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黄永香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黄永香
[导读] 从新课改后,各个学科都比较重视学以致用。地图是地理的一种新的语言,它比文字更能表达地理的内涵。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掌握读图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地理的真正意义,我们不能再将学习停留在考试这个初级阶段,我们更多的需要将我们学的东西转化到生活中去,帮我们解决生活问题。高中地理一定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黄永香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中学  四川  阿坝  624200
【摘要】从新课改后,各个学科都比较重视学以致用。地图是地理的一种新的语言,它比文字更能表达地理的内涵。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掌握读图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地理的真正意义,我们不能再将学习停留在考试这个初级阶段,我们更多的需要将我们学的东西转化到生活中去,帮我们解决生活问题。高中地理一定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图;地理教学;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81-01

        地图对于学生学习地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一方面,地图的出现使得原本乏味冗长的文字有了新的解读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有趣的学习工具,另一方面,地图的存在又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便于日后的巩固和扎实掌握。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地理学科中的各种地图所蕴含的意义,对图表进行解读,对于日常地理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地图对于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纵观国内大多数地理课堂,对地图的重视程度尚未达到一定高度,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1、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足。
        我国大部分学校所使用的课本仍然以文字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习惯于通过文字表述的形式将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且,为了应付考试,有些学生通常会将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整理成知识点,字句不差地背诵或熟读下来。这就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考量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真正意味和道理,无法完全掌握所学知识。
        2、师生对地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今天,很多教师对于利用地图来传授地理知识都抱着一种观望的心态,认为只有通过背诵、熟读才能够掌握,至于学生是否能够完全理解,这就看学生自身的能力了。这也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地图部分的讲解过于简洁,学生也因书本的文字部分过于冗长而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途径
        1、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读图兴趣
        对于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教学来说,教师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入手,只有让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读图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对于地理读图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进而使得自身的读图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的方法,学会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中的地图应用实例来引入读图教学资源,以此来让学生深切地感知到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进而能够拉近学生与地图学习的距离,引导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去观察和探索身边的地理图像与现象。
        2、注重读图技能教学,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现阶段大多数的高中地理教师都过于侧重地理基础知识的讲解,因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在进行地理图像试题解析时,往往会因为缺乏相应的读图技巧而无从下手。


此外,还有多数学生由于自身读图能力不佳,所以难以发现隐藏在地理图像中的深层知识,致使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就要加强对于学生读图技能的教学。因此,针对这一现象,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注重读图技能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正确步骤和基础技能,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掌握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个地图要素的学习技巧,确保学生能够以科学分析为前提进行看图练习。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和使用地图的能力,可以将不同地域的地理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上的地理符号、地理要素和地理面貌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地理事物所展现的地理特征和制约关系。
        3、课堂教学中注重读图
        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读题能力的基础,高中阶段虽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读图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他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依靠学生盲目的自主学习,而是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在正确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够更加高效的读图、解图。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多看图。很多学生对地理教材中的图片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因为读不懂就不感兴趣,因为不感兴趣就更加不愿意去钻研,慢慢地就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多看图并不是盲目地强制学生去看图,要从教学过程中顺其自然的带入图片分析。比如,教材配套的地图册等就是非常良好的地理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讲到某一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地图册中的资源做到图记于心,字融于图,将文字与图片进行有效的融合。
        除了要多看图,还要结合地图进行教学,将教材中配有的插图、图标、地图等都高效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学会从地图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再者,学生学会了看图还要知道怎样画图,让学生试着多画图,从简单到复杂,在画图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图片信息。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试着讲评图标,借助课前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解一些自己拿手的图片,在不断分享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读图的成就。
        4、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
        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模式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下,地理教学始终是围绕教材进行,并没有联系实际生活,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知识仅停留在脑海里,而不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与生活一直处于分离的状态。《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同样也是如此,从课本上学习的内容最终必须应用于具体的生活中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中我们能够识图的机会也是非常多的,小到公园指示图、导航图等,都与我们的读图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从这一方面讲,我们的读图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是非常必要的。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必须正视读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明确学生读图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中给学生展现读图能力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应对课堂知识的学习,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学科素养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赵家豹.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 陈 文.“图”有万千  心有千“壑”——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