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射击科目是军事训练中的基础科目,在部队的日常训练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科学、系统地开展射击心态调整,对于巩固受训者射击技能,培养受训者优良心理品质,强化受训者心理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射击;心理素质;训练
一、心理训练对提高射击效果的实践意义
射击运动其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心理素质对于射手而言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进行射击时,要求射手必须要做到“身心一致,人枪一体”,进入一种“无我”状态,这样能够使自己的身心达到最佳的协调吻合,从而保证对武器强有效的控制。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更要注意培养射手的射击心理素质,增加训练难度,在各种不同的干扰下提高训练成绩,培养稳定的射击心态。只有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保证在射击这一科目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心理素质对于战士们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不同的心理状态对射击水平发挥的影响及调控方式
(一)不同的心理状态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1.紧张
大部分的射手在实弹射击前,都会有紧张的情绪出现,适度的紧张其实是有助于战士射击水平的发挥的,但是如果紧张过度则会影响到射击成绩,容易出现发挥失常的情况。过度紧张产生的原因一般是过多的计较个人的得失、缺乏自信、过高的自我要求等,造成自身的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射手一般会表现出坐立不安、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四肢颤抖、提早兴奋的情况,研究发现,如果人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会容易激动、急躁,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大脑神经功能紊乱,造成心理能量的无谓消耗,从而导致考核发挥失常。所以说,在射击考核时,应极力避免过度紧张的情况出现。要想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必须首先要找到过度紧张的症结,对症下药进行引导才能见效。前面已经提到,多数造成过度紧张的原因是自我要求完美,求胜心切,而同时又对自身实力不够自信而导致的心理反应,所以在控制过度紧张的情绪时,首先要放下思想的包袱,克服心理上过大的压力。战士在参加考核时往往背负着诸多的责任,在大型的考核中尤其如此,此时应采用心理疏导法、减压法等,及时疏导、减轻射手的思想压力,而且在疏导减压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考核目标,帮助射手重塑信心。
2.淡漠
考核前处于淡漠状态的射手,一般心理活动、心理过程以及思维过程进行的十分缓慢,在这样的状态下,射手很难保持敏锐的直觉,难以及时发现考场情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无法及时而果断的做出决定,会极大的影响射击水平的发挥。当淡漠的状态出现时,教练员和射手都应及时警觉,根据实际情况对射手出现淡漠情况的原因做出判断,并及时而科学的进行干预。例如,若是因为过度疲劳而导致的淡漠状态,则应适当降低训练密度和强度,给战士留出足够的恢复时间。若是因为考核双方实力过度悬殊而造成的战士的淡漠情绪,教练员则应引导战士端正对考核的看法,正确看待对手的情况、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重新激发战士的考核积极性。
3.盲目自信
盲目自信的情况多发生在射手对射击情况了解不够,对射击条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预计过低,对自身的实力估计过高的情况下。处于盲目自信中的射手,极易出现疏忽大意的情况,不利于激发自身潜力去全力克服困难、赢得考核,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很难出现拿到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考核前如何引导射手进行心理调控
在射击开始前就应该针对射手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素质水平,充分考虑射击场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在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的同时,相应的准备多种心理调控对策,引导射手做好心理调控,巩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1.正确认知,树立正确的自信
射手射击前的自信心与考核成绩的好坏有很大的关联。过度自信或者自信心不足,都不利于考核过程中战士自身潜能的激发。过度自信容易导致疏忽大意的情况,而自信心不足则容易产生过度紧张的情绪,所以适当的自信才是对考核最有利的。
2.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适当激发战士的射击欲望,对情况的正确认识和了解是赢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之一。考核前对考核的难度的过高估计或过低估计都不利于射手心理状态的调整。所以,在考核之前,教练员应该与队员一起分析考核的情况,队员自身的实力等因素,并据此为队员设置一个为队员所认可的、切实可行又有适度的挑战性的考核目标。正确的目标设置,可以让射手在充分了解考核情况的基础上树立自信,适度激发其考核欲望,并引导战士把注意力放在自身技术水平的发挥上,从而为取得良好的考核成绩奠定基础。
3.自我暗示,调整情绪和心态
自我暗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心理调控手段。自我暗示可以通过自我的对话,对自己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影响,从而调整考核心态,抑制紧张情绪。自我暗示实际上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诱导式暗示,在采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暗示语不能使用否定语态,如:不要紧张、不要害怕等,更不要考虑失误的后果。否则反而水平的发挥。另外,良好的考核动机和必胜的勇气是自我暗示发挥作用的基础,在运用自我暗示法调整心态时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三、有效改善射击心态的训练方法
(一)放松训练法
放松训练法主要用于处理射击过程中出现的紧张情绪,以及消除射击带来的疲劳。常用的放松方法有呼吸调节法、肌肉放松和想象放松等。以肌肉放松法为例,可引导受训者闭上眼睛,依次从头部到腿部进行放松,同时调整呼吸,通过肌肉放松可以减少受训者心理能量的消耗,有效预防、缓解受训者心理障碍,提高训练效果。
(二)自我暗示训练法
自我暗示训练法主要是用诱导的方法,调节自身的心境、情绪和意志状态,比较多的运用暗示性言语来实施。就是利用第二信号系统来调节大脑的兴奋水平,一般是通过重复性的语言或者默念射击要领等对受训者进行自我引导和鼓励,达到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的目的。
(三)集中注意力训练法
注意训练法主要是通过训练提升改善注意的品质,来提高应对外界环境刺激带来的不利影响。最为常用的有持久踞枪训练和抗干扰训练。通过持久、稳定的踞枪瞄准训练,可以通过缩小范围集中注意力,使得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得到巩固加强。抗干扰训练是通过创设人为的干扰环境,锻炼受训者对抗外界无关刺激的注意稳定性,形成优良的注意品质。
(四)表象训练法
通过诱导受训者回忆相关的成功场景来实现射击技能的巩固或心理的调节。最常用的表象训练法是指在射击前,对已有的正确动作进行回忆和再现,并在训练间歇期不停地进行回忆再现,在下次进行训练时根据形成的动作表象进行射击,循环往复这一过程以缩短技能学习时间;或者让受训者在放松状态下,诱导自己进入克服困难、获取胜利或者取得好成绩的情景,达到增强射击训练动机、提高受训者信心的目的。
(五)模拟训练法
通过各类手段有目的性地设置贴近实战甚至是高于实战的困难任务场景或者环境,以增强受训者在临战情况下应对复杂环境和局面的能力,是对受训者射击技能以及心理品质的全面训练。这种训练方法是对受训者心理素质要求最高的、综合性较强的训练方法。
结论
总之,提高受训者射击技能,培养受训者优良心理品质,强化受训者心理素质对射击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