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管理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刘玉丰
[导读] 摘要:道路桥梁建设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身份证号码:13068219800923XXXX
        摘要:道路桥梁建设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道路桥梁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广大人民所关注的民生问题。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道路桥梁建设企业发展状况良好,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使道路桥梁建设企业如虎添翼。虽然他们的发展环境与发展前途很诱人,但是道路桥梁施工企业内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那么该如何提道路桥梁企业自身实力成为了桥梁道路企业自身发展的一大难题。那么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引用新型理念,不断开放创新新技术,加强道路桥梁建设施工技术管理,才有可能使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
        关键词:道路施工;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一、在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道路桥梁建设中,桥梁在道路建设中占了重要地位。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要经济合理的使用材料资源,坚持施工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和国家批准的技术标准;积极推广应用“可靠性施工”、“结构优化施工”等现代施工办法;要注意因地制宜,节省建设资金,就地取材等。另外,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种种质量缺陷,比如,桥梁出现裂缝,桥梁钢筋出现锈蚀,桥梁铺面层出现松散脱落等,种种不良因素使道路桥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领导缺乏质量意识,措施不力;(2)项目管理混乱,违反建设程序;(3)招标、投标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造成没有能力的单位中标和过低价中标;(4)工程监理制形同虚设,监理工作问题突出等等。
        二、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1.应重视道路桥梁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问题,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是施工控制问题。要预防道路桥梁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在路桥工程施工中应做到:(1)不仅仅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做到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相关规定做好纵横向接缝;(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在拌制沥青混合料时,要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现象等等。
        2.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还应注意高填土下沉问题。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1)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3)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等。
        三、道路桥梁施工中导致的质量问题
        1.软地基路段预压时间不够,工后沉降过大路面产生较大的不平整和横向裂缝;路基压实度不够和地基处理不当,引起路面产生较多纵向裂缝(沥青路面)或是断板(刚性路面)现象;构造物两端填土压实度不够,引起桥头跳车。


        2.雨水进入面层引起面层网裂、变形和局部松散而形成坑洞;雨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和基层质量不好引起网裂、变形和坑洞等情况,这种现象较多。
        3.半刚性结构层厚度不足和工艺水平低,使路面产生早期结构性破坏;基层工艺水平不高,平整度差,使沥青面层厚薄相差较大,引起路面平整度较快降低。
        4.面层采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沥青,以及基层材料设计和工艺不合适等原因,使面层横向裂缝过多。
        5.面层粒料级配不佳和沥青用量不稳定,开放交通1―2年,行车道就产生轻重不一的泛油现象,使表面粗糙度显著下降,抗滑性能衰减较快,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6.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不佳,细料和沥青用量偏多,使路面产生严重辙槽(车辆大型化和严重超载也是原因之一)。
        四、道路桥梁施工应该注意的问题
        1.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应该重视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要抓好各种材料的规格、级配及配合比,从而确保该层的有效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
        2.在道路桥梁工程基层施工中,要做到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过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而碾压不到位的部分,应采用工人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同时要注重基层的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即使采用麻袋养护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
        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应严格控制基层平整,面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的路段应进行整平。面层摊铺前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确保基层表面整洁,没有松散浮料和杂质。若是有泥土应采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如基层表面局部下封层脱落,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面层铺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予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4.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不均匀,有时当拌和设备出现意外情况,刚开炉或料温低,含水量大时,会出现料温不均匀现象;当筛分系统出现问题时,造成骨料级配发生较大变化;有时也会出现花白料,使路面难以摊铺成型;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老化,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摊铺质量;拌和能力过小,出现停工待料状况,使接头处温度降低,出现温度差,形成一个个坎;当工程运输设备不配套或司机技术较差时,就会撞击摊铺机,导致机身后移,形成台阶。以上因素极易造成平整度和表面密实度差等现象。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道路质量,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应该不断完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对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和附属工程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促进我国道路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怀霞,孔令时.论道路桥梁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7,43(12):149-150.
        [2]张思龙.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5):233.
        [3]赵玉红.关于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现场监理质量措施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2):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