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34
摘要:现代建筑对防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地下室空间,要严格防范该问题。基于对疏水板施工技术原理的分析,本文探讨了该项技术在地下室地板施工中的使用方法,并研究了在技术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修正,从而让疏水板施工技术可以在地下室的底板施工过程和后续的系统运行过程有效发挥隔水作用。
关键词:疏水板;地下室;底板隔水
引言:
在疏水板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要可以根据该系统目前的实际工作状况和已经建成的质量监管体系完成相应任务,尤其是针对工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的区域,更是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完成任务。另外在具体的疏水板制作中,要全面分析该系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全面探讨该层级的实际作用形式,从而让最终获得的结果可以符合防水要求。
一、疏水板施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一)疏水板施工技术原理
疏水板层级的制作过程中,技术原理为在整个地下室空间中通过加入隔水塑料板,整个施工技术中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一是塑料疏水板系统,该装置中存在固定的搭接缝,可以按照该搭配方式让实际获得的各项数据可以得到强度维持效果,此外后续工作中,也需要持续性探讨当前整个工程项目中的支撑工作点,通过有效合理的支撑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支撑能力提高。其二是排水和集水系统,疏水板技术的使用中,要通过对于整个系统施工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探讨,在其下部空间中设施凸台,凸台之间的缝隙宽度较大,同时整个地下空间内也设立了集水井,该方法可以保证在地下室空间中即使出现了渗漏水现象,在疏水板下部空间中出现的水可以被第一时间排出。其三是凹台空间,会在其中浇筑混凝土,作用是提高整个空间的抗压水平[1]。
(二)疏水板施工技术特点
疏水板施工技术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难度相对较高,会导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当发现某个工程区域中但凡出现不衔接、部匹配以及工程相关材料的应用不到位时,都会导致整体施工质量大幅度下降。另一个是施工难度相对较大,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落实整个结构面的找平工作、混凝土材料的控制工作、混凝土材料使用质量的后续检测和分析工作等,所有工作项目纳入考核与分析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工作系统的实际运行水平,则显然不利于后续工作的落实。
二、疏水板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制作中的应用方法
(一)材料准备工作
材料准备工作中,要全面详细分析当前该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区域和需要选用的材料类型,在此基础上完成后续的具体管理和研究任务。从疏水板施工技术完成原理上来看,针对疏水板施工中的主要建筑材料包括疏水板和高分子冷粘剂。其中疏水板材料的准备中,通常选用聚合乙烯类材料制作的疏水板,该材料具有更高的耐久度,同时本身不具有环境影响因素,所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运行的稳定性。准备过程要根据该板材的实际规格和尺寸参数合理放置,同时严格防止放置区域中存在地面凹陷、凸起以及其他障碍物,以防止出现板材变形问题[2]。另外由于该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所有不具有耐热性,故而实际存放中要远离热源和火源。
对于高分子冷粘剂,其使用区域主要疏水板中的各类缝隙填补,需要根据该结构的本身作用区域和工作方法完成分析工作,准备的材料要具备耐热性,确保在80℃时不起泡不流淌,同时低温环境中也要可以维持性状,要求在-20℃~-15℃范围内不开裂,同时粘连强度要高于0.25MPa,另外对于冷粘剂中的固体物质含量和凝固时间都要按照设计标准确定。
(二)实际施工工作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首先要确定该结构的施工路径,通常采取的流程方案是基层的全面处理—疏水板的铺设—疏水板边角调整—疏水板接缝以及节点处理—整个区域中的钢筋网片绑扎以及浇筑混凝土养护—走道板的装配—混凝土的后续浇筑。其中不同的施工内容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差异,要根据实际作用表现合理探讨。
其次是分析不同施工材料和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其中需要主要关注的工程项目包括结构面的基层处理、疏水板的铺设、系统接缝和节点的处理、钢筋网片的捆扎和混凝土浇筑。比如对于疏水层铺装过程,需要在疏水板的实际铺设工作之前,采用扫除和涂装涂料的方法完成基层的处理工作,同时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工作状态,确定各个区域疏水板的实际参数,包括混凝土的结构底板、疏水板的实际搭接方法等,要根据该结构的具体作用表现形式合理分析,在疏水板上会形成短边搭接和长边搭接两种形式,其中长边搭接中会产生1~2个支点,在合理配置了相关工程参数之后,采用108胶粘连,并剪出一条含有8~10个点位的疏水板,作用是搭接两个疏水板,搭接位置是两个疏水板的下部,通过对于实际搭接参数的调整,可以让该结构的强度提高。
三、疏水板施工技术使用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疏水板铺装过程
疏水板的铺装过程可以说是质量控制工作中的最核心工作内容,才可让已经建立的综合工作体系具有可靠性,所以在后续的处理工作中,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方法分析疏水板的具体的工作形式,以充分提高该结构的质量。具体的质量控制工作中,首先要根据该结构的实际施工方法和工作表现状况,分析各个疏水板的尺寸参数,并对该结构做出有效的结构调整,以符合整个地下室空间的搭配方案。其次是结构面的区域处理,包括结构面的找平、结构面的后续处理、相关支撑结构的制作等,需要整个空间内平整完善的情况下才可让该结构可以更好运行。最后是铺装过程的结构面后续处理,包括连接缝的粘连、结构缝的尺寸控制等,需要所有的工作参数都要符合设计和工作标准。
(二)混凝土浇筑过程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设计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隐蔽性结构中的凸台制作,另一个是在疏水板层级上的结构面处理工作,要通过对这两个结构的处理和分析,让结构面可以更好运行[3]。在结构面的实际处理工作中,要详细分析该结构的具体作用表现状况,其中必须采用细石混凝土完成结构面表面的浇筑任务,包括对于该结构面的后续处理、整个区域内的混凝土振捣工作质量等,需要所有的工作运行参数都要符合该系统的具体作用标准。在实际浇筑过程,要合理精准分析该结构的各类浇筑参数,之后采用振捣设备完成结构面的后续处理任务,以提高该结构的实际制作强度。
(三)疏水板固定过程
在疏水板结构的铺排工作过程,要根据该结构面的具体作用表现状况和施工要求,分析该结构的作用形式,方可让整个工程系统可以更好完成各类操作任务。在塑料隔水板的处理过程,为了防止其在后续的运行过程出现变形、滑移以及无法衔接问题,则需要落实专业化的结构处理和分析工作,以提高整个结构面的施工质量,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射钉枪在结构面上将整个结构固定,具体的射钉位置要经过精准确定,防止在后续的工作中由于固定设备的设定位置精确度不足,导致整个结构在长期的运行中出现位置变化问题。此外在后续的工作中,也要在结构的连接缝上加入粘连材料,虽然该材料主要起到隔绝渗漏水的作用,但是也可以有效发挥对隔水板的固定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地面处理工作中,采用隔水板施工技术可以让整个结构面的处理水平提高。在该结构面的制作过程,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包括材料的准备工作、相关结构的处理工作、结构的后续处理工作等。对于施工过程的质量保持措施,包括疏水板的固定、疏水板的铺装和混凝土的浇筑,都要按照规范化管理指标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洪祖江,金安盛,段志强.住宅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管理与裂缝处理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36.
[2]胡治良.浅谈近海区工程地下室结构底板疏水层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4):84+86.
[3]李泽泽,唐涛,陈昱成.论某工程地下室底板裂缝渗水处理措施研究[J].四川建筑,2017,37(02):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