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区高速公路对近域城镇发展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6期   作者: 马胜辉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中心城市与附近城镇在发展上有一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中心城市与附近城镇在发展上有一定的功能互补性,随着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相应的也带动了近域城镇的经济发展,根据现代“退二进三”的居住条件,城市生活条件的改变都依赖于附近城镇宽阔的地域条件,中心城市和附近城镇密切的商品、资金、服务、娱乐的双向流通都对近域城镇带来了明显的辐射作用,这种辐射的特点是必须通过中心城市和附近城镇的交通干线才能得以实现,同时交通干线的形成也形成了两个区域的生产、住宅、信息交流等经济生活。
        关键词:高速公路、发展因素、影响

        一、研究背景
        高速公路具有高效的同行能力、物资的周转快、经济效益高、交通事故少、行车速度高等优点,经研究表明,在300KM的交通范围内,使用大吨位的车辆运输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经济上都可以大大的节省开支,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环境,同时也明显的带动公路周边城镇的经济发展和土地值,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明显的改变了各地区的距离。
        在相关的调查研究中发展,许多县区对穿越本地的高速公路的建设都保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因为高速公路的建设的投资大,耗费的工程、土地、资金、时间和空间都很大,同时也对人们的生产和长远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而定,必须找到平衡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关键点,充分了解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一个地区的影响才能可持续的规划和设计。
        二、研究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需要了解都市地区高速公路的发展对附近城镇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研究的方向必须避免出现明显的政策因素。对于经济水平发展的表示一般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对于城镇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统计上必定存在作者一定的技术困难,数据的可靠性也很难保证,统计的指标一般要包括人均收入、工业产值、城市化水平和财政收入,每一个地区的城镇都有其特殊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同时为了反映出城镇建通变化是因为时空变化的影响,采用的统计一般是特征值分析法,平均值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方差和编译系数一般表示离散程度,借助基于GIS的交通规划软件包建立公路网和城镇发展的信息库,以此按照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对城镇进行分组,计算经济发展的统计量再进行分析比较。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对附近城镇的经济影响,主要研究的是公路两侧1~4KM宽的带形区域内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城市发展中心和人民广场为中心,研究城市中心的经济发展对城镇发展的影响。按照一般的发展规律,交通设施的建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存在着有效递减的效果,研究表明,每年开通的高速公路对沿途的城镇经济影响都不同。
        四、都市高速公路对近域城镇影响的因素
        1、时间距离的对城镇经济的影响
        根据高速该公路开通的经验,公路交通干道的设施建设对各诚征的经济发展影响都是在高速公路开通后的若干年后才被体现出来,同时生产、生活方式的延续对空间距离性因素的影响巨大,所以研究的定位需要以城市生产中心和人民广场为中心向各城镇的交通干道延伸,根据时空距离把各城镇的调查数据分为几组,并进行经济指标和增长的研究比较。
        2、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从研究数据上来看,随着各镇远离城市中心,其人口的增长也随之递减,出除了个别的特殊原因,人口增长的变异系数变化不大,也就表明了无论向外扩展的方向怎样,越靠近城市边缘的人口增长态势就会趋于相同,由此可见,城市的向心作用很大,时空距离越小对各城镇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小,同时,影响也非常明显。


        3、工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各城市中心与近域城镇的时间距离的减小,地区工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有着明显的递增趋势,这表明了交通干道的开通使用大大缩短了各城镇至市中的出行时距,也增加了各城镇的出行可达性,从而也使各城镇接受到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辐射增加,研究表明,1990年时距在50~67分钟内城镇的工业生产总值的基数较高,另外,各区域的工业相对集中发展的建设也初见成效。
        4、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
        从人均收入的情况来看,人均收入的平均值也随之与市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对于距离市中心很远的城镇来说,变化不是很明显,城市与市中心的收入变化相对应,城市对近域城镇的作用仅相对于新区和县中心城镇。
        五、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的区别
        1、人口增长趋势比较
        高速公路有出入口限制而普通公路没有,因此,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普通一级公路的道路建设比高速公路长,而两者沿线的城镇的工业生产总值也上亿,两者的行驶速度差不多都可以高达80KM以上,而高速公路的沿线比普通一级公路要高。
        2、人口收入和整体经济收入比较
        从公路沿线的人口变化来看,高速公路沿线的1~2km范围内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而普通一级公路的沿线附近的人口增长趋势呈递增的趋势,说明,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沿线区域的生活、生产发展逐渐萧条,也可以看作为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快了城市中心对人口的引力变大,而导致了人口近城化变大,导致沿线人口增长趋势降低,沿线城镇人口的减少也导致了人口经济的降低和整体城镇经济变化降低,而导致了城市生产总值升高。
        3、工业发展趋势
        从公路沿线的工业发展趋势来看,普通一级公路沿线的工业发展比高速公路沿线的工业发展更加快速,并且存在着明显的优势,这说明了普通一级公路给沿线的工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实际的、稳定的。而对促进城镇企业的发展也比较快,同时普通工业在一级公路沿线的分布也比较均匀,相对于高速公路来说沿线的工业分布和发展就比较迟钝,附近城镇的发展也比较缓慢。
        4、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相对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分别计算了普通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年人均收入和工业产值增长的变异系数,可知普通一级公路沿线城镇的变异系数要远高于高速巩固的沿线城镇,其两者沿线城镇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不平衡,而同样交通条件的普通一级公路的沿线城镇的发展也有差异,因此,公路建设作为鼓励农村发展的手段,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来平衡发展,容易导致普通一级公路带型工业发展,同时,由于高速攻入的穿越建设,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进出口城镇的经济发展,所以,高速公路建设是为了鼓励城镇的发展,普通一级公路的发展是为了综合沿线工业和城镇的发展问题。
        5、修建顺序对公路发展的影响
        从各公路开通不同时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来看,公路修建时序和通车时序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在同样背景的发展情况下,先通车的高速公路和后通车的高速公路对沿线的城镇经济影响都不同,早通车的高速公路对沿线各城镇的经济促进作用较大,即使分析时不考虑各区县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因素也可以得出早通车的高速公路对沿线城镇经济促进较快的结论,并且越晚建设的高速公路对沿线的城镇经济影响越小。
        六、总结
        由此得出结论,高速公路的建设存在边际效果递减的规律,随着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建设,进出口对附近城镇的经济促进较大,而沿线的城镇经济和人口的变化都呈递减的趋势,从实际情况来看,建设高速公路是为了为沿线城镇争取较好的交通条件,而为工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区域基础,但在先后建设的高速公路作用下也会造成经济效益递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俊中.高速公路提高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反思探索[J].中国市场,2020(08):65-66.
[2]许淑焕.新常态下高速公路运输经济的转型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08):105.
[3]李才.推动我国县域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4):240.
[4]潘海啸,粟亚娟.都市区高速公路对近域城镇发展影响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0(05):44-50+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