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建筑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8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生态建筑也越来越多。目前,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已经全面作用于建筑设计工作当中,无论是在践行可持续理念方面,还是节约材料资源方面,该设计理念均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果。鉴于生态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结合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及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以期可以给相关人员一定的借鉴价值,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发展路径
引言
我国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开展,并提出生态立法,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共同前行。生态建筑学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人们尤其是建筑设计师的大量关注,但是建筑设计又缺乏对生态绿色建筑的全面了解和对生态建筑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由于多学科的混合加大了应用上的困难,在建筑设计中对于生态建筑的应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1生态建筑学的内容和特点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为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生态建筑学的研究和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生态技术,而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生态技术的规模化使用在我国还存在众多的难度,所以在生态建筑的发展上困难重重。但是随着对西方建筑技术和理念的研究,我国也在生态建筑学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生态建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生态建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寿命长、技术性、因地制宜的方针、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以生态发展理念为中心,在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等方面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所以其寿命要比一般的建筑要长;而无论是生态技术还是施工技术或者材料方面,都需要高科技的支持,还要对施工和运行的全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在功能、性能以及生态上的优势;生态建筑与一般建筑物最大的区别就是要保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维持环境的自然状态,所以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势、气候温度以及环境氛围等选择合适的高科技技术,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且在施工阶段要时刻关注对环境的影响,按照实际的情况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保证建筑的生态性能。
2建筑学生态设计原则
(1)以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2)以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3)以整体设计为原则。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生态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我国对建筑生态设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生态设计选址阶段,要充分满足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地区的原有自然生态景观,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计中展现建筑的生态美。作为生态建筑来说,其不仅追求独栋建筑的生态,而且要与建筑周围环境组合成一个整体,不仅要满足居住者的正常使用,也能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同时,还要与区域内的社会环境及经济环境相融合。因此在对生态建筑整体规划设计时,首先要把以上因素考虑进去,要通过集思广益,多出设计方案。从中权衡利弊,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进而建设出人们满意的生态建筑。
3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路径分析
3.1创新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促进设计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共处
对于当下管理人员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不足的问题,首先,倡议高校建筑学专业开展生态建筑学职业教育,其次建议行业协会组织定期培训,让全体设计人员明确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意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利用实践操作让设计及管理人员明确优先实施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意义。举例而言,从设计起点入手,选择绿色、环保的施工材料作为原材料,控制有害材料,解决以往施工污染问题。与此同时,优先采用具备节约能源特点的施工材料作为主要设备。
3.2优化设计方向
生态建筑的设计工作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建筑学设计行业的基本发展方向之一,现阶段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设置独特的生态建筑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于目前许多设计人员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在具体研究如何优化生态建筑设计工作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收集国外的一些数据信息,借鉴其他城市的工作经验,并应当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生态建筑建设情况对工作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创新,以此来保证生态建筑设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具体的优化研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制定出科学的工作计划,关注城市的宏观环境,将生态建筑设计工作与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建设结合起来。结合城市可用的土地面积进行合理的设置,这是生态建筑设计工作的关键所在。同时,在微观环境方面,如单体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这也是优化生态建筑设计工作的一个主要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建筑设计工作的生态效益,满足新时期人们对建筑物功能性的多样化需求。
3.3加强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入
(1)要对建筑的结构、室内设计以及构造布局等方面进行节能设计,在保障环境舒适的情况下,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将节能的思想贯彻到对材料、家具等选择上。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型的环保材料,比如功率合理的照明灯具,通风设计与周边环境以及建筑风口相吻合,降低电器通风的消耗。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天然的材料设计,比如一些充满自然气息的木材,能够给人一种舒适安逸的感觉,所以可以利用这种材料来设计富含自然特性的场景,让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在环境中亲近大自然。要重视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结合当下的养生潮流,利用自然材料来辅助健身,还可以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改造,挖掘其更大的潜力,实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2)利用生态建筑表皮设计技术,提高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度,比如特殊材料的外墙体,能够与周围的环境、植被等构成和谐的一体,还可以利用绿色资源缓解空气污染等,提高高层建筑的舒适度。(3)要保障建筑空间与生态的平衡性,对建筑内部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比如楼梯、厨房、阳台等辅助空间,可以加入一些物质循环的系统,减少能量消耗的同时,提高生活的舒适感。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功能区域的区别设计,结合周边环境,提高协调性。
3.4空间布局的节能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于生态建筑的材料种类越来越多,如外保温采用岩棉、挤塑板、聚苯板、复合保温材料或涂刷保温材料等,内保温采用复合墙体或加厚的废渣做成的轻质砌块等单一材料;保温门窗主要采用铝合金或塑钢。单框双层玻璃、中空玻璃、low-e玻璃等节能门窗;屋内采用倒置式,以挤塑聚苯板等为主要保温隔热材料,既保温又延长了防水层的使用年限;在节水方面,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如节水的水龙头等,成规摸小区推广使用中水系统,使废水再生利用;利用生态工程建设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既净化了环境,又实现了能源的重新利用;通过对规划设计的控制、积极推广低层高密度、高层高密度、集约式住宅等设计方案,同时减少甚至停止粘土实心砖使用的规定也是节约能耗的重要措施之一。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化、环保化、节约化理念是建筑行业必须予以重点践行的目标方向。为确保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议行业全体人员必须始终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贯穿于现场施工当中。最好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等方面践行生态建筑设计理念,通过约束现场设计人员行为、规范现场设计流程操作,解决以往建筑设计效果不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滨.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简述[J].门窗,2017(11):138.
[2]王琳,马晓鸣,李寒.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探析[J].江西建材,2018(01):15.
[3]鞠天真.建筑学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9(16):69-70.
[4]庞颖.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8):38.
[5]朱根峥.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1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