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实践基地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的案列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段志敏 张小苏
[导读] 多年来“择校热“、”学区房“的热度从未消退,反而由于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而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多年来“择校热“、”学区房“的热度从未消退,反而由于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而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这种热度反映的是家长对于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希望与渴求。由此,我们的平台应运而生。通过区域课程共享平台的建立,优势区域的教师可以给薄弱地区的学生进行优质的教学授课,同时薄弱地区的教师也可以因此吸取优秀教师的授课经验。建立区域课程共享平台的目的就是在于让优质教学资源在各个地区流动,使得更多的学生可以得到优秀教学资源的培养。共享平台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不光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硬件的设置共享,更重要的是对于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较为薄弱的学校的学生而言,能够共享设施较好的学校资源,能够接收到优秀教师的授课。对于薄弱学校的教师来说,区域课程共享平台的建设将意味着可以接收到优秀教师的培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来浅谈如何建立区域课程共享平台。
        一、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技术平台。
        对于建立共享平台而言,加强信息技术的利用,方便课程资源的传播与共享是最基本的措施。给各个学校的学生建立一个易用的、有效的、普适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十分重要。在我们研究认为,借助基础云服务平台,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在各个学校、学生之间实现方便的资源共享目标。因此,在区域课程共享平台的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的方便应用,利用其自身声画结合的特点,提升学习者的兴趣,创造新的学习方式。
        二、平台的吸引力、时效性、个性化和互动性建设。
        对于平台的建立,除去初期的建设十分重要,后期的维护也需要的得到重视。
        (一)、为了提高平台的吸引力,增加学生、学校学习的积极性,要把界面做的简洁美观。尽管其中的内容是建设的关键点,但承载内容的形式也需要精心设计,没有悦目舒适的视觉体验,学习者对于平台的利用也难以产生兴趣。
        (二)、对于平台上的教学资源等内容要做到经常更新,方便学生与教师与时俱进,提高学习内容的时新性。对于过时或者缺少关注的内容要做到及时的改正下架,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学生和教师感兴趣、需要的优质教学资源。
        (三)、要增加更多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内容。增加优质学校的个性化教学资源,展现出优质资源学校的特点;同时也要针对薄弱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情况,增加薄弱学校急需的教育资源信息。
        (四)、要建立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旨在打破因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而造成的教学互动障碍,可以建设在线测试了解评价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在线交流、教学评论回复等设施,提高平台教学的互动性。
        总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不能只注重评审而不注重维护和更新。要实现该平台的长期发展要做到:1、时效性。注重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把最前沿的、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和教师,实现平台教育资源的动态发展; 2、共享性,利用区域优势,把当地特色的、精品的优质教育资源来丰富平台的课程,使得平台的内容质量和丰富性得到提升;3、互动性。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建立完善的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沟通机制,实现课程教学的跨时空性,可以发挥优质的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三、教学团队人员的选用。
        (一)、对于平台负责人的选择要慎之再慎,平台的负责人往往决定着平台的质量以及平台最终的趋势走向。因此选择平台负责人时,要选择在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领域交互融合方面较为有经验的专家,对于平台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把控筛选;平台的负责人还应有与时俱进的目光和创新意识,对于前沿的、动态的优秀教学资源有相当的把控和积极的选择;且还应对于平台的运行有着较为专业的了解和一定的想法。
        (二)、更多的选择可双语教学并有着深厚教育经验的教学人员。

薄弱地区的学校往往难以进行优质的英语教学,学生和老师们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对于有着优秀英语水平的教学人员的选用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接触,有利于学生们英语水平的提升。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有着相当高的英语表达能力,发音准确标准,符合英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对于英语教学的严格把关有利于薄弱地区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准确度,因为习惯一旦形成便难以更改。
        (四)做好地方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的主要对策
        1、学区化管理是在原有的区域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管理之间的一种以空间地域为界线,以地域内所有教育资源为内容,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教学研究与培训机构、学校共同组织策划的整合教育资源、实行人才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管理机制。以学区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学区打破地域空间的限制,开展地方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可以充分发挥学区效益最大化、结构最优化、管理组织扁平化的特点。
        2、建立资源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学区课程资源建设的高效管理,要从区域层面、学区层面、学校层面建立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体制,形成联动机制。
3、建立合适的过程激励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尤其给予适当的补偿和奖励,可以促进与提高学校、教师协作开发与共享的积极性。   4、鼓励和支持学区、学校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应用项目和专题学习网站等课程资源,以项目形式,实施申报、审核,区对通过立项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同时项目建成后需要在区内共享,包括专题网站、学习社区、教育学习系统等。
5、协作内建资源的同时,重视外引优秀资源,只有丰富、实用的资源共享,才能促进教师的协作二次资源开发与应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交流。
        五、优质教学资源的拓展。
        平台中的基本资源要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可以支撑与时俱进的专业教学,基本资源要做到系统完整,可以反映平台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平台课程资源的配置和应用对于课程改革的成果要有充分的反映,对于专业教学要可以做到同步支撑,充分展现在线学校课程团队、教师团队的教学风采。
        拓展资源具有可通用、可交互、可拓展和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它对于支撑教师的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本平台的教育资源共享的学习的需要和以教师和学生为服务对象的特点,可以由此设计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业考试类板块;针对教师的实训类板块和教师和学生都有需求的答疑与交流类板块。其中,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类板块旨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作业考试类板块可以帮助学习自检知识掌握程度,帮助授课老师检查授课效果。针对教师的实训类板块可以实现薄弱地区的教师进行授课学习,完成从技能学习到应用的转换,帮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线答疑与交流板块可以帮助学生与授课老师、薄弱地区的教师与优秀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完成学习者对于学习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提问和得到授课教师的解答,提高整体的学习深入程度和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对于区域课程共享平台的建设浅谈。区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拥有蓬勃生气的新兴事物,在将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广泛的应用市场,对于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减轻对于优质资源学校的争抢热,学区房的炒作热,也可使得薄弱地区的学校也可以拥有一定的优质的生源,对于学校的建设发展也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区域课程共享平台的建设道阻且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为之不懈努力,为了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我国的学子可以享受更加公正优质的教育,此平台的建设仍然需要各个地区,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奉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
       
        此论文是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装备和实践教育专项课题成果。课题名称:《区域实践基地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初探——以安阳市为例》,课题编号:[2018]_JKGHZBSYZX-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