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竞技羽毛球运动的高速发展,势必推动大众羽毛球运动和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我国高校羽毛球运动经过了近些年的发展,在教学、训练和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教学过程中,技术教学方法的创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羽毛球技术教学进行相应的理论指导,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一些不足进行创新,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水平,让羽毛球运动在高校学生中得到更好的普及与发展。基于此,本文浅谈高校羽毛球技术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创新思路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体育锻炼越发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十分关注,羽毛球运动作为最受高校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它的教学质量备受瞩目,所以改进传统的羽毛球教学方式,采用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成为当前羽毛球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进行羽毛球技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许多人在追求精神上满足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身体健康问题,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深入了解,羽毛球运动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其他运动相比较而言,羽毛球运动群众基础广,更容易让人从中获取运动的快乐。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多的转移到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上面,同时对羽毛球的教学方案进行了一些完善。目前,由于社会竞争加大,学习压力增加,导致许多学生心理压力过大。高校开展羽毛球运动,能够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提供了释放压力的途径和方式,除此之外,还能让学生在进行羽毛球运动过程中,拼搏进取,展示自我,重获自信,从而能够更好的面对学习与生活,遇到压力时,也能够及时的进行自我疏导,更好的解决问题。由此可见,高校进行羽毛球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体上得到很好的锻炼,还能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的羽毛球技术教学问题分析
(一)、缺乏羽毛球专业教师
师资力量是教学的关键,专业的羽毛球教师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关键。羽毛球运动因其技术性强,教学训练手段多样,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想真正的学会羽毛球的各项技术,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锻炼。然而,在高校羽毛球技术教学过程中,专业羽毛球教师的数量较少,致使部分高校羽毛球教学的能力较弱,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羽毛球技术。
(二)、课程安排不合理
高校在进行羽毛球授课之前,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还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得到科学的锻炼。但是,在目前的高校的羽毛球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着课程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例如,理论课所占课堂比重大,而体育课却占比很小,这样不科学的课程安排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课的比重失调
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和精力进行实战演练。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常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较少,学生不能真正掌握羽毛球技能;二是忽视了羽毛球理论知识传授,学生在练习中缺乏理论指导,无法掌握系统的运动技能。另外,理论知识不仅包括基本的技术理论,还应涵盖安全措施和损伤处理知识。
三、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
(一)、循环训练法
循环训练法是将任务明确化,学生要按照既定的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一种训练方法。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的文娱需求日益提高,体育运动是人们文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羽毛球运动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不少高校专门设置了羽毛球课供学生选择学习,羽毛球运动不仅具有娱乐性、锻炼性,也有竞争性。循环训练法应用在羽毛球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羽毛球技术,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循环训练法应用过程中,涉及“站”和”段”的概念。“站”指的是循环训练法中的练习点,若干个练习点衔接称之为“段”。在循环训练法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站”或者“段”的选择。
(二)、动态分层教学
学习主体分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特征才能正确采用动态分层教学。在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授课之前对学生的合理分层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在进行主体分成过程中,首先对主体层次进行设计,按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的特点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并打破原有班级建制,对羽毛球选项课班级进行拆分重组,做到每个班级学生水平大体一致。其次,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分层教学的认知度、羽毛球知识、从事羽毛球锻炼的水平、阶段等情况,结合对学生身体基本素质、运动能力、羽毛球基本技术测试,通过对数据整理确定学生层次班级划分,将学生分到不同层次的班级中,每个班级的学生个体特征相近,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切实保障。
(三)、比赛教学法
比赛教学法是通过比赛环境,按照传统的比赛方式与教学内容的融化,来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在比赛条件下,按照一定比赛规则通过比赛来进行锻炼的教学法。其具有鲜明的竞争性,富于竞争性质,使学生在比赛状态下,锻炼身体机能、提高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提高。传统教育方式的教学过于枯燥,也无法充分地发挥羽毛球运动特点和训练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很大的反感,无法充分提高学习效果。
四、创新高校羽毛球技术教学方法的路径
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加任何的体育运动项目,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保持较高的羽毛球学习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师安排的各项教学任务,积极参与到羽毛球教学训练中,学生也才会积极地寻找提升自身羽毛球技术的方法。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有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更加优秀,可是以往的教学方式都是统一的教学内容,这就导致优秀的学生进步慢,较差的学生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种尴尬的局面已经困扰高校羽毛球教学多年。所以要采用分组教学,让水平差不多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然后教师可以更好地根据小组成员的羽毛球水平展开教学,对不同的小组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对不同小组的学生,要求也要有所不同,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形成很好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们共同进步。
结束语
综上,我国高校羽毛球技术教学水平仍然有待提高。介于此,需要通过创新羽毛球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改革等,有效地促进高校羽毛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羽毛球运动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使更多的高校学生喜欢和享受羽毛球运动,从而为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与普及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和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静知.高校羽毛球技术运用教学探究[J].运动精品,2019,38(07):23-24.
[2]卢文洲.高校体育专业羽毛球专项教学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7):95+99.
[3]朱建国.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学训练水平的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1):21+14.
[4]王建民.高校羽毛球教学的价值分析与创新教学途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22):45-46.
[5]胡英姿.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