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身份证号码:61012419840103XXXX
摘要:近几年,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由于物资交换逐渐频繁,使得交通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种大型车辆和重载车辆需求量也得到提升。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高速公路路面所面临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因此,不仅应该在建设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视提升路面的承载能力,还应该适当延长其使用期限,及时做好路面病害的治理。本文就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就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原因分析;治理对策
在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使得高速公路的规模得到扩大,大大提高了人们出行的便利性。在对高速公路进行长期频繁使用中,很容易造成一些路面病害问题。一旦在高速公路路面出现病害问题,对车辆的行驶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本文结合实际,在阐述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的成因的同时,对高速公路面病害的解决措施进行研究,实践可知,针对不同类型的路面病害,需要分析病害的机理,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能够切实提升路面质量,对促进交通道路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1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及原因分析
1.1车辙病害的成因
车辙的出现原因有很多,较为常见的原因是基层的施工质量、沥青自身的性能问题以及车辆的负载程度等。对于高速公路来说,车道已经进行了划分,车辆一般按照规定好的车道进行行驶,交通渠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车辆对于路面的不断碾压使得车辆的轮迹逐渐加深,车辙就会遗留在路面上。在对路面进行沥青摊铺的工作时,如果没有对底座表面进行完全的清理,或者摊铺不平整,会使得沥青层和基层无法进行较好接合。随着时间不断延长,轨道会出现较大的差距,裂缝比较严重。对于路面表面较薄的区域来说,情况会更加严重。
1.2裂缝病害的成因
裂缝在高速公路路面病害中比较常见,很容易对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形成一些负面影响。一般来说,裂缝有横向和纵向之分,其成因也存在较大的区别。横向裂缝的形成源于温度,较大的温差能造成裂缝蔓延。在高速公路的使用中,原材料会逐渐老化,使得其抗裂能力减弱,受到温度应力的作用,在路面上出现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一般形成于施工环节,比如,地基施工或者填土不均匀等。特别是对旧路基进行改造和加宽,如果没有有效处理土质,并且对路幅的铺设和填充不合规,就会出现纵向裂缝。
1.3坑槽、沉陷病害的原因
高速公路路面坑槽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沥青材料与原材料中存在杂质、拌和不均,或路基路面压实不足等因素,造成公路一部分损坏,之后受降水或车辆荷载等影响逐渐产生坑槽,此类坑槽的产生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另一种坑槽产生主要因为路面车辆倒翻或相关化学物质泄漏等相关事故引起,此类坑槽产生所用时间往往较短,且对路面影响较大,属于不可抗损坏。
沉陷病害常常产生在高速公路的涵洞顶部以及桥头等部位,如果沉陷面积或沉陷深度较大,极易造成跳车现象,对于高速行驶的车辆来说,遇到此类沉陷极易出现交通事故。高速公路路面沉陷的形成,主要因为公路路基强度和压实度均不足,在过多的车辆荷载作用以及降水渗入路基后,导致公路路基和路面发生沉降现象。高速公路路面沉降不仅会对过往车辆形成巨大的安全威胁,还会导致降水渗透路基而加大路面损坏程度。
1.4泛油病害的成因
控制和管理工作不到位。施工单位擅自更改配合比,并且沥青混合料没有进行均匀搅拌,沥青的使用量会受到影响。路面施工整体质量问题,摊铺工作进行时,如果混合料出现离析,会造成细料的集中,因而形成泛油问题。水破坏的问题。如果路面存在积水,并向下渗透,会造成沥青和石料的剥离,如果沥青脱落,会造成泛油的问题。
1.5边坡滑塌的原因
根据规模和土质的不同,边坡滑塌包括滑坡和崩塌。滑坡主要是指地质条件遭到破坏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导致部分边坡土向下滑动;而崩塌是指由于土壤松动引起的边坡土向下滑动。这两种现象的产生与水造成的损坏和施工不当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通常情况下,在降雨较多或土质松散的地区,易发生边坡滑塌。当松散土不能承受雨水的冲击时,就会出现边坡滑塌的问题,最终导致公路路基和路面的破坏。
2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的治理对策
2.1车辙和推移的防治
(1)最主要的是选择合适并达标的材料进行施工。
