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指游戏在一日活动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彭如娥
[导读] 手指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
        摘要:手指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把手指游戏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不仅可以辅助教师教学活动,而且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手指游戏结合一日生活学习活动,还能加强常规培养。
关键词:手指游戏    辅助教学   培养习惯    加强常规
        在幼儿园的各个活动中,手指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取材往往来源于幼儿生活,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有趣 ,情节稚气活泼,节奏明快,配上手指的动作,幼儿能随时随地学做。在做手指游戏活动时,大脑、眼、手同时协调运动,协调发展,对视觉、听觉、触觉、语言等功能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开展手指游戏活动,是开发幼儿智力的好方式,我觉得更是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的好帮手。
一.手指游戏融入一日生活活动中,辅助教师教学活动
        手指游戏活动不受时间、条件、年龄的限制,随时可以开展,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教育内容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手指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游戏,教师可以结合各班的日常教育目标,把手指游戏分类、设计到各类教学活动中,让手指游戏以教学资源的形式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如语言学习活动,根据手指游戏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常常伴有朗朗上口的儿歌、顺口溜等,节奏鲜明、饶有趣味的特点,将手指游戏与幼儿语言教学结合,可为幼儿提供多种语言发展的实践机会。这种结合不但培养了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及表现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节奏感,丰富了孩子的语言感受,而有些手指游戏本身附带的儿歌就是一个知识载体,通过边念儿歌边做动作的形式,幼儿既能运动到手指还往往对儿歌有较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手指游戏就可以作为教师传授相关知识的手段。比如《睡醒了》手指游戏它的儿歌“小个子睡醒了(小拇指),二胖子睡醒了(无名指),高个子睡醒了(中指),你睡醒了(食指),我睡醒了(大拇指),大家都睡醒了”这个手指游戏中包含了5个手指的特殊和相应的手势意义。把小拇指比作小个子,无名指比作二胖子,中指被比作高个子是对手指特征的形象比喻,还包含了小、高等数学概念,用食指代表你,大拇指代表我,符合日常生活中一般手势的使用意义。像这一类的手指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既可以达到游戏放松。愉悦心灵。锻炼手指机能的目的,又符合作为知识传授手段的要求,在组织小班幼儿活动中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可以说,手指游戏提供了一种宽松、真实、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还可以利用手指游戏来调节气氛。当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趣味手指游戏,来调动幼儿的情绪,使幼儿在心情愉快的同时重新投入到活动中来。
二.手指游戏贯穿一日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不仅包括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环节,还包括盥洗、进餐、午睡等许多零散的生活习惯培养的活动。

借助手指游戏,提高孩子自理能力。如,在盥洗时,我们借助手指游戏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针对幼儿依赖性强、自律意识差的特点,我们通过《妈妈你别说我小》等手指游戏来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利用《我是好宝宝》手指游戏帮幼儿养成睡觉前安静的习惯。其次,通过手指游戏,教会孩子文明礼仪,如通过手指游戏《红红和黄黄》,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运用拇指说出游戏当中的语句,让“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潜移默化地根植到幼儿心中。同时,受小班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程度限制,幼儿在活动中不受活动规则的约束,注意力分散不集中,即使教师“威逼利诱”对他们也毫不奏效或者收效甚微。活动的组织往往以此陷入困境,此时利用一个手指游戏,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延长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就能将活动重新进行下去。
三.手指游戏结合一日生活学习活动,加强常规培养
        幼儿园中,总有一些孩子由于个性、心情等因素不爱讲话不肯配合老师活动,而小班这点表现更加明显,因为不适应幼儿园环境或者入园时亲子依恋太强、性格内向等原因,对于教师组织的活动常常表现得毫无兴趣,有时不仅不配合还哭闹叫嚷,这更加对教师组织活动增加了难度,此时,利用一个幼儿熟悉的手指游戏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幼儿的兴趣就比较有效,是幼儿心情变得开朗起来。
《纲要》指出,要科学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前饭后、盥洗前后等过渡环节。此时幼儿的状态都比较放松,自觉遵守常规的意识也常常较弱。将简单易行的手指游戏贯穿于这些环节之中,有助于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我觉得手巧了才会心灵,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趣味的手指游戏已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幼儿真正作到了学中玩,玩中学。

作者简介:彭如娥,一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细心呵护幼儿成长,认真钻研幼教理论,潜心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曾获得“洋县名师”“洋县优秀老师”和“汉中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联系方式: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幼儿园    邮编  723300    
        电话   13772818113  
电子邮箱 1079144085@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