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翰林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保障建筑行业长久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建筑工程的资金进行合理使用,可以推进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对建筑工程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和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开展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可以确保建筑施工过程更透明,保障建筑企业能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建筑工程中的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主要内容。要把握建筑工程造价与结算审核的要点,对建筑工程造价与结算审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在审核前做好准备工作、建立健全工程造价审核制度和审核标准、提高审核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合同管理工作等措施解决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要点
1.1定额套项审查
在对工程定额套项进行审核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现阶段工程设计要点内容进行有效审核[1],主要要点为:检查图纸的数据与实际施工现场的数据是否匹配,避免重复复工;采用合理的建筑材料,避免建筑单位重复套用建筑材料。此外,在预结算审核的过程中,要科学换算定额套项的价格,把握定额套项换算的要点,要熟练掌握换算方法,注重换算的细节,推进定额套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2费用的审核
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预结算的重点内容是审核建筑工程所需的成本。其中包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聘用的建筑人员的工资;建筑施工所购材料的成本,建筑施工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施工中所消耗的资源成本等。在审核工作中,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对建筑施工中材料的成本进行审核。该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增强对工作的责任感,在不破坏公平性的前提下开展审核工作,确保预结算价格与材料成本价格相匹配,保证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同时,要求建设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算编制工作[2]。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在选择材料时要控制材料的价格,要依照建筑管理部门制定的价格为依据,避免材料价格浮动过大。建筑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价格要上报给专业部门进行审批,在管理部门审批下开展施工工作。
1.3工程量审核
审核建筑工程量可以统计出施工工程资源的使用情况。建筑工程是系统化的施工工作,对于造价问题,建筑施工单位要把握预结算审核的要点,推进工程量审核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要对工程量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其次要全面审核工程项目,为后期编制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1.4工作范围审核
审核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对工程合同、招标文件的施工范围是否一致进行审核;此外,对承包商和施工方的建筑内容进行审核,避免反复施工现象的出现。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2.1对预结算审核不够重视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部分建筑单位没有严格控制建筑项目中所产生的成本。此外,很多开发商没有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疏忽了对成本的管理。开发商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建筑造价和成本进行调整,而过于追求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忽视对成本的管理,忽略考虑建筑成本对建筑工程整体资金的影响,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粗放化管理,不利于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2.2预结算审核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工作质量。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降低了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工作质量。部分建筑单位缺少专业的预结算审核的工作人员,一些工作人员对预结算审核工作内容掌握不够全面,不熟悉预结算审核工作流程,缺少专业知识,缺少审核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等,导致预结算审核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2.3缺乏行业统一监管标准
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监督体制不够完善,在此方面的法律不够健全,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进行。相比于其他行业,我国的建筑产业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方式,没有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存在一些缺陷,加大了监管工作的工作难度,影响到建筑行业监管工作的进行。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企业部门要重视造价管理工作,提高监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质量的措施
3.1审核前期做好准备工作
审核前的准备工作对审核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是确保其他财务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相关的审核人员在该阶段需要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料、合同和文件收集的及时性和全面性[3],要对审核的项目和审核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此外,相关审核人员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实际的监管,掌握计价标准、施工人员数量和工作任务、市场需求、施工单位等方面的内容,保证施工内容的制定和施工成本的预算科学合理,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2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控制标准
首先,在决策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容时,专业人员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建筑项目的实际操作性进行评估并撰写报告,采取客观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评价,在考虑全面后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此外,专业人员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做好投资预算,并编制投资估算方案[4]。
编制投资估算方案可以控制企业的成本,保障企业成本在合理的预算中,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在编制投资估算方案时,要由专业的工程造价人员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和施工数据,设计出合理的投资估算方案。在专业人员设计投资估算方案之后,向相关负责人进行上报,并征求审批。在项目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违法违规的施工人员,要进行批评教育;行为严重者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合理地简化施工流程,把握施工节奏,提高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推进建筑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3.3健全造价预结算审核监督机制
我国建筑行业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上缺少统一的管理标准和审核监督机制,资金投入和应用技术相对落后,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企业管理部门不重视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有直接关系。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健全的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建立健全的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相关部门要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要设立相关的监管部门,明确监管人员的责任和工作内容。此外,监管部门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时,要根据管理标准和管理机制开展管理工作,避免施工完工后出现造价问题。最后,要对违法违规行为、破坏审核监督机制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追求其法律责任。监管部门要提高监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保证监管工作和建筑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3.4强化验收和核对工作
在开展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成本投入与预期成本之间产生偏差的情况。及时解决成本投入偏差问题,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投资的合理性,保证成本造价在预算范围内。当出现成本投入偏差问题时,监管人员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明确问题的源头,对比实际施工情况和预期施工方案,及时找出导致问题出现的因素,对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较为系统化,在管理工作开展之初,要做好详细的规划,在管理工作结束后,做好记录和总结。一方面,在施工完工后,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进行验收,做好决算整理,检查是否存在漏项、错项,保证决算的正确性[5]。另一方面,要强化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提高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工作人员要保证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对施工的各个项目进行审核,确保施工所用成本与合同拟定成本相符。
3.5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对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工作内容了解不充分、不熟悉审核工作的流程、缺少审核工作经验等问题都会影响审核工作的质量。因此,要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性。此外,企业还要重视培养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人员对监管工作的使命感。企业还要制定完善的聘任制度,培养全面掌握审核和管理技术的人才,使审核人员能够完全投入到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当中,促进审核人员之间的合作。此外,还要对现有的审核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为其创造工作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工作机会,鼓励其学习先进的技术,保证审核人员能在工作中积累足够的经验。企业还要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在已有的人才队伍当中,扩建队伍人员的数量,提高队伍整体的专业水平。最后还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在监管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对于工作懈怠、工作效率较低的监管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通过奖惩制度来刺激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的荣誉感,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3.6加强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对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建筑单位要保证建筑合同内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制定合同、开展审核工作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合同监管和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之间的配合,保证合同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保障预结算审核工作在遵守合同内容的基础上开展。
(2)要加强审核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保证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与现场的施工情况相匹配,预计成本与实际施工成本相差合理。
3.7确定预结算审核范围
在开展预结算审核工作之前,审核人员要根据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计划、施工合同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的内容,对预结算工作的范围进行准确定位[6],具体审核范围内容如下:要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内容、施工特点、造价编制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保证审核范围精确细化。在明确审核范围时,要把重点工作放在工程的施工图纸上。开展审核工作要彻底了解施工的图纸和施工的方案,对现场施工产生的突发情况进行预估,注重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现场情况之间的差异,保证预结算审核范围的合理性和精细化程度,保证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能够反映出实际的施工情况,减少现场施工产生的突发情况对施工工作的影响。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完善预结算审核工作的管理形式,将施工造价控制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保证资金的利用率,减少资金的浪费,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以及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为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蔡乌秀.浅谈全过程造价咨询对工程造价的控制[J].江西建材,2020(03):130-131.
[2]冯守旭,牛立芹.公路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分析[J].人民交通,2020(04):62+64.
[3]沈绍姿.建筑业企业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4):148-149.
[4]赵利利.房建工程造价预结算问题及审核思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9):167-168.
[5]华祝翠.机电安装工程造价结算审核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风,2020(08):139.
[6]何慧琴.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