根据目前高速公路路面病害修复施工技术的发展,通常在车辙和推移病害问题治理的层面选用表面粗糙、嵌挤功能好的材料,还有含蜡量比较低的沥青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2)除了材料的选择,在人为防护层面,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可以限制在温度偏高天气时高速公路上车辆的行驶数量、通过车辆的载重情况,通过强制管理,最大限度地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保护。(3)修复车辙时,采用小型铣刨机械的4cm处,宽为整个车道的宽度,然后进行病害路面的重新铺筑,达到路面平整的目的。在沥青路面发生不稳定层时,要将病害路面拉毛后再重新进行路面的铺设。利用骨架严密的材料配合沥青混合材料铺设高速公路路面,可以提高路面高温下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少车辙和推移等病害的产生。
2.2裂缝的防治
在高速公路基层建筑初期,就应重视路基分层建筑质量,选材料时严格把关,仔细检查,对于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合格的项目都需要重新进行修改和补充,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减少高速公路路基发生裂缝的概率,最大限度的减少高速公路使用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数量。出现裂缝后,要先对裂缝进行勘测,3mm以下的裂缝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作处理;3~5mm的裂缝,要先对裂缝区域进行清扫,然后将空气抽空,倒入沥青将其堵住。在处理大于5mm的裂缝时,需要将裂缝的上、中层剔除,然后再进行填充。
2.3坑槽、沉陷治理措施
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阶段,施工企业要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所有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都满足公路施工设计标准的要求,从根本上保障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同时,加强路面碾压工作的质量控制,尤其是要准确控制碾压力度,从而促进路基路面压实度的提高。其次,在公路工程投入使用后,相关管理部门要严格控制通行车辆的荷载重量,严禁超载车辆通行,防止因超载车辆过度碾压而对公路路面造成损害。
如遇坑槽现象,必要时需将天气情况考虑在内,比如在阴雨天气便不能使用普通方法进行维修,要先简单做防水维护,待天气转好之后,再进行系统的维护,避免雨水进一步破坏坑槽;晴天时,则可按照规定进行常规维修,在修补面层时,应做到对坑槽早发现、早维修,避免引发大面积的坑槽现象。
2.4泛油治理措施
高速公路路面发生泛油情况后,路面将会十分光滑,极易导致过往车辆发生侧翻事故,因此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果泛油情况较轻,路面表层仍存有石料,可暂不处理,但必须采取一定养护措施并密切关注泛油情况。如果泛油情况较为严重,公路路面存在较多外溢沥青并覆盖住整体石料路面,这时应将泛油区域路面全部挖出,然后重新进行摊铺作业。
2.5处治边坡滑塌的有效措施
不同情况下产生的边坡滑塌应当依据不同的处治手段才能取得相应的成效。因此,公路施工单位在应对这类病害时,首先应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并辅以实际地质勘探,先查明边坡滑塌的位置及主要形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就目前而言,处治这类病害的基本方法都是采用抗滑桩、桩板墙、反压坡脚、削坡减载、排泄地表水地下水、护坡等措施。只是在实际处治应用时,会依据病害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这些基本方法或是几类基本方法联合使用,如此方可达到最佳的处治效果。
2.6加强高速公路养护工作
在投入使用后,高速公路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好对其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工作,及时记录观察到的情况,以便在高速公路路面产生异常情况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管理部门应加大日常养护力度,提高巡查频率,将对路面有损的因素及时排除。充分安排养护工作时间,如春季进行沥青路面收缩裂缝的灌缝处理工作,秋季则进行冬季病害的预防处理,夏季是养护高速公路路面的良好时期,有关部门应组织施工队伍及时处理各种路面病害,以有效保证公路路面质量。
3结束语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科技的进步及各行业产业的崛起。现代社会,车辆作为主要的出现方式,使得高速公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速公路的防护是一个社会问题,除了高速管理机构强制性防护和维护保养,大众也应自觉爱护高速公路设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使出行变得更加便利。
参考文献:
[1]郭炜.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及治理对策探析[J].交通世界,2018(30):16-17.
[2]王春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与治理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33):161-162.
[3]范植昱,赵婷.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与处治对策[J].江西建材,2018(01):164+167.
[4]王睿.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及治理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