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78219850124XXXX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建筑工程的类型也逐渐增加,然而在建筑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损失已经从根本上违背了建筑企业本身的意愿,不仅给建筑企业自身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阻碍了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所以,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成为了我国建筑企业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当下对于环保的要求,如何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是当下建设行业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提升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希望能够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标准化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措施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十分的明显,绿色建筑更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任务。但是在实际的建设管理时期,其仍旧会存在比较繁杂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国内建筑工程项目在构建时会显现出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筑垃圾量持续化的递增,其在光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层面所占据的比例数值也会比较大。建筑活动会损耗比较多的自然资源,其和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相背弃,对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高度注重绿色工程管理理念的使用,尽可能的提升项目管理的绿色水平。
1绿色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
1.1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一些较为权威的法律法规,建筑企业内部也颁发了一系列绿色建筑建设规定,但是这些法律法规比较零散,还没有形成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而且大多数建筑企业都是只将管理规定放到施工过程中,流于形式,很少将其放到其他施工环节中,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的管理效益和项目安全技术水平,但是也仅仅是针对于施工环节,其并没有按照建筑项目的内部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总体而言,当前许多建筑企业的绿色标准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关于绿色建筑的政策尚未落实,使得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1.2健全完善的评估系统尚未建立
对于建筑项目的施工,需要严格地按照一系列标准条件对施工的环境、材料准备情况、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评估。在这些准备工作的推行中,能够加强对建筑施工情况的监督管理,为工程实施的安全性做出保障。同时,在评估过程中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地找出已有施工条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在降低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存有的安全隐患的同时,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但是在我国的绿色建筑工程施工中,这一方面的评估体系并未建立完善。对于较为复杂的绿色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完善的评估体制的缺乏会增加施工难度,施工质量及完成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这样的情况也进一步限制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深入发展。
1.3日常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综合管理能力相对较低
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为了有效推动绿色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应针对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便为工作人员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绿色工程的相关评价体系相对较为匮乏,部分现行管理制度仅适用于民宅与公共住宅等简单结构的建筑,对于建筑结构复杂的建筑物,其往往缺乏适用性,从而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合理进行,对管理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措施
2.1实现设施的标准化
实现建筑的绿色工程管理就是让施工企业按照相应的标准引进相应的施工设备,这些设备首先要能够安全、环保的使用,然后就是要便于安装和能够重复使用。
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在施工现场安装监控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远程监控,以便于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另外,加强施工队伍的绿色施工理念培训也是实现绿色建筑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要通过培训或者讲座的方式提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绿色施工理念。
2.2法律政策体系的完善
对于当前绿色建筑相关法律体系的缺失,在完善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对整个建筑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其次在绿色建筑项目管理中将相关的市场准入、运营与管理等各方面内容融入其中;第三,在节能评估、绿色建筑评定等相关标准方面需进一步明确,对于符合绿色建筑资格的可采取授予绿色建筑标志的方式。另外,在执法力度方面应不断加强,对于与建筑绿色技术标准、能耗标准、质量标准等相背离的建设单位应给予相应的惩处措施,确保各项标准能够落实到位。而对于激励措施不完善问题,可考虑给予绿色建筑施工单位相应的补贴与其他优惠政策。
2.3完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我国地域辽阔,跨度范围比较大,不同地区的自身经济条件和环境状况均有差异,确定绿色建筑的标准也应该不尽相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适合各自区域的经济、自然、气候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并随着时代变换,结合当前的世界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对评估体系进行实时更新,通过与国际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进行比较,取长补短,选择适宜本国发展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以适应绿色建筑发展的需求;对于不同功能的建筑类型,其评估体系的评判关键点是不一样的,不能都用同一套指标来进行评价,应当结合建筑的特点和使用需要,对同一评价指标设定不同的权重系数,以此来评价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性;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要体现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产出物的运营维护以及最终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不能只重设计而轻运营,各个阶段都要做到绿色、节能的理念,使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最好;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要加强对定量指标的研究和应用,在每项绿色建筑的生命周期内,都要不断收集各项数据,通过对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和使用,评价项目的绿色性。
2.4加强监管力度
科学有效的监督监管对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其某些行为和建设的指标与规范要求的不符合,就要及时干预,及时发现问题,加大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力度,避免后续出现更大的事故。可以调集具有绿色建筑工程建设技术的人员成立监管小组,实时监管施工的各个阶段,确保工程的安全符合要求。要强化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查,一方面施工单位要自行进行检查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有专门的外部人员依据统一的工程质量规范对其进行检查,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结语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对于城市而言,通过此类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可以进一步扼制建筑工程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干预,有利于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与环境友好政策的落实。在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上,现阶段,困扰管理综合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素养、管理制度以及监管体系等三个方面,因此,为了有效推动管理能力的优化,相关部门应从上述三点入手,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便有效实现管理效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周超.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问题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6):232.
[2]张晨红.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244.
[3]胡彩彬.浅析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创新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4).
[4]杨丹.刍议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智能城市,2017(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