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的政治教学中, 课堂教学节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对教学的敏感程度、思维活跃程度的变化规律, 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方式, 巧妙安排教学内容,调控教学语言,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呢?
【关键词】 掌控? ?高中政治? 课堂节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形式逐步多样,发挥交流的多了,表现展示的多了,课堂时常是一幅忙碌的景象,然而学生在一节课上到底掌握了多少?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为了迎合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鼓励学生多探究、多合作、多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无所知,或答非所问,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导向”的重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要使一堂课有实质性的收获,主要在于教师要能够调节好课堂节奏,不仅要有精确的内容,精湛的形式,精巧的方法,精美的语言,精当的引导和精密的整合,还必须有变化有致、和谐流畅的节奏来调度,激励学生积极地思维,使教学重点得到体现,教学难点迎刃而解。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也要有节奏,适度的课堂节奏能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巧妙安排教学要素
好的方法能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酸蚕窜联起来,使整堂课环环相扣,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目标、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方法上以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综合智能活动取代单一、乏味的你说我听的“灌注”,教师在吃透《大纲》、《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全局,明确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编排体系,及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然后作出周密的教学安排,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优化教学内容的排布,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注意导入设计、问题的设计、教学情景的设计等几个具体问题,使每个教学环节“水到渠成”,达到“百口川归海”的目的。只有达到了教学结构的最优化,才不会搞花架子,流于形式,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高效。
教学活动信息量的疏密也是构成教学节奏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内容上实行控制,从知识和信息开始,信息量的疏和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疏给人舒缓、轻松的感觉,密则使人感到急促和紧张。一堂优质课总是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具体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分析,信息的接受,并非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要通过教师的精密安排,密而不疏,会给人以堆积感,学生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如果一味地疏而不密,则会使人产生空疏感,学生情绪过于松弛,注意力就难以集中。只有疏密相间,才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区分详略并进行合理组合与布局,讲究信息的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一般说来,重点难点要重锤敲,要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以体现一个“张”字。学生易懂的非重点内容,则可在“张”中体现一个“弛”字。张而不弛和弛而不张,都是不讲究节奏美的表现。只有在紧张之中见松弛,激越之中见舒缓,学生才能在张弛相济、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使整个教学能在严格控制的轨道运动,这样教学才能有效地克服主观随意性。
二、活用教学语言
语言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艺术性的语言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获得成功的一大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的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
”可见美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既是知识的催化剂,也是情感教育、道德熏陶的重要手段。在高中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心平气和。不论教育对象思想总是如何可怨、可怒、可愕,教育者都应注意“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要慈祥”,坚决摒弃出言不逊,务必把自己的思想平和坦露。这样使教育者在教育成功中增强人格魅力。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在这方面,政治教学比其他学科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要注意融情入语,语之以情。通情是达理的前提,情感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媒介,少了它讲道理再好也无济于事。“言能否融入情,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工作成败关系重大。融情于理,融情于辞,常能唤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收到征服效果。”
现代生理学研究发现,人在一种单调的声音刺激下,大脑皮层会很快进入抑制状态,而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打破大脑的抑制状态。教师教学语言的美,一方面来自语言表达的准确、恰当和生动,另一方面则来自教学语言中速度的快慢、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的交替交换,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变化。这种抑扬顿挫、富有韵律感的教学语言使教学具有鲜明的节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直接影响。事实也证明了,清晰流利的言语和表达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普通话的标准程度,相比吞吞吐吐,方言与普通话杂揉附带音冗繁的表达难以使学生专注和信服。所以,必须加强语言调控,讲究对教学语言的巧妙编排与合理组装。
总之一个好老师的授课语言总是蕴含着美感和充实感的,语言艺术是政治课教学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者只有艺术地运用语言,才能充分发挥政治教育的育人优势。可以说教育者语言艺术化是高中课教学科学化的关键。加强政治教育语言艺术化是时代的要求,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关注学生信息反馈
我们面临着新课改,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因此,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依据课堂动向进行节奏调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通过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开放形式的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探究合作能力;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学作为信息的传导与输入过程,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特别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角度,对于弥补现行教学中“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倾向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所以,节奏控制艺术的快慢,预设的方案再好,也不及课堂教学瞬息万变。一个教师无论学识如何广博,都必须始终站在学生这个主体位置。如发现学生疲备紧张,则以舒缓的节奏加强调节;如学生情绪松懈,则应加快节奏,让其情绪高涨。同样,构成教学节奏的疏与密,将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疏,给人以徐缓、轻松的感觉;密,给人以急速、紧张的感觉。疏密相间,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
课堂节奏的控制是教学的一门艺术,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又,是优化课堂结构取得最佳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只要有利于提高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达到教学的最优化。都应该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成为我们每一们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提高我把握课堂节奏的能力。让学生在和谐优美的节奏中快乐主动地学习,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