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如火如荼,新课改就是教育改革的“代表者”。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下,高中篮球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学生在篮球课堂上学习的热情和激情也显得十分欠缺。在新形势下,新课改给高中篮球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进行高中篮球教学的改革创新成为了每个业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现状,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校;篮球教学;现状
引言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篮球锻炼情况,更是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各种运动技能与篮球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并且保证篮球教学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以此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与实践能力。将“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在篮球教学中,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广大的发展空间。因为篮球自身特点能够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此也能够为篮球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篮球热情
很多教师在篮球教学训练过程中,忽视理论教学环节,而是直接组织篮球实战教学。事实上,为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篮球知识体系,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反而还有利于向学生展现更加直观、生动且形象的篮球运动。尽管一些教师比较注重篮球运动的理论教学,但也只是采用单一陈旧的讲解方式,也就是对着一本教材,对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特点、价值以及其他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填鸭式地灌输,枯燥乏味的讲解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也难以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
(二)、团队意识弱
篮球项目通常需要由多人共同开展,虽然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大多是单独训练相关的,但是在之后的实战中,还是需要多人共同完成比赛。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篮球技巧时,没有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导致学生在实战的过程中达不到要求。投球、运球等都是需要配合队友开展的技巧,但是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只想表现自己,经常独占篮球,不会传给队友,忽视了团队力量的呈现,难以融入到团队中。这种团队意识较弱的学生难以在训练的过程中有好的表现。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明确,甚至在示范之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使得学生难以掌握要点,导致教学效率较低。
(三)、篮球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篮球说到底,还是一项需要亲自实践、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战略的竞技性运动,虽然是需要一定的理论教育为支撑,但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篮球场上的比拼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坐在教室里学习的篮球技术、战术的讲解并不适合篮球运动的发展,要在篮球比赛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如果理论和实践分开进行,即便是理论知识丰富充足,盲目的按部就班,或是一味的只实践,没有理论上的支撑,训练就会空洞乏味,没有目的性,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都会造成技术水平的停滞不前。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效、高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显著的效果。
二、新课改背景下篮球教学训练有效方法
(一)、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在篮球教学训练的准备部分中,一般情况下,如果人在长时间不运动的话,其身体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往往会处于一种轻微懈怠的状态,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每堂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适当地设计一些相关的游戏,作为篮球训练的热身运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和中枢神经系统快速进入运动状态,从而有利于学生为接下来的篮球训练做一定的准备。
(二)、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高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一般容易忽略学生的感受和篮球训练需求,不利于新课改理念的推广,新课改更加倡导以学生作为篮球教学的中心,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要利用新课改理念,提升高校篮球教学质量,就要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倡导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篮球训练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等,比如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个人兴趣等等确定篮球训练项目,减少竞技性篮球项目比重,重点培养学生的篮球训练习惯,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师生共同进行训练和练习活动,培养学生进行自主篮球锻炼,提升学生对篮球教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篮球教学质量。
(三)全面提升篮球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
新课改下,要想高中篮球教学更上一层楼,那么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手段。第一,各个学校应该在选聘篮球教师的过程中“多设关口”“多出难题”。提升了招聘难度,那么选聘进入工作岗位的篮球教师自然就更加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在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教导之下,高中篮球教学的新面貌自然会在随之而来的教学成效中全面体现和彰显出来,这一点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四)、完善配套环境
高校需要完善自身的教学配套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教育价值。光有教学理论上的变更和革新是不够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篮球的环境,对于教育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学校要从教师和设备两个方面着手,对于教师团队的人才引进要引起重视,从教师招聘的这个最初环节到篮球教师日后的培训,都应该加强,不断提高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同时应该在条件的允许下,引进先进仪器设备,扩大优化运动场地,做到生源和资源的同步增长,尽可能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保证学生能够不受限制的极参加篮球运动。
(五)、加强学生对于篮球教学的认识
在实际的篮球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对篮球运动有一个充分而且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篮球规范动作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篮球训练中基础动作的训练。另外就是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必须要足够的标准化、规范化。因为只有保障基础动作的规范性,才能保障后续高难度篮球技术的教学能够有效地开展,以及在赛场上相关篮球技术的运用与发挥。教练员可以选择几比较重要的动作来给学生们进行示范,让他们比较一下规范性动作与不规范性动作之间的区别,只有规范性的动作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上篮效果。
(六)、意识训练法的运用
意识训练法指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与动作技巧的思考的训练方法。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系统的分析、概括与比较等,自觉地对篮球运动中的知识与技巧进行自发性的思考,从而真正深入地理解篮球运动理论知识与动作要领。
结束语
新课改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基于新课改的高校篮球教学对于教学各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国家不断加强对于篮球教学的重视,促进了篮球教学的蓬勃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校篮球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身体素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篮球训练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从而提升篮球教学的效果,推动新课改在高校的良好实施。
参考文献
[1]赵佳音.分析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J].教育现代化,2019,6(64):77-78.
[2]范正虎.篮球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9(04):86.
[3]朱宁.高职院校篮球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村教育,2019(02):32.
[4]边挺.高校篮球篮球教学改革创新策略[J].智库时代,2018(46):224-225.
[5]唐艳婕,陈勇.新课改背景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篮球科技,2018,8(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