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孙玉梅
[导读] 摘要: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也得到了大量建设,以满足不断更新的教学需求。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基建设备管理中心
        摘要: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也得到了大量建设,以满足不断更新的教学需求。结合修缮工程审计问题,本文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审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对学校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措施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审计控制要点,从而使工程建设效果得到保证。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
        引言
        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具有种类繁多的特点,在工程审计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从实际情况来看,单单依靠审计局、教育基建主管部门(一般为各区县的教育局基建中心)或学校委托社会第三方审计,无法满足工程质量、造价、进度等各方面的管理要求。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还应加强工程审计研究,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程审计管理,继而为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保障。
        一、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审计问题
        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主要指分散的土建、管道等各种配套工程,涉及工种较多,工期短,部分工程项目金额较少,难以由监理单位实施全方位审计。所以在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审计方面,多由审计局、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造价咨询公司按照定额计价规则、施工草图、现场签证等实施审计。在工程建设规模较大的情况下,通常会先实施投资监理预审,然后委托中介机构加强审核。而在投资控制方面,在施工期较短的情况下,学校多侧重于结算审计,希望能够加强工程造价控制。而中介机构的审计工作开展较晚,也主要发挥事后监督职能。受这一因素的影响,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容易在造价前期出现失控情况,同时事中也缺乏严格监督,造成工程投资效益和施工质量容易受到影响。在工程前期审计工作中,由于缺少精确施工图纸,同时难以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容易出现工程量虚报问题,导致工程造价不符合实际。在施工阶段受现场管理不严格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工程审计缺乏资料依据等情况,造成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发挥施工监督作用,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风险。在缺乏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工程容易出现造价超预算、进度延后、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无法满足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的监督管理要求。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审计方法
        不同于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是通过市场定价的模式。在该模式下,需要遵循“统一量、放开价”的原则实施量价分离,通过编制工程量清单开展市场招投标活动,由市场决定价格。过去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将预算定额当成是依据实施指令性定价,造成工程审计偏重于结算管理,期间容易因前期造价虚报、中期缺乏监管出现各种问题。而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要求审计从工程前期开始介入,确保各方主体计价行为能够得到严格约束,以免因串标、围标等问题的发生造成工程造价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编制工程量清单,需要采用繁琐编制方法,使得中小幼学校多需要委托中介机构完成清单栏编制。在缺乏完善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这类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因此还要通过审计加强监管。在工程中标后,未能做到严格审核施工图,造成施工中频繁发生变更,也可能出现工程概算失控问题。在施工阶段,在造价较低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也可能为节省成本而出现偷工省料等问题,造成工程质量受到影响。未严格执行零签证制度,使得施工期间随意变更,容易引发进度延后问题,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增加。而中小幼修缮工程多在暑期进行,工期只有60天左右,对施工进度、质量和造价都提出了严格的控制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还要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使工程建设全过程得到有效监督管理,从而使各种审计问题得到解决。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实施
        (一)加强前期文件审计
        在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审计方面,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还应将前期文件审计工作当成是重中之重。工程项目设计给造价带来的影响将达到75%,所以应重视施工图预算审核。在实践工作中,首先需要重视设计单位资质等级审查,确认其拥有能够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设计水平,设计标准能够达到国家相关规定要求。针对图纸方案,还应实施限额审计管理,使图纸经济性得到提高,避免因设计问题出现工程超支情况。在施工图审查上,应执行会审制度,确保图纸不存在漏、错等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还应在开工前进行处理,避免后期因图纸变动引发清单计价纠纷。加强图纸全面监控,也能使施工方案质量得到保证,继而为工程施工质量、进度的管理提供保障。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建设单位需要在招标前完成统一工程量清单编制。能否保证工程量准确、完整,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在实践工作中,还要通过公开招标将清单编制工作委托给专业代理机构,能够负责招投标相关事宜的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清单核对,确认分部分项工程的项目特征能够得到准确描述,不存在错、漏等问题。针对措施项目进行审查,应确保总价、单价等各项合理,做到正确套用单价。审核时应加强换算定额单价和补充定额套价的差异控制,确保费用得到正确计取,符合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规定。一旦审核过程中发现大的偏差,需要按合作协议扣取一定编标费用,继而督促委托单位提高清单编制准确度。
        (二)重视招投标审计管理
