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于海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于海
[导读] 摘要:如今,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但是,就其具体使用情况来说,目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运用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以此来有效解决存在于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技术质量问题。
        身份证号码:23020219851129XXXX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如今,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但是,就其具体使用情况来说,目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运用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以此来有效解决存在于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技术质量问题。为了能够有效确保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效果,就需要详细掌握土木工程的施工流程,确保各个施工环节作业的有序落实。鉴于此,本文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结构特征
        在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是主要的材料,并且需要和其他材料配合使用来研究新的结构。常见的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素混凝土结构。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结构内容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1)近年来,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并且也逐渐成熟起来,其不仅操作方法越来越简单,而且施工质量也逐渐提升。(2)混凝土原材料的价格相对较低,并且材料也容易获取,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且使用性能也逐渐提升。(3)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以及承载力也逐渐提升,不仅能够有效强化建筑物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效果。(4)对于其他类型的材料而言,混凝土具有抗震防火防风的特点,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1]。
        2.混凝土结构与施工概述
        目前,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以及建设数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为一项关键的工作,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所谓的混凝土结构也就是复合材料的统一名称,指的是各种原材料遵循恒定速率制造而成的结构,因此,要想运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就需要先完成混凝土构件的制作工作。随着水泥的收缩,混凝土结构会出现开裂的现象,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混凝土的原材料类型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结构功能,并且也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根据施工经验可以得知,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受损。水泥的收缩率比较高,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开裂的现象,对于混凝土原材料来说,其运输条件以及储存环境也会影响到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果产生分离现象也会导致混凝土不均匀。如果混凝土的放置时间太长或者放置环境比较恶劣,也会对混凝土的材料质量产生影响[2]。由此可见,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作业需要重视以下方面的内容:(1)应该有效保障原材料的可靠性,将混凝土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工序有效结合起来,能够起到提升混凝土结构性能的作用。(2)为了能够有效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几率,就需要强化混凝土施工人员的控制意识,规范施工行为。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3.1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技术是一项基础的施工技术,但是施工技术流程复杂。在实施混凝土搅拌工作之前,要求工作人员对影响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分析材料配备、搅拌时间以及投料顺序等。从各个方面入手,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工作,从而最大限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此外,在具体实施混凝土搅拌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合理把控搅拌时间。对混凝土搅拌阶段的流动状况,应该实时进行监控,确保搅拌工作的均匀性,在完成搅拌工作之后,需要即刻卸下混凝土。
        表1混凝土标准配置参数
       
        3.2混凝土配置技术
        配置技术在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属于一项基础技术,但是其配比质量和混凝土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工作人员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配置标准以及操作规范,并且不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落实混凝土的配置作业。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精确完成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配比工作,在运用水泥、砂石以及胶合剂的时候,应该有效保障各项数值的精准性,严格遵循配比流程[3]。例如,在配置砂石的时候,要求配置工作者准确测量砂石的含量,从而最大限度把控配置比例。如表1所示为标准的混凝土配置参数:
        3.3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温度应力
        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会伴随一定的热量出现,而产生热量的这种材料是水泥。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水泥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要想合理控制混凝土的结构温度,就需要有效确保混凝土的结构质量,通过对水泥比例进行有效把控,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水泥搅拌过程中的热量。如今,工业水泥通常被大坝水泥所替代,或者事先在混凝土结构中铺设一些水管,在完成浇筑工作之后,再向水管中注入冷水,运用水体的流动性来带走混凝土内部的热量,从而起到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效果,以此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3.4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在实施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浇筑作业的重视力度,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浇筑作业具有连续性,在施工过程中不应该出现中断或者停止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混凝土的性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浇筑中断的现象,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防护工作,以降低重复浇筑而引发的混凝土不接合的问题。此外,还需要重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强化混凝土的检测质量之后再开展质量检验工作。开展质检工作的目的不仅可以及时纠正密实度不达标的现象或者偏移的钢筋,确保其返工后的质量,同时还能够减少因工期延误给企业带来的较大损失。
        3.5养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有效落实混凝土养护工作,对于提升混凝土质量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需要在12~18小时实施养护工作,主要的养护措施是覆盖和浸水工作。在实施养护作业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通常情况下养护时间应该大于一周。如果在养护过程中发现存在温度较低的现象,就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并且按照冬季施工要求强化养护作业的效果。
        3.6抗裂技术
        为了能够不断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就需要工作人员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添加一些添加剂以及辅助材料的方法,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国家允许的添加剂,以此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自缩性。比如,无机纤维、有机纤维以及金属纤维等,这些添加剂的抗拉性能比较高,能够起到提升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效果,从而有效强化工程项目质量,在使用添加剂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并且也需要高度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从本质上而言,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包含了施工方面的内容,还有后期养护等方面的工作。因此,要求建筑工程人员加大对混凝土施工各个细节的重视力度,认真研究分析施工环节中的细微流程,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五.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1):33-34.
        [2]李洁.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0):33-34.
        [3]盛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