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常见BIM设计软件数据交互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崔宁宁
[导读] 摘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身份证:13040619830916XXXX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312603
        摘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孪生铁路是以智能建造,ܓ智能装备ܓ,智能运营为核心的智能高铁技术应用数字环境,也是铁路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的数据基础,ᤆ 传统的设计方式中各专业内和专业间数据相对离散,ܓ逻辑关联性不高ܓ,成果不易维护且信息存在大量冗余,无法满足铁路智能化应用的要求,该体系强化了各专业间的联系,提升了设计质量,为工程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数据结构组织有序,ܓ易于维护,ܓ动态可感知的数字孪生工程,同时也为勘察设计企业拓展工程全生命周期业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铁路工程; BIM 正向设计; BIM 协同设计
        引言:自从有了 BIM 这个技术到现在,在最前面建筑的工程行业流行一种 BIM 的技术,在这中间,出现了非常多的 BIM 辅助设计相关的软件。相对比较专业的软件在产生的时候在这些程度上让BIM 技术的发展快速发展, 使得这些信息化、精细化和标准化非常快速的发展。跟建筑业做比较的话,铁路工程 ,BIM 它的起点比较晚,它包括了专业多、线路长、体量大、地形的地质结构的非常复杂的一些的特点。铁路工程的 BIM 技术应该对比建筑行业 BIM 的最根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一些特点去进行研究。
        一、 基于 BIM 技术的连续梁桥施工管理系统架构
        施工中管理的系统整个的结构就是用施工管理的平台和施工管理应用这两个地方组成的,用了一些互联网的技术把施工管理的系统推到了网络的层面,现在最主要的流行的开发模式一共有两种: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Client / Server) C / S 架构、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Browser / Server) B / S 架构。施工管理一般是工作人员用的特别多,它的独立性特别强,为了就是不浪费一些设备的资源,用的是C / S 架构。施工管理应用端一般也是工人去用的,要是更多人用的话可以采用 B / S 架构。
        1.1连续梁桥复杂部位碰撞检测
        在施工的时候,软件的开发部门帮助 BIM 应用部门做一些模型的碰撞检测和施工的时候的模拟,在事情的前面对施工的风险进行一个预估、对设计的漏洞进行一定的优化、对施工的方案进行一定的检测。 通过一些施工管理的系统应用端,把模型的碰撞检查出来的报 告告诉给设计单位,让设计图纸更加的优化。也可以把施工过程的模拟中发现的一些个问题及时的告诉给施工单位,让他们改善善施工方案。
        1.2 连续梁桥施工质量管理
        利用了一些 BIM 模型,在施工的时候相对的的构件( 锚具、波纹管、电气设备等) 有可识别的二维码,通过这个二维码可以让构件的生产的厂家、生产的批次、合格的证号、进场的时间、检测的报告等等信息录入到一个施工管理系统,要是施工完成以后,然后再扫描二维码,将施工的方法、施工的记录、施工的人员信息、施工的监理报告等等的信息放到到 BIM 模型中,让施工的质量得到提升。


        1.3 连续梁桥施工信息储备
        为了把BIM 用到比较连续的梁桥使用的生命周期,在施工的时候中是要在以后产生的数据信息放入到施工的管理系统中,方便跟运营管理的系统进行相连。由于一些施工阶段的一些数据信息,运营和维护的单位他们可以对桥梁进行一些设备的管理、能耗的监测和安全的管理( 预计快要的损失监控和结构损伤监测)
        二、高铁建设中的BIM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BIM这个技术在铁路建设的项目开展过程目前继续还在初步的探索这个程度,国家的一部分相关工作人员目前已经在研究心得技术项目中,还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探索,这篇文章总结了高铁项目建设发展中的BIM这个技术应用出现的问题。
        2.1软件应用。我们国家BIM技术应用的比较晚,国内的一些相关经验是缺乏的,主要依靠国外的先进经验,但是对国外的相关技术的学习还需要一定的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外的软件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我国高铁的的快速发展,这就意味我们还需要继续对软件开发,目前对软件的掌握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这样才能是BIM这个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
        2.2软件整合。当前我国的BIM技术并不成熟,当如何去选择一个BIM 技术的时候, 就会考虑很多方面的原因,考虑到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同时软件里的各个项目需要不断地更新。除此之外,我国BIM技术应用 并没有出现成熟的管理系统,由于软件自身带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这样会使很多数据不能同时读取,通过一些辅助功能来转换,这里面的过程比较复杂, 会让一些数据丢失, 这就是目前软件存在的问题。
        2.3应用模式。BIM技术 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过程,但是目前看来,目前的使用知识单一的过程, 没有完全的融入, 还有一些专业人士经验的缺乏, 专业知识需要提升。
        三、总结
        高速铁路 是我们经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对高铁建设项目更加精细化的管理。BIM技术可以多为的模拟在很多不同的场景里面, 这样可以实现现代化的精细管理。 通过使用这个管理模式, 可以给高速铁路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基础。随着BIM技术 的不断快速发展, 不仅为道路和桥梁工程提供便利还为设计人员带来福音, 通过上文详细的介绍可以帮助使用人员更加了解BIM这个软件,让这个软件带来更多的便利,这个软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这也会带来铁路桥梁工程生产 新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孙成双. BIM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能力评述[J]. 工程管 理学报,2014 ( 3) : 27-31.
        [2]沈东升,王万齐. 我国铁路行业 BIM 实施路径的思考 [J].路技术创新,2016 ( 3) : 8-12.
        [3]徐骏,李安洪,刘厚强,等 . BIM 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及其风 险分析 [J] . 铁道工程学报,2014 ( 3) : 129-133.
        [4]李华良,杨绪坤,王长进,等 . 中国铁路 BIM 标准体系框 架研究 [J] . 铁路技术创新,2014 ( 2) : 12-17.
        [5]何关培. BIM和 BIM 相关软件 [J] .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 术,2010 ( 4) : 110-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