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矿集团里彦煤矿 山东济宁 273500
摘要: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近些年,煤矿生产调度的现代化发展,能够提升煤矿企业的调度效率,还能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水平。此次研究主要是围绕煤矿生产调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展开讨论,注重分析煤矿生产调度存在的问题,基于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生产调度;管理
引言
调度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中心,企业的生产调度的过程承担了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中的相关管理的工作,进行企业产供销和人力物力财力的协调工作,也承担了企业内部各个系统、工种、生产力的平衡工作,从而保证了企业内部信息的高效传递和生产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可以提升煤化工企业的整体效益。
1优化生产调度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
1.1实现企业各部门有效协调高效合作
在煤化工企业当中,生产环节较为复杂,需要运用到很多工艺及技术,生产出质量过硬的多种类化工产品,同时,还需要运用机电设备进行生产加工作业,这就需要企业当中各个部门紧密配合,保证生产当中的各个环节安全运行,加强企业生产调度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煤化工企业产品出厂后需要及时运输到销售地点,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全面保障产品安全,因此,需要企业相关部门具有较强的协调和配合能力,才能保证生产销售计划得到有效执行。在煤化工企业当中加强生产调度管理,能实现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统一调配和统一部署,及时化解生产过程当中发生的矛盾问题,提高企业的计划执行能力,促进企业管理过程中对各个部门的整体把控水平提升。
1.2确保企业生产和运营计划有效落实
煤化工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保证生产计划得到有效落实。煤化工企业生产调度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生产安全计划的合理与严谨性,同时也能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得到及时处理,这也是保证煤化工企业生产和运用计划有效落实的基础所在。煤化工企业制定的生产目标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给计划的执行带来阻力,因此必须结合科学的生产调度管理模式,才能保证煤化工企业实现生产目标。
2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现存问题
2.1煤矿生产调度目标不明确
煤矿生产调度目标不明确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调度管理能力。一般而言,调度管理对于煤矿生产有着指挥、组织以及监督的作用。所以,若煤矿企业没有明确系统生产的主要目标,会导致整个生产环节的衔接不到位和环节的协调失衡,造成生产指挥障碍,影响整个工作进程。另一方面,调度目标不明确造成我国煤矿的生产调度的信息化建设比较缓慢,导致煤矿企业的调度信息能力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导致调度结果和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系统比较落实,造成信息共享难以实施,影响调度信息能力薄弱。举例说明,煤矿企业很难在特定的时间段里完成相关的生产指标,对于生产师傅的发生情和完成程度没有进行及时的统计,导致不利于煤炭生产决策的分析,同时,也调度信息存在一定的阻碍影响。
2.2缺乏完善生产调调度系统
当煤矿企业缺乏完善的调度系统时,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我国多数煤矿企业生产调度信息系统不完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企业调度系统无法结合生产自动化,引发企业信息孤岛局面。其次调度系统不完善也会影响企业数据上报,由于多数企业数据上报采用人工模式,导致数据输入存在误差和速度问题。近年来,某些煤矿企业开始应用图形管理技术等先进的调度管理方法,然而图形只能呈现出静态模拟图,无法直观动态的分析调度系统中的信息。
从上述分析能够看出,静态模拟图无法联系日常生产实际,并且不能直观反映出动态化信息。
3煤矿生产调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3.1明确信息化管理目标
在进行煤矿生产调度的现代化管理中,很有必要对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进行明确。通过全面的信息化使用方式,加强煤矿企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不断实现信息化管理目标,增加部门之间的统一和之间的联系。在实现部门之间的联系的前提下,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对煤矿企业的自身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除此之外,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实现自身调度的安全生产和各个环节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信息化管理目标,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3.2建立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为了实现煤矿企业生产标准的现代化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系统。煤炭企业通过建立应急指挥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故障问题。煤炭企业在建立应急指挥系统,首先应当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且实行相应的救灾指挥。此外,煤矿企业在建立应急指挥系统时,可以采用事前计划应急措施,充分调动应急人员和设备,确保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有效控制现场,并且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促进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通过应急指挥系统实施信息汇总,在生产调度管理工作中,必须注重生产调度管理和远程监测等,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因此必须注重信息汇总问题。煤矿生产环节会产生大量数据信息,且通过倒树形结构进行传输,通过应急指挥系统进行优化整合,之后提交到调度指挥中心,实现网络化和现代化管理,还能够促进煤矿生产安全性。此外,通过应用应急指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煤矿生产情况。安全生产监控能够联合井下传感器设备,对生产安全影响数据信息进行收集,通过各项措施维护煤矿安全生产。在该系统中能够应用信息采集技术,借助工业探头与计算机技术,对井下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采集,并且实时显示到地面设备中,确保生产调度人员能够直接观察到井下生产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决策。
3.3煤化工企业生产调度管理的交接班制度
调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做好交接班工作,在交接班过程中对生产运营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汇总和交接,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在交接班前,负责下一阶段生产调度管理的工作人员需提前到达班组,交接班时间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并且保证工作交接的全面性和具体性。交接班内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相关的命令和指示,当班过程中生产完成情况与欠产情况,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及解决方式,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情况,生产突发问题的影响范围和处理情况,生产设备及其他器具的使用情况。
3.4重视先进生产调度装备的引进和完善
煤化工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要进行合理的制定工作与执行的工作,在此工作过程中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配合工作,还需要进行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使用工作,才能够进行高效的生产工作,从而保证调度计划的落实,提升生产的效果与效率。
结语
总之,通过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和技术能够提高煤矿调统指挥效率,其能够保证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因此,煤矿企业很有必要加强对煤矿调度系统建设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煤矿调度管理水平,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
参考文献:
[1]黄伟力,刘幸来.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煤炭工程,2013,45(6):125-127.
[2]魏东,李前,杨世杰,等.矿井生产管理数字化与三维可视化信息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4,32(10):23-25.
[3]宋德功.浅谈煤矿生产调度管理工作[J].露天采矿技术,2018,(5):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