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68319930619XXXX
摘要: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给整个土木工程行业提岀了极高的发展要求,也促进了土木工程建设在规模和复杂度方面的增加,导致土木工程风险发生概率不断上升。招投标是土木工程开端部分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在工程风险管理当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否做好招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整体的风险防控效果。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资金量较大,同时耗费的时间较长,假如不把招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纳入到重要的管理体系,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企业效益。文章着重就土木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
1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的类型
1.1环境风险
工程项目招标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市场风险等。自然风险表现为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招标工程项目的人员及财产损失;社会风险表现为社会突发事件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招标过程推进缓慢甚至无法推进;市场风险表现为货币利率变化及招标项目当时周围的经济形势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中标单位放弃中标或者招标工程项目因资金问题而宣布结束的结果;环境风险均属于不可抗力的风险,风险一旦发生,便会导致招标人、投标人的时间成本及招投标费用的成本增加。
1.2招标决策风险
招标决策主要包括招标方式的选择、承包方式的选择、投标人资质的设定、评标方法的选择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等,而招标决策风险往往就存在于这些方式的选择及清单编制过程中。
1.2.1招标方式的选择风险
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这两种招标方式在招标范围、招标程序等方面各不相同,存在各自的优点及不同的风险。公开招标是工程项目常用的招标方式,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最大限度内选择承包企业,竞争性更强,择优率更高。但由于招标人选择的范围广和投标人实力的参差不齐,公开招标面临工作量大、费用高、耗时长、评标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而通过邀请招标,招标人可以相对减少公开招标所面临的风险,但由于限制了竞争范围,业主可能错失获得报价更低、技术更具竞争力的潜在承包企业的机会。
1.2.2承包方式的选择风险
承包方式主要包括单价包干和总价包干。单价包干有利于招标人对工程项目整体、变更或新增项目的结算管理。但一旦工程量发生重大改变时,投标人的不平衡报价将导致“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结果,从而增大招标人的投资风险。而总价包干则相反,它有利于招标人更好地控制投资成本,但存在工程设计变更结算困难等风险。
1.2.3投标人资质的设定风险
在招标阶段,投标人资质的设定决定了潜在投标人参加工程项目投标的门槛,也直接影响到日后中标承包单位施工的专业素质,但盲目提高投标人投标的资质,排斥部分潜在投标人,容易受到潜在投标人的投诉质疑,从而使招标阶段增加了项目的时间成本。
1.2.4评标方法的选择风险
工程项目招标常用的评标方法有经济标评标法、综合评估法、二阶段评标法等。评标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招标评审的效果。依赖经济指标选定承包单位,虽促进投标人之间的竞争,实现了招标的公平公正,但也存在中标承包单位施工专业实力不能胜任工程项目而导致工程质量欠缺和工期拖延等风险。而过分依赖技术、商务指标作为评审条件,将会加大主观意识的权重,缺乏工程项目招标的公平公正,减少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1.2.5工程量清单的编制风险
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项目招标的核心部分,它贯穿了工程项目从招标到结算验收的整个过程。
若因设计图纸不完善或清单编制单位的能力不足,使工程量清单不能完全反映标的物的所有工序,产生工程项目漏项、新增项目、设计变更等现象,从而增加招标人投资的成本和工程的施工工期。
1.3评标风险
此类风险主要存在于评标过程中,其主要源于对评标专家管理的不恰当及评标程序的不严谨。若评标专家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对招标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欠缺认识,职业素养欠佳,又或者评标程序不够封闭严谨,都将会导致招标效果大打折扣,使工程项目招标置于耗时长、串标、误评等风险中,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大大增加了招标人的投资成本。
2土木工程招投标的风险因素分析
2.1政府管理
在建设项目开展的招投标工作应该积极的接受政府的管理,其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制度能够起到制约作用。就管理机制来说,目前建筑市场中的管理者往往是行政人员兼任,所谓的招投标部门,也开始逐渐的变成了建筑附属部门,这让相关工作的开展面临阻碍。就政府颁布的招投标制度来说,在实际开展此项工作的时候,若是未能清楚的分析邀请招标和公开招标这两种形式的优势及劣势,将会影响到最佳项目单位的选择。
2.2经济风险
如果说是经济本身产生了较大的危机,将会对工程项目的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施工出现中断的情况,甚至于发生解除施工合同的问题,不利于工程投资方和承包人的利益维护,严重时还将出现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局面。工程项目在建过程中若是出现了通货膨胀的问题,不论是不是严重,都会对当地的货物价格造成负面的影响,直接让工程项目的投资方面临较大的损失。
2.3招投标过程
招投标一般包含着三个重要的阶段,首先是招标,其次是评标,最后是中标。常见的风险也往往贯穿于整个招投标的过程,在招标阶段,会出现肢解招标的问题,还有就是招标覆盖范围狭窄,某些招投标双方暗中勾结,串通一气。在评标阶段,监督检查并不严格,导致开标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漏洞;评标方式不合理,无法依照特定的计分法评标;评标过程未公开,以至于难以及时的宣布相应结果。在中标阶段,未能及时的发出中标通知书,招标合同不完善,与招标文件相背离,中标人没有及时的履行相关义务等等。 评标方式若是存在着差异,往往会带来不同的评标结果,为及时降低招标及投标的风险,应该重视在评标阶段依照项目类型的不同之处选择合适的评标手段。若是较为复杂的项目,应该积极地考虑综合性的评标手段,若是一般项目评价工作,应该积极地迎合项目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还应该密切关注招投标文件中不会产生的条款,如果是项目本身需要,应该适当地增加条款内容,积极运用规范化手段,保证招投标文件和评价方式趋向合理。评标的时间应该重视合理性,严格依照单位、项目本身的价格展开分析。项目往往需要两个小时或者是更多的时间评标,若是较为繁琐的评标任务,则需要及时地延长相应的时间。
2.4重视监督力度的逐步强化
监督招标和投标的目的就是使其更加合理,能够符合项目本身的实际需求,确保项目建设中的招投标科学。需要接受监督的就是代理机构、投标人和招标人等。若是采取传统的监督手段,在新时期未能对其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更新,将无法保证其覆盖面以及影响其作用的发挥,难以彰显出行政监督的全面性。通过适当地构建信息化的招投标平台,媒体部门和社会公众都能对招投标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在逐步完善相关细节的基础上,尽可能铲除违规违法的现象,使得招投标的公信力大大提升。为保证招方和投标方的诚信,政府部门可以借助于相应的管理体系,确立诚信资格体系,标记各个土木工程企业的诚信度。
3总结
总之,土木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影响到企业重大决策的质量,更直接决定了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做好工程项目初始阶段即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土木工程阶段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秉刘.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中的风险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7,24(8):183-184.
[2]沈慧.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