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马彩玲
[导读] 在最近几年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中非常关键的词汇,告诉了教育者“教育应该培养出怎样的人
        摘要:在最近几年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中非常关键的词汇,告诉了教育者“教育应该培养出怎样的人”。所以,在这样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加强核心素养的渗透,以此推动学生发展,使得学生在局限的课程中得到更多。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核心素养的渗透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前言: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教师教学的开展也起到非常关键的导向作用。所以,高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开展中,一定要不断加大在此方面的关注,应该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产生理解,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渗透和培养,使得学生的发展变得更加全面,促使课程价值得到不断彰显。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所谓的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逐渐形成的满足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1]。近几年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词汇,也成为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路径。在不同的学科当中,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是有所不同的,涉及到不同的方面。而在高中英语这门学科当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则主要包含了四个维度,分别是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等,是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的培养方向。所以,在课程中,教师就应该朝着这四个方面不断努力,使得核心素养的渗透得到不断实践。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开展对策
(一)增强课堂交流,培养语言能力
英语本身就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而语言本身的社会交际性是比较强的[2]。让学生在未来交流中不断突破国界的束缚,也是英语教学在开展中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首位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打破原本课程沉闷、死板的氛围,应该多为学生的交流创设空间等,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这其中得到发展,使得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实现。
例如,在讲解《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一课的过程中,本节课的主题就是世界各界多种多样的节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出示短片,短片中呈现了各个国家关于“庆祝一年结尾”的节日和方式,让学生进行观看,在英语短片当中掌握信息。而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交流的话题:“How do you celebrate the new year in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What's your favorite way to celebrate?”让学生在课程当中不断交流和发言,使得课程氛围得到良好构建,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不知不觉当中得到不断加强。


(二)构建翻转课堂,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要求在现代的教育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转变教育方式,不断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得到方方面面的提升。所以,在英语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力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例如,在讲解《Great scientists.》一课之前,教师就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明确本课的重点语法、词汇、词组等,并预先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入辅助性的资源,在剪辑完毕后形成微视频。在微课形成后,教师就可以上传到微信群中,让学生在预习时运用,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在课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预留宽松的空间,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当中的问题和困惑,学生间合力解决,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引导和深化。在这样的模式下,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让学生能得到更多。
(三)挖掘文本内容,培养文化品格
英语不单单是一门语言,而是一种文化[3]。在英语教学的开展中,假如教师只是将内容局限在语言层面上,未免过于狭隘,也很难使得学生的文化品格得到提升,让学生停滞在浅显的层次上。所以,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也应该加强认知,不断实现文化品格的培养,使得核心素养的导向性得到不断展现。
例如,在讲解《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关于“英语”在世界的使用情况、英语语言的来源等等。而在课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开放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借助英文进行汇报,学生小组间也可以互相的交流和探讨。让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对“英语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得学生感知到英语文化的魅力,使得文化品格得到更好的生成。
(四)加强情境创设,培养思维品质
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教师也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不断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具备灵活性和发散性。
例如,在讲解《life in the future.》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中选择一些外国大片关于未来科技的视频,将几段视频拼凑在一起播放出来。而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阐述:“What do you think life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让学生组织好语言、畅所欲言,使得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
        结论:总之,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出现为教师教学指定了方向,对于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推进产生了非常大的效用。所以,高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展现自己的引导作用。增强课堂交流、构建翻转课堂、挖掘文本内容、加强情境创设等,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得到培养,让核心素养的渗透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周红,丰玉芳.高中国际班学生英语口语策略调查研究[J].英语教师,2019,19(23):17-20.
[2]顾春妹.核心素养指引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19,19(23):47-49.
[3]何慧仙.浅谈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9,19(23):64-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