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6期   作者:陈雪琴
[导读] 在高等教育当中,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摘要:在高等教育当中,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确保大学生顺利的进入社会的工作岗位。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毕业以后就要走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在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标准逐渐提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在就业中就具备了竞争的优势,对未来的发展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1 当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分析
        1.1 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和会计实际业务严重脱节
        当前,很多高校都创建起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往往注重实验设备的添置,而忽略了实验室的体系建设。在实验室的创设中,缺少现实中的很多相关的联系部门,及与这些部门相联系的业务,从而无法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会计业务与企业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在具体的实验项目中,往往注重的是会计核算方面的内容,而对于凭证的流转、会计部门的每个岗位的设置和职责等内容则很少涉及,使得学生不能全方位的、深刻的体验会计工作的真实状态,不能客观的了解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紧密联系等,学生的真实体验只是被限定在了数字资料的核算工作当中。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实验室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实际会计业务活动的严重失衡状况,使得学生的会计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无法和实践学习相统一,造成实际的操作能力的低下,很可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影响顺利就业。
        1.2 会计专业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是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实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重视,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构成逐渐趋向于高学历。当前的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绝大部分是高校毕业生毕业以后直接进入会计教师岗位任教,其中很多的教师缺乏在企事业的实践经验和从业经历,也就是常说的“理论型”的教师偏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经历的会计专业教师是非常稀缺的。所以,高校很多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理解和借鉴开展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其教学效果和实际的会计业务需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了学生会计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学生缺乏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严重后果。
        1.3 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践课程形式化严重
        受到传统教育的严重影响,高校会计专业教学往往更加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实际教学中实践操作的课程安排比重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会计技能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实践能力的低下。众所周知,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学生要想得到校外的实习机会,难度性不小。很多企事业单位非常重视本单位的数据安全和财务安全,往往不愿意让外人参与到财务会计的实际工作中,也不愿意他们接触本单位的财务会计软件系统。另外,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环节具有时间上的制约。较短的实践时间,很多学生往往不能够真正的接触到会计实务,不能真正的掌握会计业务知识,导致会计实习更具形式化的特点,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理想状态。


        2 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策略分析
        2.1 树立现代会计实践教学的正确理念
        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不仅关系着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业,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未来发展和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当前,人才就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那些具备扎实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这充分的说明了高校的教育和社会的实际人才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应当均衡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高校要树立起贤弟会计实践教学的正确理念,明确实践性教学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将会计实践教学放置于重要的地位,并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会计核心素养,将会计实践能力贯穿于会计教学全过程,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
        2.2 注重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是高校会计专业实施实践性教学的创新性尝试。由于会计岗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企事业单位出于对本单位财物信息和资源的保护,不愿意接纳高校的毕业生前来实习;考虑到财务会计部门设计本单位的核心机密,真正的财务资料,企事业单位是不愿意透漏给实习学生参阅的。由此可见,建设实践基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在实践中,很多高校往往面临着建设经费短缺的问题等,很大程度上给实践基地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高校要具备发展和创新的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实现高校间会计模拟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利用本校的教育优势和专业优势,对合作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从而夯实合作基础;或者积极鼓励往届本校的优秀毕业生对母校实施捐资助教。
        2.3 进一步提升高校会计实践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质量。因此,高校要重视进一步提升会计专业实践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会计实践教师提供会计岗位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时间,例如,利用寒暑假的较长时间,安排实践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或者会计事务所进行兼职和任职,丰富他们的实践经历,积累他们的实践经验,只有实践教师具备的充足的实践能力,才能引领学生更好的开展会计实践学习,并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 结束语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会计专业的实际教学中,要转变的传统的教学理念,以人才市场为导向,积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好侧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具备会计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走上工作岗位,为国家的建设助力。
        参考文献
        [1]姜红.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40-141.
        [2]张横峰,陈璐.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35):6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