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之创新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   作者:黎霖霖
[导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强调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在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体验和学习方式中,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学习中感受快乐,从中培养学习兴趣。

黎霖霖    广西岑溪市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强调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在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体验和学习方式中,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学习中感受快乐,从中培养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08-01

        教育课程计划中,对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的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其间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能力,以及爱国主要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能使音乐教育以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心理,使之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发展身心潜能;还能通过爱国主义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加速德育内化过程这就是育德于乐。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就能运用运用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引导学生始终在形象的感染中进行抽象的思考;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不仅提高了感受力和理解力,而且丰富了想象力,这就是寓智于乐。探索音乐与健美相融,把音乐、舞蹈与形体相融,这就是寓体于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思考实施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是改变音乐教育现状的极好机遇。首先,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练习,而且是扎扎实实地练习,才能达到“双基”要求。根据已经总结的教学经验和现行音乐教材的特点,要在识谱和听音两个环节中,把增强想信心,提高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把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和课本歌曲、课外补充歌曲结合起来。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系统性很强,不仅练习内容和唱歌欣赏有机结合,这种前有孕伏,后有发展的配置,显示了编写人员的匠心,千万不可忽略。鉴于以上种种教学任务及要求,我在平时的一些的教学活动中总结了行之有效的能使学生感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种方法。
        1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谱兴趣
        识谱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式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好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用芭蕾舞的八种手位来唱音阶,这样学生既能记住音阶的实际意义,又活动了身体,愉悦了心情是个不错的练习。还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区别及联系都编了儿歌,这样学生记得牢,会应用。


在学习休止符时,为了区别各休止符的长短,用不同的图画来表示。例如:在表示全休止符时,画一个躺着休息的人,告诉学生和全音符时值一样,休息四拍,时休止符里休息最长的,因此,用躺着休息的人来表示。以最形象直观的形式来告诉学生他们之间的区别。这种儿歌的学习方式,学生既动手又动脚,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中进行有趣的歌唱及表演
        在学唱歌曲使,我会先找来教学挂图,让学生说说画中有什么,用优美的语言形容他并表达自己对图的理解,由教师总结引出歌词。这样就利用了学生的形象记忆可以轻松记住大部分歌词。然后拍打这首歌的节奏,让学生试着打节奏添词 ,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解决了教学中易出错的难点问题。教授旋律时,教师哼唱旋律,让学生按音的高低起伏画“心电图”,这样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形象的让学生了解了旋律走向,轻松学会这首歌。最终达到对这首歌永远不忘。引导学生边唱歌边表演,因为表演与音乐史紧密联系的,表演时教学中备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的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着用自己经历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的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运用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秀兰.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创新[J].全文版:教育科学,2015(1).
[2]曹淑贤.新课标背景下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尝试[J].人间,2015(35):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