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实践研究 尤青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尤青
[导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挑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核心,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目标。因此,本文将结合化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景的实践进行阐述,通过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索机会,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尤青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四川  南充  637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挑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核心,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目标。因此,本文将结合化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景的实践进行阐述,通过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索机会,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情境; 存在问题;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14-01

        化学学科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学科,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使用生活化的内容来构建课堂的情境,能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致,降低化学课程的难度,实现教学效能的提升。所以,在实际进行化学知识的讲解中,教师注重生活元素的引入,能够有效变革传统呆板的教学形式,实现高效课堂的生成。
        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概念
        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化学知识点与生活化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我国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是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故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点理解更为透彻的同时,还能准确地将学习的知识点应用到生活中。故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情境,设定生活化场景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知识的内容与设定教学目标,筛选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点,将化学知识点与生活建立起相关的联系,为学生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 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化学教学中,都普遍存在教学方式落后的现象,具体体现在,教师为了能够在有效课堂时间内讲解重点内容,通常习惯通过制定教学目标,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展开教学,并且讲解的内容也大多与应试知识和应试技巧有关,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知识的运用。加上高中生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课程安排紧凑,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产生疲倦心理,并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迎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将化学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方式单一
        纵观我国当前化学教学现状可以看出,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在课程讲解完毕后,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解,通常通过课后布置大量习题为学生施加压力。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导致一部分学生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这一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教学过于墨守成规,没有将生活与学习相结合,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利于调动学生兴趣。



        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1、利用故事制作悬念创设生活化情景
        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众多的学习任务让高中生的压力逐步增加,导致课堂学习氛围沉重,学生压力过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故事创作,在课堂中设定悬念类生活化情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更为积极,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此外,悬疑设置能够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也得到充分调动,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出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
        2、基于生活现象,启发化学思维
        依据生活当中的现象,进行课堂情境的创建,对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实现生活化化学知识讲解的关键。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将化学思维与生活的思维相整合,能够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理解背后的化学理论,从而掌握透过现象探索本质的能力,将化学与生活进行有效的勾连。
        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讲解中,教师就可以基于生活当中的现象,向学生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在生活中能够看到,久置的苹果表面会出现褐色,苹果也会表现出虚、扁等现象,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两个苹果,一个是完好的苹果,一个是久置的苹果,并向学生提出“两个苹果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苹果会出现这些区别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索,让学生在探究原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分析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从而完成由生活现象启发化学思维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利用问题的形式,也能够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进行思考,自主探求化学理论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显而易见,在化学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生活现象形成原因的过程中,实现化学思维的启发。
        3、结合生活热点创设教学情境
        除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之外,还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在食品领域,添加剂问题始终受到广泛关注,在课堂教学中,便可以结合最新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新闻,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添加剂的化学成分、可能存在的风险等等,判断这种添加剂是否可靠安全。再比如,还可以结合卫星发射等热点事件来构建教学情境。从目前实际来讲,我国近些年卫星发射数量很多,每年都有很多卫星发射任务。因此,就可以引入卫星发射的案例,从火箭燃料、卫星材料等方面,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形,从中对相关化学材料、化学燃料的性质、原理等化学知识做出讲解,让学生可以对这些知识为形成有效的认识。
        4、多开展化学小实验
        化学小实验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以多开展化学小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从而对化学生活化教学进行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地说,高中化学教师在现实情况中需要树立较为轻松的实验氛围,进而消除学生的抵触感,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对他们日常生活中往往能够接触到的资源进行利用,从而开展实验。例如,在容器内倒醋后,再投入白葡萄酒就可以闻到很香的气味,这就是一种化学现象。总而言之,如果能够将化学实验贴近生活,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积极的探索化学知识。
        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具备多方面的积极价值,能够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进步。在具体实践中,就可以从生活琐事、生活热点以及反常现象这些方面出发,灵活创设教学情境,辅助化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蒲慧明.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J].甘肃教育,2017(5):118-118.
[2]胡国军.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625(05):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