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陈富良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陈富良
[导读] 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受到广泛关注,学好历史不但能够培养出学生的人文素养
        摘 要: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受到广泛关注,学好历史不但能够培养出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够更好的加深学生的知识层次,推动学生健康良好成长。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变成了教师们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下面文章当中通过介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提升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实现多元化教学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当中学习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历史教学当中都把应试当做目标,无法良好的培养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历史学科在中学全部学科当中位置不高,不只是学校和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历史学科是副科,不能全方位正确认识到历史教学在人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良好,历史学科复杂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学校与社会看待历史学科的态度也给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产生了影响,目前的历史教师更加倾向于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地位学生传输历史理论知识,缺乏师生互动,造成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被发挥出来,也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具备学习的兴趣,才可以具备更大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着手,进而有效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只有学生们对历史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查阅有关的历史资料,主动与其他学生探讨历史知识,这样一来才能够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保证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来,从而更加深入的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的快乐,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与学生之间交流,真诚地了解关心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爱上历史教师,从而对历史学习充满兴趣,不断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转变传统历史教学方式
        一旦学生对历史知识充满兴趣,将会更有动力投入到历史课堂学习中。初中历史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及时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新学生对传统历史课堂的认识。现如今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清楚的为学生呈现历史事件,让学生直观了解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历史的真相。例如,教师为学生们介绍有关“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这部分的内容时,通过对几次抗战运动的介绍,让学生深入了解重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们认识到中华民族经历了千难万险才换来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培养学生珍惜当下的意识,树立起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师还能够在课下时间给学生们播放有关的视频,从而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加强知识联系,降低理解难度
        初中历史教师培养出初中生知识联系的能力,将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顺利。比如,教师在讲解有关“春秋战国”的知识点时,教师就能够将学生在语文科目当中所学习的《诗经》两首、曹刿论战?《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科之间良好的互动,为学生补充大量的历史细节,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另外,教师为学生们介绍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时,紧密结合禁毒为主题内容的影视作品,从而为学生介绍吸毒的危害以及禁毒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知道,教师要带着学生逐步构建起完整结构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引导者的身份带着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在备课环节从实际生活着手,最终落实到真正的教学内容中,实现理论结合实践的目标,激起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良好有效的课堂任务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带着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考,深入探索知识点。在研究任务时,学生也同样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能够指导学生独立找寻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规律,不断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单纯利用考试成绩当做评价学生学习的依据并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所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所以单纯利用某一次的考试成绩当做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会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构缺乏全面性。初中历史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讲解历史理论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而更好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评价方式上要多元化,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充分对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属于综合型的评价方法,最终的评价结果是要将各项评价因素获得的得分加起来。同时,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能够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评价的过程中要从鼓励和表扬的角度出发,从而树立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要把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课外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情况综合设置比例,其中课堂表现情况占据1/4、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占1/4,考试成绩占1/2。即使学生考试成绩不佳,可课堂表现情况以及课外作业完成情况良好,那么给予学生的评价也会好。
        总之,新课改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属于一种系统性的教学工作。如果单纯依靠某一种教学方法将无法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另外,教师还需要主动积极进行探索,通过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丁娟.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7):180-181.
[2]李阳.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20(06):21.
[3]严云峰.浅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13.
[4]袁素芬.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27-128.
[5]彭超,岳胜.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