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书》中的道具内涵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关程睿 王英楠 方亚琴
[导读] 《情书》这部影片是在1995年3月25日上映的,该片上映之后震撼亚洲,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
        摘要
        《情书》这部影片是在1995年3月25日上映的,该片上映之后震撼亚洲,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而“信”作为全片的关键性道具一直贯穿始终。本文将依据电影剧情,通过片中出现的主辅道具,浅析道具在这场极致暗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情书》  道具   暗恋

可遇与可求之间,在少时看来,仿佛隔着沧海桑田,于是属于那个年纪深沉婉约的绵绵情思就被恒久的封存在记忆中,缠绵成冬日飘飞的雪和午后那束温暖怀旧的光,一场闷骚到极致的暗恋,那些年一直暗藏心中无限的情思,终将以时光为途把情书寄到了你的手里,《情书》就像一首抒情散文诗,在平静宁和中诉说动人的纯美爱情,用一种印象派式的余韵悠长的美感,留给人们既惆怅又甜蜜的复杂感受,深深拨动着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小樽的雪恣意飘零,树第一次收到了远在神户的博子小姐寄来的信。“你好么,我很好”短短的一封信,一封根本不指望会被看到的信,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被树收到,成为了她了解博子以及打开内心深处对男树回忆的桥,在与博子的多次书信交流中,她们成为了彼此陌生又亲密的笔友,在同样不算幸福的生活中聊以慰藉。信在这里是一种通讯工具,是情感的载体,它承载了博子对心中疑问的追索,承载了树对过去记忆的探寻,而对于只参与过一次寄信活动的秋叶先生来说,它同样影响着他关于未来对于爱情的规划和走向。信是连接人物和情感的钥匙,它就是情书本身,它含蓄,隐晦,本身就带着暗恋时的甜蜜和青涩,正如寄信的两个主体,博子小心翼翼的从树寄来的点点滴滴中寻找男树的影子,并且怀疑自己也只是别人的影子,树在细密的回忆中一步一步走向真实的自己,没说一句我喜欢,却句句都是。在不停的读信与写信之中,博子经历了初始的喜悦,逐步了解到真相之后的妒意以及最终决定放下过去的释怀,完成了对这段情感的终极审视。而树也在信所承载的回忆中逐渐找回并接纳少时对男树的微妙情感,让这场关于青春的极致暗恋在多年后被重新记起,而后轰然奏响。
“我有种预感,借书卡上写的是你的名字”我的名字?树有些疑惑,这些疑惑中还应该带着点不确定的欣喜。

那个在图书馆洁白窗帘后读书的干净又骄傲的男孩子拿了四张写有藤井树名字的借书卡在树眼前挥舞,天真又孩子气的说出“藤井旋风”时,旋风确实刮起了,在两棵树的心里,男树明朗,女树隐晦,年少的喜欢就是这样,像男树对女树的感情,沉默寡言又热情洋溢。借书卡是两人一起做图书管理员的见证,也是多年后男树给女树的情书,此后不论何时,只要它出现,都会将两棵树紧紧联系在一起,不管是被孩子们作为寻宝游戏,还是多年后自己再次翻开《追忆似水年华》,两树都无法跳脱,孩子们调侃着猜测着学姐那份少时的爱恋,而树想了半天也没说出口的话,潜意识里就是期望吧,保留住那些美好,不愿在如此静好的岁月中推开那个已经走远的人。而影片最后树也在看到借书卡背面画着的自己时明了了那份感情,那份两人都不语却深深根植于心的感情。她紧张地翻遍了全身却没有一个口袋,最后匆匆地将那张借书卡重新夹回书里,一边笑着一边哭,对着过去的时光,对着已逝的故人将那份难以言传的情绪传达出来,完成了对整个过去的怀念与追思。
那张曾经拿错了的卷子,为他摔碎的花瓶,在镜头里留下的他的照片,藤井树都没有忘记,因为很难再有那样的夜晚,少女等男孩到深夜,不止为卷子,更为见你。也很难再有那样的勇气,在那么多人面前摔碎桌上的花瓶,然后离去,在依旧飘飞着窗帘的图书室里,为你还回那本《追忆似水流年》。卷子是女树的,男树却一遍又一遍的拿在手里看,为了那个幸福而难得的夜晚,他始终不愿放开手,在卷子上乱涂乱画是他,画裸露的美女的是他,一切都是想告诉她,初恋香甜,我喜欢你。香艳的女性形象是男树为暗恋女孩寻找的替代品,也是其心底性意识的外化,伴随着心底那微妙情愫的荡漾生理也逐步走向成熟,这是青春该有的样子,是岩井俊二式的点到即止。美好的感情总是留有遗憾的,男树还是在最后的时间里离开,女树没说一句话,摔碎了桌上的花瓶,我喜欢你啊,可你走了,只有我不知道,我生气所以我摔碎了那个插满花束的瓶子,这种带着小埋怨小心酸的心情,幼稚又可爱,叛逆而执着,这种心情,我想只有最青涩美好的初恋才能体会的到。树在心底喜欢着男树,博子对男树的爱直白热烈,当两人同时在清晨一遍又一遍的喊出“你好么,我很好”的时候,我想她们才真正从对死亡的恐惧和怀疑的不安中解脱出来,共同奏响属于那个世纪末的青春恋歌。
《追忆似水年华》里说:“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而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 [1]我倒觉得,反过来说也不错,失去的岁月是幸福的岁月,换个侧重点,那些极致的情感更加能在悠长的岁月里焕发光彩,关于唯美细腻的初恋情怀,就让他偷偷的待在回忆里,别去打扰。

参考文献:
[1]陈令孤 《不朽的时光》同样的时光刀,刻出不一样的人生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