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殊教育学校“康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把康复和教育进行机融合,才能达到对残障儿童更好的补偿教育。本文作者以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专业化成长进行了实践,提出了基于“康教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康教结合 教师专业化成长
康教结合是一种新的个体发展理念,强调康复、教育相结合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掌握康教结合的专业技能,把康复和教育两个维度有机融合,根据残障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存在的身心障碍,通过功能评估、训练、重建、补偿、调整和适应,对其进行有效补偿与补救性育训练,从而实现“康教结合、综合康复、潜能开发”的目标。
一、我校教师现状
??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集视障、听障、培智、孤独症四类残障学生康复教育于一体的学校,建校迄今30年,从幼儿园到高中完成至少十二年的教育,目前我校新聘年轻、非特教专业教师较多,做好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必不可少。我校多年来一直秉承“康教结合”的办学模式,从教师成长入手,提高教师专业化的康复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我校现有教师151人,其中在编教师81人,不在编教师70人。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有68人;非特教专业毕业的83人。与省内其他特教学校相比,专业技术还有待提高,工作有激情,但没有专业的特教知识做支撑,缺乏教育技巧,在教育教学方面迈不开腿。为此,基于“康教结合”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培训成为工作重点。
二、“康教结合”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康教结合”的办学模式是发展特殊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特殊教育学
校有效服务质量的关键。实现教育与康复的深度融合,是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品质追求。教师不但要掌握康复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康复技能,唯有如此才能使这些残障孩子将来自立于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我校秉承对残障学生的功能补偿、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办学理念,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尝试康教结合的多种教学方式,为每个孩子制定长、短期发展目标,制定出适合每个儿童的康复训练计划。结合课程内容融入康复理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校也不断变革办学功能,丰富了特殊教育内涵,进而促进东营市特殊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提升康复职能,拓宽教师发展途径
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和提升,教师培训是最佳途径。要做好教师培训,首先要加强职业信念教育,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可以使教师更专业。《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要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抓起。敬业与专业两手都要硬,敬业才能乐业,专业技术过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从中获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继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我校一直走在“康教结合”的路上,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在教师培训方面做了多种尝试,个性化的培训形式,提高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一)走出去、请进来,近距离接触教育专家。
多年来,我校对教师的培训早就打破了请专家“我讲,你听”的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所谓“走出去”就是把一线教师派到在康教结合方面有经验的学校深入学习,教师深入到班级、课堂,与一线教师同工同休同学习。“请进来”就是请知名教育专家来校与教师交流,进到办公室、进到班级,与师生近距离接触并观察指导,使教师能理论联系实际,能更深入接受专业理念。
(二)自主培训,人人都是专家。
我校各个教学部联合开展校内自主培训,教研室统筹计划,制定学习专题,每周末有一个教学部负责培训。例如:让外出学习归来的教师分享学习心得;学前部的残障儿童学前康复知识培训;启语部的自闭症儿童学校康复指导;启智部的绘本教学课堂分享;盲部的心理健康指导;聋部面向教师和家长的家校沟通技术等等。每个教学部派出有专业技术的教师承担培训工作,全员学习,纳入考核,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三)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
我校倡导全体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多方面拓宽学习渠道。例如专业教师全员参与山东省每年暑假的远程研修;启语部全员教师参与的“蓝书包”培训计划、万颖生活教育课堂等。学校每学期对各个教学部开展的线上、线下培训进行统计,并进行考察,同时纳入考核奖励积分,保证了培训的质量和参与度。
(四)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作用。
?名师工作室是以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主持,他们是教师队伍中的精华,他们敢于实践、善于总结,能带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近年来我校先后成立了两个名师工作室,这两个工作室吸纳了我校近三十名中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日常有读书计划,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下乡支教活动。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一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更多的康复技能,提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五)培训衔接,新老结对。
学校由教研室牵头,每学期对各个教学部教师的培训有计划、有考核。重视培训的梯度性,层层推进,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接受持续不断的培训,不断提升全校教师整体专业水平。新老教师结对子制度,老教师扶持新教师,新教师促进老教师,达到共同进步。
总之,“康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只有重视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创建有特色的的特殊教育学校,实现“康教结合、综合康复、潜能开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悦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与特殊需要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2期
[2]丁勇;;专业化视野下的特殊教师教育——关于特殊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10期
[3]罗跃萍;;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8年08期
[4]包万平;李金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5]甘开鹏;郑秀娟;;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