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我国综合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在国际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这些都为国内的体育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氛围,体育人的重要地位也更为重要,如体育教师、运动员等等,其在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已经充分显现出来。本文就体育人自身应该具有的形象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有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体育人;形象;意志
随着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的崛起,各种与体育相关的工作岗位、人员都受到了相应的重视,且在新时期下国家教育部门也明确了体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而体育人这一身份也获得了更多的肯定,应在今后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形象,这样才能够为体育人树立良好形象,促进体育整个行业链条的快速发展。因此,从实际角度出发对现如今体育人自身所应该具备的形象进行详细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体育人应有的体魄
体育人主要是指长期参加体育活动或从事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一类人员,是这一类人的总称。根据“体育”本身的特性来看,健康、健壮的体魄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体育人自身所具备的一个基本的外在形象。由于体育锻炼本身就需要长期进行锻炼,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而体育运动员、教师、教练员等,也是需要先完善自身以后,才能够参与比赛或者为他人指导。因此,体育人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健康强壮的体魄,一方面符合体育人本身的这一职业工作形式,另一方面则是要满足一个体育人基本的外在形象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体育人除了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以外,还应坚持锻炼身体,将自己的体魄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能够让人信服。除此之外,体育人还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做到规律生活,不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很容易影响身体健康,为了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体育人形象,体育人就必须要以身作则,维持良好的身体形态,为精神文明、健康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以户外运动爱好者为例,户外运动即指是在规范的和安全的前提下,走出城市,走向自然,从事具有一定风险且又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活动,这一类活动被通称为户外运动。在参与这一运动类型的过程中,就要求运动者自身具有较为充分的体力与健全体魄,若是在身体状态不达标的情况下,参与户外运动很有可能带来各种危险,因此健全的体魄是当代体育人所必须要具备的重要素质[1]。
二、体育人应有豁达的心胸
受到社会整体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的心中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压力,再加上在生活中很容易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体育人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与烦躁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派遣自己心中情绪,就已经成为体育人的关键。运动本身能够帮助人排遣心目中的情绪,长期下去体育人就会形成豁达的心胸,并用这种胸怀去感染他人,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体育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须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不会影响在工作、运动比赛等等中的发挥,珍惜机会并把握每一个瞬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其今后更好的展开体育工作打好基础。
以运动员为例,在即将进入到比赛赛场时,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心态也会有较大的波动,若是以这样一个状态参与比赛,则往往难以获得较好的成绩。这也就要求运动员需要具备豁达、广阔的心胸,并了解到对于一场比赛,肯定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所以在比赛之前就应该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做好应对失败的准备。同时也应该用一份顺其自然的心态去面对各种困难,摆正自己的心态。然后,为了更好的应对比赛,运动员必须要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勤加练习,时刻为比赛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体育比赛的需求,增加比赛自信心,缓解比赛带来的负面情绪。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应该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应该定期去医院体检。同时当遇到了心理上的困惑,也应该及时去看心理医生,寻求开导。做好自己心态的调整。除此之外,一个合格体育人度在体育事业上刻苦勤奋、拼搏进取,取长补短,洋为己用,谦虚博学,问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同时,合格体育人还要有强大的使答命感和责任心,时刻注意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专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树属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典范。
三、体育人应有顽强的意志
体育锻炼本身较为枯燥,且动作单一,运动强度大,若是不具备顽强的意志力难以长期坚持下去[2]。这是受到体育自身特点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在长期锻炼的过程中,体育人逐渐会形成这种顽强的意志,这种顽强的意志会融入体育人的自身意识中,并伴随着体育人的自身职业,在潜移默化间对周围环境、人群产生较大影响。以体育教师为例,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要将自身的顽强意志融入到课上教学活动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当代教育事业开始更为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而体育课程也被纳入了重点教学范畴,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具备体育技能,还要有培养起顽强的精神意志,以及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学生今后的自觉锻炼打好基础。体育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以及体育的宣传者,必须要以身作则,考虑到教师对于学生有着较好的引导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将自己顽强的意志体现在课堂上,除了常规的体育教学以外,还可以增加一些相对专业的体育锻炼形式,用于培养学生顽强的精神意志,提高课上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坚持不懈、拼搏、顽强的精神意识,为其今后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公众对于体育人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认为体育人缺少高等教育,自身素质不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体育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体育人必须要具备健全的体魄、豁达的胸怀以及顽强的意志,这样才能够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一个正面的体育人形象,使公众能够正向的了解体育人的精神世界,为体育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潘瑞成.新时期体育教师形象[J].时代文学,2008(20):202.
[2]王鹏程.浅谈体育教师形象要求[J].科技信息(1期):20-20.
作者简介:
濮建斌(1969.01-)男,汉族,江苏省南通市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小学,高级,研究方向::课堂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