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城镇管理服务中心(环境保护工作站) 3000
摘要:建筑基建工程的预决算是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一般是指对各类生产资料、资源的核算管理工作。从建筑基建工程管理的全角度分析,预决算是一项动态管理过程。预算为基建项目投资提供必要的决策与管理依据;决算则为项目的审计、评价提供量化参考依据。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建筑基建工程的预决算审计与编制,希望可以为建筑基建工程建立全面的机制与方法。
关键词:建筑基建;预决算;审计;
建筑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工作的内容比较广泛,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内容不够完整、格式不统一以及分析不全面等,为了在财务中反映基建工程的投资情况,需对工程财务进行正确核定,从而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分析,同时可清晰反映项目建设成果。
1 预决算审计以及编制工作的重要性
经济不断地发展,建筑市场经济也开始转型,财务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工程施工单位的核算管理工作不只是转移货币的数量,同时也对转移其价值。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审核内容主要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内容包括:特定费用、直接费用、税金以及计划利润等。建筑设计图、估算表以及取费标准是预决算审计以及编制工作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承包工程逐渐发展,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在编制期间,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造价工程的管理。比如:部分施工单位在预决算时,会出现高套预算定额、项目虚构、不符合取费标准等问题,相关人员需反复对工程量进行计算,甚至存在将原材料单价抬高的问题,降低了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需实施审计工作。改革开放以后,建筑基建工程数量呈上升趋势,预决算不规范问题日益突出,在合约价的基础上实施工程结算价,对签证单进行变更,保证增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签署变更证的时候,应该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签署。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所提供签证单内容增多现象严重,导致工程结算价格比合约价更高。针对这种显现,主要是因为相关监理单位管理不够认真。因此,在实际的审计结算过程中,需提供完整的数据资料,避免出现签证肆意变更问题。
2 审计和编制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问题
在建筑基建工程审计和编制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无法对工程造价进行准确把握,尤其是相关原则和要素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在工程结算的时候,相关审核人员将合同作为依据,并严格执行协议书、中标书、投保书以及通用条款等。倘若审核时不按照施工合同操作,预决算审计工作就缺乏有效性,限制了审计和编制工作的作用。部分人员在工作期间,对建筑工程相关资料没有全面掌握,造价变化信息混乱,相关审核人员需重复进行核算。
2.2 审计和编制不符合实际施工情况
部分审核和编制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不能对施工技术进行准确掌握,影响整个工程的审核和编制工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施工部分,形成过程也是不一样的,相关审核人员必须掌握其概念,从而对套用定额进行评价。换个角度来说,定额对象是工程的分项结构,利用相关的施工工艺,审核和编制建筑工程的预决算。建筑工艺流程非常多,且工作具有复杂性。审核和编制对工程消耗和定额价格具有决定作用。在工作中,根据相关施工图纸对定额进行标注,和定额编制原理相悖,不利于审核工作顺利实施。
2.3 编制标准缺少灵活性
工程预决算的基本特征表明,在不同类别、不同环境下各类项目反映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而现行的预决算机制需遵从工民建标准等要求,在一定的规则下开展相关管理活动。实践中,现行机制下的标准缺少对工程实际情况的充分考虑,导致其标准依据作用受到消极影响。当预决算相关活动对项目个体特征的考量不足时,其编制结果与实际建设过程必然存在客观差异。审计与编制也就难以发挥风险防范、成本控制的功能。
3 基于建筑基建工程对预决算审计与编制的几点思考
3.1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提高对审核和编制的重视程度,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预决算审计夯实基础。审核人员掌握工作技能是审核方式的前提条件。相关的施工单位建立审核方式,保证审计、编制工作标准化发展。建筑审计人员充分了解中体构造和相关的适用范围,除此之外,必须精通审核、编制的计算方法。尤其是易错规定,工作人员必须从不同的环节询问具体情况。以相关的工作管理制度进行解释,有助于形成约束力。完善管理机制,为编制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保证,促使工程预决算工作规范化发展。
3.2 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相关的施工单位定期展开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以工作制度作为依据,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在实施预决算编制的时候,工作人员确定审核的基本内容,比如:人工价格、实物数量、预结算文件等,收集后反复进行确认。相关设计文件作为工程预算的重要依据,是施工情况的直接反映。工作人员以施工图纸为基础,分析变更书和预结算书、可充分了解基建工程建设情况。针对金额较大工程,需实施分项处理,根据设计说明进行统计,仔细核实后将预算内容和文件保持一致。
3.3 增强管理工作力度
在签证管理过程中,需重视预算审计和编制工作,同时增强现场签证管理的力度。此时,对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充分了解施工设计文件后再进行勘测、记录。评估工程整体施工情况,调整预决算工作内容,在基建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
3.4 采取科学审计方法
预决算审计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或采取分组、对比、分解等方法,或将各类方法组合配套使用。采用分组审计时,需要注意分组原则的把控;考虑工程动态经济管理的连续性,以内在联系作为分组基本依据,提升效度与准度。实践中,主要是以沟通提升效度,以计算关系提升准度。在同一分组内,计算关系在各分项工程量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对比可以发展潜在问题并改善准度。此方法适合金额大的大型建筑工程。
对比审计主要是通过将已建成、未建但已审查及拟建三类预决算的对比,完成审计工作的方法。此方法适合于建设经验丰富的单位,当审计人员职业素养与能力较高时,可显著提升审计管控效果,其预决算审查修正也更加贴合实际情况。当工程分部分项结构复杂时,可采取对比分解法。分解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再将直接费用依照工程与分部工程进行分解。通过对比费用与审定标准,可以充分审查各项目预决算的合理性,从而提升整体效果。另外,审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工程量、定额基价等方面。工程量审计可以根据工程造价与复杂程度合理安排。当对复杂工程进行审计时,可采取抽查审计的方法,还应当注意项目的主次。以房屋建筑为例,钢筋混凝土、轻钢龙骨吊顶、块料墙面装修、铝合金门窗等均是数据审计重点。定额基价审计应当注意编号与名称的匹配性及定额换算,关注不可调定额的换算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行各业迅速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基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预决算审计和编制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充分了解基建工程审计和编制工作,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实施,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文斌.对预决算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2).
[2]曹志强.浅谈地方预决算公开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9).125-135
[3]张新竹,姚远.试析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方法[J].建筑与预算,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