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米颖萍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米颖萍
[导读]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高中政治课程自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优势要高于其他学科
        摘要: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高中政治课程自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优势要高于其他学科,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会偏向对课程理论知识和考点的讲解,努力践行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很少将专业课程知识与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观念,善于从教材中找到切入点,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基于此,以下对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立德树人;实践;渗透
引言
        目前国家强调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提出了立德树人的理念,并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思政课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立德就是要通过积极正面的德育教育感化人,从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感与价值观;树人则是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教育将学生塑造成为新时代有担当、敢拼搏、有作为的人。
一、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概述
        “立德”是指通过德育教育的方式,以积极、乐观的教育态度对学生群体进行影响,以期达到理想中的引导作用,从而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树人”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教化育人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订教育方案,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以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现状为例,要想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教师首先要重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将贯穿政治学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通过课本、课堂、习题、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形成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在渗透实践的过程中,学校也应当制定相关的方案文件,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培养融入其中,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以立德树人的理念作为基点,从而推动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
二、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素质
        众多实践都需要依托理念的支持,因此在开展高中政治德育教育之前,必须使教师转变以往的传统观念,立足于政治课程教育的根本目标,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进学生课堂。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应当朝着要求的方向努力。教师必须拥有关注时代、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怀,不断拓展眼界与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创新思维方法,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学生教授政治课。教师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德育教育也应当从教师本身做起,因此作为政治教师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行动渗透立德树人思想,感化学生内心。教师利用自身所拓展的眼界与知识,通过课上的讲授与课下的交流,为学生打开通往知识的大门,学生也会更有兴趣了解政治课程,并愿意关注时政,把握时代脉搏。同时在课堂中与课堂之外,教师也应当做到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起道德榜样。并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思考学生的所思所想,运用创新教学模式使德育教育形式更加鲜活。总而言之,教师应当紧追时代脉搏,更新传统教育理念,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并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二)划分课堂时间开展德育教学,提升学生德育认识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同样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平台。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划分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渗透中华文化和精神,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也要运用更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对德育学习的认知,确保德育教学的高效开展。比如在学习高中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课时,教师也要在课堂上利用少部分时间开展德育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时,要从这个制度产生的原因、经过和发展多个方面进行论述。带领学生共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这项具有代表性的制度。同时,教师也要留出一部分时间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制度为何适用于社会的发展,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主动参与到这项制度的建设中。借助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就能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制度,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充分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
        (三)构建学生基本的民族精神
        首先,教师要构建学生基本的民族精神,要基于课程教学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是德育的典型构成部门。课本中有很多和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相关的教学素材,在展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相应实现学生这方面素养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在激发培养学生民族情感时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方法,避免对于学生的单纯说教或者灌输,而是多给学生提供开放化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各种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就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并且潜移默化的实现民族精神的培养锻炼。这样的教学组织方式能够让课堂更好的推进,不仅如此,学生的学习印象和学习感受也会更为深刻。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牢记这些知识内容,能够形成与建立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德育起到很好的实施效果。在高中政治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程学习的感染力,教师可以经常组织活跃气氛的课外活动,缓解学生压力,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建立。例如在教学《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中华诗词大会”,分小组进行古诗背诵大赛。通过良性竞争帮助学生发现中华文明璀璨的诗词文化,侧面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不仅直观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也会纷纷受到古诗词作品的感染和启发。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与丰富,这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一些积极价值的传导。会让学生的学习印象更为深刻,这才是基于政治课堂教学融入德育的有效实践方法。
结束语
        借助政治课程自身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把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结合德育内容进行讲解,在各个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建设的长远发展。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参考文献
[1]王小玲,贾少华.“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27):18-19.
[2]邬后群.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60-163.
[3]黄维贞.关于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4):24.
[4]刘卫.?高中政治教学中关于立德树人理念的相关探析[J].高考,2018(35):228.
[5]李笑然.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立德树人理念之路径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