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林业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6期   作者:袁燕
[导读] 随着时代变迁,林业经济也得到迅速的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林业经济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林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该现象与我国当前所倡导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关政策是不相符的。因此,需要加强对林业生态进行有效的保护,并提倡在对林业进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林业经济的有效发展。本文主要对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林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基于林业环境有效保护的促进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林业;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近幾年,随着林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并趋向于稳定,环境的保护也逐渐成为林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林业的环境加强保护已经成为林业经济在不断发展中的重要目标[1]。因此,需要对林业经济的有效发展与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良好的协调,以此促使林业经济实现循环发展,并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林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基于林业环境有效保护的促进经济发展的策略。
        1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现状
        塞罕坝机械林场最初创建于1962年,其对周边的水文、气候、土壤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动物、植物等相关资源的有效保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形成了4种类型的植被,且创建的人工落叶松林面积居于我国首位[2]。该林场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达到了202亿元,其森林的长久发展,能够促使塞罕坝的机械林场有效的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统一[3]。对于塞罕坝的机械林场而言,其海拔能够达到1010~1939.9m,其境内的河流主要是滦河,且属于辽河的发源地,除此之外,其境内还包含5A级的风景区,风景区的营业面积占地9.33万hm2,其中,林地占总面积的7.47万hm2,总面积中森林覆盖率为80%。在2014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宣传部给予“时代楷模”的称号。对于塞罕坝的机械林场而言,其作为国有林场,想要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之间的全面发展,并促使其产生的效益实现统一,就需要对林木资源加强保护,做好相应的防火工作,并从大局的角度,坚持倡导习总书记所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的环境规划署为塞罕坝林场颁发“地球卫士奖”,而“地球卫士奖”当中的6个奖项中,中国的机构以及个人共获取3个,其属于联合国,甚至是世界对我国所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以及塞罕坝精神的一种肯定,索尔海姆表示:“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证明退化的环境是可以被修复的,而修复生态是一项有意义的投资。”[4]
        2 林业生态经济效益提高的策略
        林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两者共同创建了林业的具有综合性的生态经济效益。想要对林业的生态经济自身效益进行有效的研究,就需要根据当前林业发展的具体状况,根据林业自身的生态系统,对其结构以及功能进行有效的探索,并加以分析,以此找出阻碍林业实现生态效益提高的原因,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对林业生态体系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化分析,提出以下策略以提高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


        2.1 加强重视度
        根据相关研究调查对林业的发展手段进行创新,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我国林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度的重视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对林区中的资源采取盲目的开采策略,这就使其对整体的经济效益缺乏充足的重视度,并导致我国林业的开采模式长期处于简单化、片面化,从而造成林区自身的生态环境被严重,并致使林业地区出现严重的资源匮乏以及水土流失的现象。具体的操作为:塞罕坝林场作为自然保护区,需要在日常加强对其保护,对保护区进行适当的封闭,禁止人员随意入内,并通过合理的方法,对林业资源进行规律性的开发,对林业的经营方式进行相应的改进与防护,具体的开发时间需要以林业资源自身的更新周期作为依据。
        2.2 构建有效运行模式
        目前,对林业的实际生产经营进行管理的主要方式就是科学管理,但是,仍旧存在只是重视造林,忽视对林木进行有效管理;只是重视林木的实际种植数量,忽视林木自身的质量;造林过程中重视对林木进行有效管理,造林之后缺乏相应的维护以及管理等状况。根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在造林的时候,都会出现林木比较矮小、生长的速度较为缓慢等情况,这都是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而造成的。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林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对林业的生态效益产生相应的影响,从而导致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对该现象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林业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运行模式,通过对林业经济的有效运行模式进行创建,能够促使林业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并属于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关系进行协调的重要手段,并能够确保生态的平衡发展。在对运行模式进行创建的过程中,需要将科学的采伐作为核心,将林业的合理经营方法作为辅助,以此实现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管理,以减少损耗,同时,需要对该地区退耕还林的速度进行加快,以此开展具有综合性的林业经营方式。最后,在林业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加大对资金以及劳动力的投入,资金以及劳动力的投入不足,就会造成管理缺乏合理性、科学性,林业抚育的相关技术匮乏等问题,因此,想要使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有效提升,就需要加强对人力、资金的投入,并对林业的管理进行强化,最终促使林业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塞罕坝林场目前已经从之前风沙漫天的一个荒芜之地转变为具有80%森林覆盖率的机械林场,其对水土的保护、空气的净化、大地的美化、噪音的降低等各个方面都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塞罕坝林场中丰富的林木资源,如油松、樟子松、五角枫、白桦等,这些木材的供给,都为林场周边区域经济实现良好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农户所饲养的鸭、鸡、猪等相关家禽,不仅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而且还能够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统一,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灼兰.刍议生态保护背景下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J].农家参谋,2018(23):97.
        [2]高宇,张睿.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探究[J].吉林农业,2018(22):84.
        [3]丁晓松.基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下的国有林场经济发展创新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10):210+212.
        [4]薛利忠.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林业经济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8,38(16):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