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高效课堂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肖明
[导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落实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初中教育机构正在沿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进行高效课堂的建设发展工作,其最终目的就在于有效的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从现实的角度分析,高效课堂与素质教育之间有着诸多契合点,有效的构建出高效课堂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及成效,同时还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规范性,满足素质教育计划对于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本

肖明    淳化县固贤镇初级中学  陕西  咸阳  711207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落实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初中教育机构正在沿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进行高效课堂的建设发展工作,其最终目的就在于有效的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从现实的角度分析,高效课堂与素质教育之间有着诸多契合点,有效的构建出高效课堂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及成效,同时还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规范性,满足素质教育计划对于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就寻求高效课堂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素质教育;改革;初中;契合点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1-289-01

        随着我国初中教职人员对于高效课堂与素质教育契合点研究的不断深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发现,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事业的未来必然发展走向,而在这种大环境下,只有构建出高效课堂才能够保证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而为此,需要从革新教学理念,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目标当中;重视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优化革新教学评价模式,重视对于学生能力方面的评价。
        一、优化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设置教育目标
        对于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不仅是构建高效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目标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保证下一阶段高效课堂构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保障性措施。只有保证教育教学理念的适用性,才能够有效的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以及科学文化素养。基于这一情况,首先,初中教师在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权,保证学生在课上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素养为最终教学目标,并对教学目标进行分阶段处理,设置出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之后依照这一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以及复习习惯作为短期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的所有良好学习习惯作为长期教学目标。并依照实际情况规定教学目标实现的时长。
        二、重视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加的注重教学结果,这些教师会以提升学生的科目学习成绩为最终教学目标,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效课堂构建工作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必须要重视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体验感。


而导学式教学模式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从而本质上来讲到学教学属于让学生全面了知识中心的过程,其主要强调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各项能力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师在实际进行导学教学期间不仅要准确有效的告知学生各项知识的核心内容以及学习技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的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积极面对各项学习困难,不畏学习的艰苦,刻苦且高效的进行各项知识点的学习。通常情况下,学生的素质水平与其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成正比关系,当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其自然而言的就会感知到学习的乐趣以及重要性,并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进行各项学习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计划,进而使得高效课堂构建工作以及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质量都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创新教学评价模式,重视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计划实施成效阶段性审查的一项关键工作,同时也是构建高效课堂极为关键的一步,只有在科学合理且适用的教学评价模式下,教师才能够全面的了解到自身阶段性教学成效,并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调整,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以及素质教育的成效。基于这一情况,首先,初中教师在实际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严禁只依照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定段,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或者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当中审查每一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对于新知识点的学习效率,之后在结合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明确学生的优势以及劣势所在。其次,在实际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坚定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在增强学生对于教师信任感的同时,有效的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目标。最后,初中教师必须要尽可能的找出学生的优势所在,对学生进行正向评价,严禁单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批评式教育,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很难全面的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各项活动,而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当中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评价结果的精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应运而生,该种教育主要强调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而构建出高效课堂是保证素质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只有在高效课堂下才能够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能够得到快速且全面的提升。基于这一情况,初中教师在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将工作重心放到寻求高效课堂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研究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保证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效课堂的建设目标能够得以实现,进而不断的提升教育教学的成效,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红顺.2018年中小学课改风向标——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六大新视域[J].教师教育论坛.2018(04).
[2]龙宝新,张立昌.我国当前高效课堂改革模式的特点与隐患透视——来自陕西课改一线的报告[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03).
[3]赵煜璇.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