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省神木市 719300
摘要: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煤矿机电也呈现自动化发展趋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开采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文章通过对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煤矿机电自动化实用技术。
关键词:煤矿机电;自动化;实用技术;机电技术
引言
当前部分煤矿存在机电设备落后,更新和升级不及时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煤矿的生产效率,更威胁到了煤矿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基于此,分析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发展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大有助益,于煤矿而言,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实现双赢。
1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自动化技术简单来说即是将微电子和机械设备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实际非常复杂,融合了包括微机、机械、微电子、传感器等多种学科的先进技术,并且这些先进技术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在融合基础上,不断进行变化、发展,从而可有效提升整体技术自动化性能,最终能够达到全面的自动化。为了实现对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则需要对其应用价值有所了解。具体表现为:一是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可通过对相应设备的合理设置及使用,实现对煤矿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控,为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二是自动化技术实际作用的发挥,可使煤矿机电设备处于可控的运行状态,保持其良好的工作性能,高效地完成煤矿生产计划;三是通过对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方面的应用思考,有利于增加其生产效益,实现对机电设备的高效利用,更好地了解其运行状况,且能增加这类设备运行中的技术优势及含量。
2自动化应用于煤矿机电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管理体制机制是自动化技术得以有效应用的重要保障。纵观当今煤矿机电实践,普遍存在自动化技术应用管理体制不健全这一共性问题,它严重制约着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质量。尽管部分煤炭开采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客观性不足,脱离了煤炭工程开采实际,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不相匹配,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制约着煤炭机电设备的应用效率。因此,建立健全系统化、完善化、层次化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管理体制机制,势在必行。
2.2员操作不当
煤矿机电技术自动化操作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岗人员经过一定的技术培训,但现实情况是很多煤矿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够,对于煤矿机电技术的操作不够熟练,在这种情况下,经常面临误差的出现,再加上后续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安全事故风险越来越大,人员操作不当不仅会对煤矿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更可能威胁到煤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2.3工程设计环节的忽视
工程设计是开展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前置环节。没有完善的工程设计方案,则工业生产就很难顺利开展。而随着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开展,在工程设计方案上面也产生了一些全新的要求。比如我们在对于煤矿进行开采时,首先必须筹划有效的开采操作设计方案。在方案当中需要具体对于机电自动化技术开展正确分配。而设计环节恰巧是不少煤矿单位容易忽视的环节,对机电自动化技术没能进行正确的分配。其造成的最大危害便是导致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下降,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4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普及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别
近年来,机电自动化技术早已不再是一个新名词,它在我国的各大煤矿单位当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普及。然而从普及程度上面来看,依不同地域的差别,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的。比如在中部、东部及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普及程度就比较高,一些地区甚至绝大多数煤矿单位都实现了机电自动化。
而在西部地区、边远地区等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普及程度仍然较低,只有较少的煤矿实现了机电自动化。这与我国煤矿大国的地位,尤其是在煤矿生产方面所具备的较大需求量上面,显然是不符的,亟待改进。
3自动化在煤矿机电技术中的创新应用
3.1监控监测设备自动化
监控监测设备是煤矿机电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实现监控监测设备的自动化,可以有效提升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系数。由于煤矿开采工程大多需在井下施工,如果即时性的监控监测缺失,则难以及时发现作业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隐患,会对安全生产构成挑战,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强化监控监测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煤矿开采各个环节与流程进行动态化监控监测,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第一时间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消除。当煤矿井下发生意外状况时,可及时获取相关基础信息,有效组织开展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煤矿开采操作过程的安全系数。同时,员工出勤、设备维护等工作,同样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监督和管理。为了提高监控监测设备的自动化应用效果,需要根据煤矿工程实际,不断优化,强化创新。
3.2井下传输带方面的应用
作为煤矿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井下传输带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可为煤矿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实践中为了增强煤矿井下传输带的运行安全性,实现对其故障问题的科学应对,则需要考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一是煤矿企业及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应根据井下传输带的应用情况及高效运行要求,重视自动化技术及其设备的引入及使用,实现对井下传输带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时消除其中的安全隐患,避免影响煤矿传输系统的应用效果;二是基于自动化技术的煤矿井下传输带的控制,可有效地控制相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基本参数,防止出现跑偏、打滑以及撕裂等故障现象,有利于优化井下传输带及传输系统的安全性能,完成好煤矿生产作业,满足其生产现场安全风险科学应对的要求。
3.3在煤矿采掘设备中的应用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开采是其获取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对于煤炭生产来说,开采是核心环节,有研究数据表明,安全事故发生最多的环节就是开采环节,因为开采环节是最多变、最复杂的,需要用到的开采人员众多,而瓦斯、水害等危险因素时刻在威胁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开采环节的自动化设备程度越高,意味着人工的使用越少,客观上对于降低了煤炭安全事故对人员的生命财产威胁。目前国内智能采煤机的发展,可以实现采煤机视频远程干预截割和视频煤岩识别,利用记忆截割+视频远程截割+视频煤岩识别进行技术融合,推进智能采煤技术。
3.4液压支架方面的应用
在改善煤矿支撑煤层以及工作面作业空间安全状况的过程中,液压支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中为了优化液压支架的使用功能、了解煤矿生产现场的开采进度,应注重自动化技术的高效利用。具体表现为:一是液压支架自动化的作用发挥,可为煤矿作业面生产设备的实时调整、开采进度状况分析等退供技术支持,满足其高效开采要求,更好地体现出液压支架及自动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二是液压支架及自动化技术配合作用下的煤矿作业面的顶板支护,可通过使用计算机设备和传感器来进行整个变化过程的控制,更好地完成支架移动工作,提高其压力值调节效率,避免影响煤矿作业面的生产安全性,实现对具有自动化特性的液压支架的高效利用。
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为煤矿机电设备带来极大的便利,有效提高煤矿机电设备应用效率,实现煤矿自动化开采、挖掘作业,进行煤矿作业过程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和控制,较好地规避煤矿作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
参考文献:
[1]王磊.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8(14):90-91.
[2]张勇宁.煤矿机电自动化的实用技术[J].当代化工研究,2019,8(1):89-90.
[3]李涛涛.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7(2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