时通报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和解决情况,共同商讨避免体育伤害事故措施,对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体育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等方面培训,定期抽查各个小学体育设施安全情况和学校制定的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不断督促各个小学对其严格落实和防范。我国也应尽快制定各种伤害事故防范政策法规,必要时可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事故预防体系,使制定的规章制度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毫无疑问,保证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为安全体育活动环境。小学应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条例购买体育器材,同时在器材上明确粘贴学生可以读懂的安全注意事项和使用说明,并制定明确的体育器材和场地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维护和检查,且不应间隔过长时间,便于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器材中隐含的危险因素。学校更要注重体育器材设施使用年限,严禁在体育活动中使用老化的器材设施,及时更换老化和严重损伤的体育器材。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应对即将讲解的知识内容中需要使用的器材进行全面检查,从而保证体育活动安全。
3、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教师应当要跟每一位家长对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沟通和了解,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安排不同的体育活动。至于一些有特殊病症的学生,老师则应该要特殊照顾,不能让他们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学生的身体超过负荷,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也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地选用教学器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对于一些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体育教师应该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这样也能在出现事故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将危害降到最低。
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工作的关键环节,它的基本教学目标就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良好体质。这需要教师正确的认识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多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素养和预防伤害的能力,科学地组织体育活动,要保证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天江.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222-223.
[2]辛桂芹.刍议小学体育教学安全问题规避及应对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