        在招投标阶段还应加强报价审核与合同管理,达到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在完成清单统一公布后,应加强各投标人报价对比。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根据投资额的大小可采用经评审的合理低价法,确保投标人资质、人员配备、专业水平等均满足工程需要的情况下,加强投标价格比较。在价格评审过程中,总报价作为参考,还应重点对各子项目、措施项目等各项报价进行审查。针对工程量大、材料单价高的子项目,应确认单价合理性。实施电子清标加强综合单价与平均价等参数比较,在单价偏差超出±10%或偏差金额超限等情况下进行减分[1]。通过加强招标过程审查,通过招标会审等操作确保招标项目符合规定,能够避免报审后文件随意修改、投标人不具资质等问题的发生。在中标后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应通过审计监督加强合同管理。在确定价款约定情况后,针对合同中的工期、质量等条款应加强审查。负责审计监察的各机构应参与合同起草、签订的全过程,确保条款符合相关规定,且与招标文件一致。在后期审计工作开展中,可以将合同当成是依据,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合同。修缮工程多采用单价合同,清单综合单价应保持不变,仅能调整工程量,因此审查时应确认合同约定了调整方式等内容。针对设计变更审定、材料价格异常变动处理等细节应加强评审,通过完成风险范围约定避免频繁调整综合单价,并对风险范围外的单价调整方法进行约定。通过审计确保工期延误、质量返工等因素得到约定,能够为造价控制提供保障。


        (三)严格开展施工审计
        在施工阶段实施跟踪审计,应注重材料价格、工程变更、隐蔽施工等内容管理。材料价格通常占据工程总造价50%以上,投资监理会同建设单位按规定和合同认质认价,完成相关手续办理。为履行监督职责,应做到深入市场把握材料价格变动情况,然后结合合同确定材料价格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在实践工作中,教育基建主管部门应加强审核,在投资监理认质认价后进行评审,避免直接代替投资监理控制材料价格、质量[2]。针对工程变更进行审查,还应对现场签证合规性、真实性、准确性等进行审查。结合工程合同、施工方案等文件,应确认是否存在重复计算工程量、签证未经相关单位签字等问题。发现问题后应判定变更不符合合同约定,督促管理部门与施工单位重新协商,以免后期因此发生扯皮、推诿问题。通过审核严格控制工程变更,能够避免因不必要变更引发施工进度延后等问题。隐蔽工程施工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应加强跟踪审计,在现场结合施工图、工程量清单等资料确定施工内容、工艺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到现场拍照、核实与记录,加强工程质量管控的同时,为后期结算审计提供依据。
        (四)把握竣工审计监督
        在工程竣工阶段,审计部门需要参与竣工验收,确定工程质量情况,广泛听取管理、招标等各部门作出的工程评价,实现意见综合,确定工程施工能否达到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要求。在审查过程中,应结合资料完成工程量逐一核对,通过现场考察确定能否达到工程建设要求。在变更签证较多的情况下,需要由审计部门、项目管理部门、施工监理和施工单位联合实施现场实测实量,结果需要由三方签字确认。在结算审核方面,应加强结算资料审查,确定是否发生资料遗漏问题。在确保报送资料完整性后,需要确认各文件是否满足盖章、签字要求,并完成资料报送记录。为避免后期出现资料替换等问题,还要在资料上盖上审计专用章[3]。开展结算审计,需要完成材料价格、工程量等各方面的审核。针对取费工程进行审核应加强标准审查,确定工程性质等情况,实施定额审核应注意确认是否存在高套等问题,继而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四、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审计要点
        全过程跟踪审计需要将项目管理、审计监督、造价控制等各种工作结合在一起,贯穿工程建设整个过程。想要保证审计工作有效开展,还要明确各阶段审计侧重点,加强重点环节把控,继而使质量控制、造价管理等多重目标能够实现。
        (一)前期管理要点
        针对中小幼基建修缮工程,教育基建主管部门还应做到严格按审计局规定的审计方式进行工程审计,保证审计质量。在选择社会审计机构时,针对过去合作良好、口碑资质俱佳的单位,可以直接委托。而学校修缮工程多承担廉政风险,如果采取招标方式应规避资质差的单位,做到公开、公正。评标时还应谨慎采用“最低价中标法”,做到合理估价,以免工程建设承担质量风险。由招标代理单位和委托单位各自出具工程量清单,能够通过核对减少不平衡报价问题的发生。作为系统工作,跟踪审计需要保证各方沟通顺畅,还要建立规范工作流程。在工程建设前期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需要由施工单位将方案报审到监理单位实施初审;项目开工前,由中标单位对施工图预算复核,并报投资监理审核并同意才能施工,明确各自的职责,才能使各方按照既定流程有序开展工作。
        (二)中期管理要点
        工程建设中期的审计工作需要由学校、教育基建主管部门和投资监理共同负责,还应确保基建主管部门的参与人员能够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保证双方各自优势能够得到结合,积极介入审计,明确需要重点把关的审计节点,在听取投资监理专业意见或建议的同时,能够适当兼顾校方的需求。在跟踪审计期间,需要在保证双方各自独立性的同时,能够公正参与现场审计工作,确保工程施工的审计监督能够得到强化。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教育基建主管部门需要选派人员驻场审计,参与工程量变更、阶段性完工等重要会议,能够及时掌握事态发展情况,有侧重的开展审计监督工作[4]。针对材料变更、隐蔽工程施工等节点,除了参与讨论、验收等环节,还应加强沟通,确保施工管理制度能够得到严格执行。如在零签证制度执行方面,教育基建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保证现场签证等资料及时报送相关部门和单位,由各方会签,继而使工程施工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三)后期管理要点
        在工程竣工阶段,需要保证出具合理审计报告。通过对从立项开始产生的各种审计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评价,确保材料真实、完整,能够保证工程结算拥有足够依据。学校内审部门还应加强与档案部门、财务部门等各部门合作,顺利完成相关资料交接和存档,并在向委托单位提供资料时加强跟踪监督,保证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归还资料原件。在结算审计实施期间,应将测量得到的工程量和现场跟踪确认的工程量与送审清单反复比对,确认校舍修缮的各种要求是否按量、如期完成。针对变更部分,应结合工程资料加强核实,对影响造价的争议和索赔等各项进行确认。通过加强合同管理,能够及时完成工程索赔,继而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借助审计软件实施电算化审计,能够加强工程过程数据资源整合与分析,由委托单位协助内审部门提高结算审计效率,达到有效规避审计风险的目标。
        结论
        工程审计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中小幼修缮工程能否取得理想建设效果。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促使工程审计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跟踪管理的方向发展。通过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监督,能够使工程造价、质量和进度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修缮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在实践操作中,还应通过合理选择审计方式、重视节点监管等措施保证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得到全面落实,继而达成中小幼修缮工程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超.高校基建修缮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若干问题[J].山西建筑,2019,45(17):176-178.
        [2]颜永强.高校修缮工程结算审核的实践与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35.
        [3]孙磊,沈煜洋.试论高校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材,2019,45(07):253-254.
        [4]赵洁.高校基建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4):184-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