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分析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汪念
[导读] 摘要:在高层建筑中,地下室不仅有着实际建筑用途,同时也是建筑主体的关键基础,因此需要能格外的注意地下室部分后浇带结构的建造,避免由于后浇带施工问题而影响到项目整体质量。
        杭州程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在高层建筑中,地下室不仅有着实际建筑用途,同时也是建筑主体的关键基础,因此需要能格外的注意地下室部分后浇带结构的建造,避免由于后浇带施工问题而影响到项目整体质量。在高层建筑建造高度提升、施工难度增大的背景下,也就更需要建造人员强化后浇带方面的建造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
        一、后浇带的概念
        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结构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就是后浇带。在地下室结构中运用后浇带设置,能够有效保障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地下室的整体质量,避免发生裂缝问题。地下室是基础工程中的一部分,其对于整个建筑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要注重对地下室荷载能力的提升,而采用后浇带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后浇带的应用使得地下室的整体承载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而保障了建筑的稳定。由于后浇带设置具有如此多的优点,在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被广泛的应用,以延长建筑地下室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的耐久性。
        二、当前高层建筑当中后浇带的主要作用
        2.1避免温度收缩对建筑物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的浇注施工操作会伴有温度的剧烈变化,使浇注部分的温度发生剧烈的提升,而温度方面变化幅度巨大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出现收缩性的裂缝,对相应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致命影响。这也就需要项目建造单位能处理温度收缩给建筑结构造成的影响,保证建筑物的各方面质量。在当前建筑领域对这种收缩类型裂缝进行处理的阶段中,常会采用后浇带处理方式,通过该建筑结构的运用,就能为混凝土浇注施工留下较为充裕的空间,避免了混凝土施工期间收缩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对混凝土裂缝进行高效的控制。
        2.2避免沉降差影响
        受到现代高层建筑建造材料特点的影响,在项目实际建造中会出现非均匀性的建筑结构沉降,一旦这种沉降发生则将会对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导致建筑主题的某些主体中出现裂痕。在提升高层建筑安全性的阶段中,避免沉降差造成的损失也就成了施工的关键点。而在当代建造技术变革完善之下,出现了后浇带类型的施工技术,通过后浇带结构的运用,减小非均匀性沉降所造成的各种影响。
        在运用后浇带技术进行高层主体建造施工的时候,会将整工程划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分阶段施工,当项目主体结构建造工作完成之后,对于建筑中沉降量较大的部分进行专项施工,也就是对发生沉降的位置采取混凝土材料浇筑处理,使项目主体能具有良好的完整性以及质量。
        另外,在完全落实后浇带结构建造的时候,要能考虑到不同建筑结构的特点,在浇筑施工阶段中针对各个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精准计算,处理好建筑结构沉降导致的附加内力差值的问题,在对建筑结构沉降差进行科学评估调整下保证整个建筑的质量。
        三、实例分析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浇带设置与施工工艺
        3.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的总面积为27715.3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25123平方米,地下室建筑工程的施工面积为2582.6平方米。其中在工程施工中地下室结构为1层,整个建筑高层为66.9米,其地上建筑层数为18层。在本工程施工建设中,地下工程的施工是以60厘米的高强度混凝土为主,壁板结构为30厘米C40的抗渗混凝土。地下室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底板、侧墙以及顶板结构上都设置了横、纵两道后浇带,整个后浇带的宽度为1000mm,其整个工程施工结构的主要特征在于钢筋布置密集,因此工程后浇带施工难度较大。在本工程施工当中,整个工程施工技术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3.2后浇带设置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建筑工程中,要保障建筑的稳定性,就要对地下室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解决地下室裂缝和渗漏等问题。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采用后浇带设置,利用后浇带来加强建筑工程的强度,从而使得地下室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后浇带设置的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按照具体的设置要求进行设置工作,遵循一定的施工原则,使得建筑工程具有较强的抗防性。

混凝土是建筑地下室施工常用的材料,其有着一定特性,而且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很容易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这会引起地下室渗漏现象,在进行后浇带设置时,一定要防止裂缝出现,做好预设工作,还要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做好填充缝的预留工作,这样才能防止伸缩裂缝的出现。
        3.3后浇带的施工
        3.3.1模板支设。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注施工层段支设模板(钢丝网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3.3.2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
        (1)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混凝土浇注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注厚度较大造成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导致尺寸偏差。(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注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注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的严重流失,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Φ50mm振捣器时间距≮40cm;采用Φ70mm振捣器时间距≮50cm。
        3.3.3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1)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用压力水冲洗,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2)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3)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用水和空气)清理表面。
        3.3.4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1)对于底板后浇带,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2)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处用砂浆做出宽5cm、高5~10cm的挡水带。(3)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四周设临时栏杆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4)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浇筑前应进行钢筋除锈,清除浮浆、碎石等杂物,并冲洗干净。
        3.3.5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1)浇注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2)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以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用膨胀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宜掺入早强减水剂,且应认真配制,精心振捣。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膨胀剂的称量要由专人负责。所用膨胀剂和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适当延长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以使混凝土搅拌均匀。
        3.4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
        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被应用于建筑地下室中尤为重要,在建筑地下室之所以采用这种施工技术,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障建筑混凝土的完整性,以提升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的整体质量。但是这种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其要求也相对较高,为了能够将这一施工技术有效的应用于建筑工程地下室中,就需要相关专业人士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的质量。
        四、结语
        总之,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以及标准的要求进行后浇带的设计以及施工工作,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后浇带在解决结构沉降差异以及减小温度收缩的积极作用,才能真正意义上不断提升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技术整体性以及安全性水平,最终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雷.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07):24-25.
        [2]贾勇.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江西建材,2017(01):73+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