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效果的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郑秀梅
[导读] 摘要:介绍了铁路运输部门在安全管理上的一些方式方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和指导性的建议。
        淮北矿业集团铁路运输处  安徽淮北  235025
        摘要:介绍了铁路运输部门在安全管理上的一些方式方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和指导性的建议。同时结合工作的实际,在原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安全管理手段的创新,以求进一步筑牢员工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意识。通过安全管理的效果分析和研究,力争寻求和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效果
        引言:
        安全管理工作是各行各业的重中之重,对铁路运输部门也是如此。在日常工作中,保障铁路运输过程中的人、物、环的安全,则是主要的目标和终极要求,也是铁运输工作和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如何从员工的思想意识、理念培养入手,对人的行为进行安全风险预控,以保障人在铁路运输环境及人与人、人对物的一系列连锁的安全管控则是根本目标。
        一、安全理念的灌输
        1.强化安全教育。为了使铁路运输员工树立强有力的安全意识,让学习培训教育的效果实实在在的突显,要根据设岗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的排定。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组织收看安全教育类的视频等,让员工增强抓安全、做安全、要安全的责任意识和理念培养。充分利用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政治学习会等时机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切实增强其安全意识。把“安全100分”作为安全培训效果的刚性评价标准。如对岗位安全操作和安全行为的要求必须做到“100分”,少1分也不行,少了就不能过关和上岗,直到满分为止。这是杜邦公司常年保持最好安全绩效的法宝之一,非常值得借鉴。但评价的标准和内容必须有针对性,包括岗位的针对性、评价要素的针对性、内容的针对性,不能什么都要职工牢记,搞成背书大赛,要通过“训练”把文字条款变为员工的行为习惯,习惯了才成自然。
        2.选树安全榜样。积极营造人人知安全、讲安全的深厚氛围,通过选树安全典型,发挥典型人物的辐射和激励作用,起到让一部人带动另一部人安全行为的示范作用。在典型选取上要注意选取对象在安全责任意识、安全风险意识、安全防范技能及安全学习、安全创新方面所作出的积极的贡献,通过榜样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带领身边的职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能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还要能及时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改善措施降低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
        3.共筑安全防线。根据铁路运输的实际工作,保障全体员工的安全则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故在原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展安全结对共建活动,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进行安全包保,构建起一级包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包保网络,实现整个安全工作的共建共创。通过结对共建,打破原有的包保制度,在形式和内容上进一步进行延伸,细化和固化,切实让安全包保落到实处,形成人人同心、共筑安全生产的氛围。坚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不动摇,打牢安全基础。对照国家安监总局下发的新《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制定实施方案,认真开展自查,并将其纳入日常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实现过程达标、动态达标,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夯实安全基础。
        二、安全行为的实现
        1.严把现场安全动态管控关。人是安全管理的主体,既是安全保护的对象,也是难以管理的危险源。因此,要严把现场安全不放心人的关口。进入现场前,就要了解并掌握不安全人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关注。加强人员安全履责意识,密切注意作业人员的思想、情绪和身体状况,及时调解各种不良情绪。设备、系统和环境等物理隐患是“定时炸弹”,必须及时排除,以免后患。由于设计不合理、工程和制造质量、使用维护不当、自然劣化等因素,现场的设备、设施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性能劣化和失效等缺陷;由于一些缺陷一开始并不会突显出来,往往被忽视,若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就会成为安全隐患,演化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事故。所以,要严把工具和设备检查关。坚持在进入现场前、中、后对工具及设备进行检查。如试验周期、使用状态等,将不合格品隔绝在操作现场之外。其次要严把操作现场安全检查关。

各项操作开始前,主责必须与作业人员一起认真进行现场设备核对,严格履行规定,严禁随意使用不合格设备。最后要严把交接班制度关。全面了解人员在岗和设备运行状况,进一步严格交接班流程,班组长参与交接班的全部过程,做到交接过程全面、细致,并保存好交接班记录资料。
        2.不定期开展专项安全行动。在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重要时段(岁末年初、低温雨雪大雾等),要及时召开安全工作部署会,深入学习应对,深度剖析安全生产风险点,全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印发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制定责任清单,对照责任清单,采取领导联系点工作制度,由分管领导带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行动。安全专项行动结束后要及时召开安全生产分析总结会,到事到人通报安全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人员、整改措施和期限,实现闭合管理。
        三、安全过程的管控
        1.加大安全监督力度。把打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纳入日常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打好“持久战”和“攻坚战”。充分发挥巡视巡察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围绕路外事故预防,调车安全、不良线路治理,雨季“三防”等重大安全风险防控等重点安全工作,“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工作部署要求,严肃查处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虚假应付等突出问题,用问责促进担当,以行动展示决心。加强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突发事件发生时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启动应急处置方案,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提高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2.强化安全动态检查。安全生产大检查不能走马观花,不能只传达文件做表面形式,查到问题不能只知道“官僚”的“罚牌”,而是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上下同心找准隐患,制定措施,解决问题。若上下敌对,“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检查如防“鬼子进村”,有问题也发现不了则更难解决。居安思危,有备无患。针对重点和关键环节,重点检查铁路运输组织、易燃、易爆、危险品及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情况(消防器材、应急备品、应急预案等应急准备等),检查组督促全面排查整治情况,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保证安全运输,消除潜在隐患,这是共同的追求,也是份内之责。特别是在当前复工复产之际,每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扛起时代责任,切实守护安全底线,营造和谐有序的经济复苏氛围。
        四、安全奖惩的落实
        任何管理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一个好的奖惩机制作为管理的落地手段,都是纸上谈兵、昙花一现,在安全管理上同样适用,制定出细致的奖惩机制,激励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安全管理中的激励,是指管理者认识和理解员工内在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是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与激励手段,严格过程考核,定期对安全效果进行数字化和量化的呈现,对于实现安全生产,提升安全管理效果尤为重要。
        结语:
        作为铁路运输行业,要想顺应潮流,演好自己的角色,提升安全管理的效果,在新形势下离不开方式方法的创新,离不开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和促进自主保安意识的培养。只有创新意识,树立品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企业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通过逐渐形成铁运安全管理体系,使安全管理效果最大化、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曲震霆.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年金信息安全管理问题与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9,39(01):148-152.
        [2]仲晓建.高校车队安全管理的制度构建[J].经贸实践,2019(01):241-242.
        [3]聂强兵.安全管理中安全理念述论[J].低碳世界,2019,9(01):306-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