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萍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07-01
根据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也才能更好的提高语文素养。
夸孩子即赏识孩子。赏识孩子就是站在这个起点给学生一份信任、尊重和理解。赏识教育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也树立学生的自信。教师要善于拿起赏识这把“金钥匙”,通过表扬、激励等赏识教育的手段,肯定优点、长处,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所以,我们有必要赏识每一位学生,多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哪怕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或一个大拇指,都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要坚持以正强化为主:表扬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到愉快,受到鼓舞。肯定和表扬学生的正确行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内心达到的那份自信,就会获得心智一心的成功!
儿童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小学阶段正好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利时期,如果不把握好这个教育的契机,学生日后所面对的困难将束手无策,甚至会逃避。为此,我通过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心。
1.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赏识教育的合理运用。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该从课堂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被赏识的氛围,让他们在受到赏识的同时,树立起自信心。教学过程中,我尤为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我会抓住课堂上的每一次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恰当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一视同仁的爱,从而树立更强的自信心。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只要学生回答对了,我都会给他们投去欣喜的目光,并给予表扬,这一类学生说明他们已经理解并内化了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回答的只沾了一点边,对这类学生我还是先肯定他们的答案,继而我会表扬他们积极动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点拨,还有的学生回答得不正确,首先我会否定他们的答案,接着我会引导他们正确说出答案,同时,对于他们能在老师的启发下,找到答案,我会愈加赞赏,我认为,虽然他们是最后找到答案的人,但他们也是进步最大的,通过这个问题,我要让学生明白道理的同时,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2.在赏识教育中让学生认识自己。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因此,在每一个环节中,我都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 上课时,我对敢于发言的学生,特别是有独特见解,甚至敢于对老师的观点提出疑问的学生,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加赞赏。对没有回答上来的,我也从不训斥,等其他同学回答差不多的时候,我再叫刚才这名同学补充,他一定能回答出来,不会让他带着任何遗憾坐下,让他们尝试成功的滋味。特别是学困生,也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看到他们的可塑性,因势利导。通过赏识教育去感动学生,让学生认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这远比教师长篇大论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3、在赏识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能力的发挥。
通过赏识教育,激励学生自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学生,会因为找不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与价值而迷惘。而失去创造的动力。由此可见,责任感多么重要。如何在赏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我指导学生从小事做起,注意因材施教。比如说,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班级管理之中,对成绩不够理想,但劳动积极的学生,我安排他担任班里的劳动卫生委员,负责检查督促每天的值日工作;对体育好的学生,我安排他担任班里的体育委员,负责每天的课间操及体育课的整队工作等等。在具体工作中,让他们建立起与集体的密切联系,使他们感到自己对别人是有用处的,自己在集体中是缺一不可的,作为班级中的成员,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共同维护班级的利益。赏识教育不仅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还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而且更能张扬其健康的个性。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但他们最后的成就都会大相径庭。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赏,因而不能对教育进行一刀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必须肯定,协调全面发展,从而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以引导为主,促使学生探索,一步步提高认识,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思想感情不断的升华,我相信孩子们会在我的指引下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更应该把“赏识教育”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氛围。因此作为老师要学会欣赏,正确引导,使学生施展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4、在赏识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赏识教育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激发学生大胆创新。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只局限于沉闷的、死板的读与解决课后问题中,而要把知识拓展开, 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想出不同的解答方法,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在自己的发现与收获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在兴趣中思考,在赏识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创新。课堂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尤其在科技一日千里的今天,更需要具有探索、创新能力的人。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让我们夸出更多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