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125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速度以及社会媒体的积极报道,有一些项目建设突发事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样的突发事件不仅会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更为严重的是其衍生出的不良社会影响与社会问题。随着重大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我国未来的工程建设项目势必会越来越多,那么其实施过程中的压力也可想而知将会不断增大,为了防范风险,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
关键词:工程建设;应急处突;应急管理措施
工程建设领域安危到我国的国计民生,其能够缓解就业困难的社会现象,但同时也是造成系列严重突发事件的源头。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严重事故给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并且严重的事故发生将会直接影响社会安全与秩序稳定。如发生地面塌陷的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其直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座八层建筑倾斜严重;还有许多矿业工程建设产生问题,地下矿业安全要求极高,一旦出现问题,下面工人的生还可能就极其甚微,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因此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规避风险,在突发事件面前以强大的应急处突能力争取损失最小化。
1.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在经历过03年的非典后,我国民众和政府都对应急管理有了新的认识,也相继颁布了相关法律与措施,我国的应急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在一些应急管理工作上的能力不断提高。在2013年,国家又出台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该法案中对应急管理提出了更加全面,且细致的要求与创新性的措施举动。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领域的应急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在历经一些应急处突事件之后,成立了相关的应急管理机关单位,但这些机关单位缺乏专业的指向性,其主管部门对于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缺乏经验与专业支撑。并且应急管理单位缺乏相关的专业性人才,经过数据查证发现应急管理机构中,有近三成人员属于临时性工作借调,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在一些工程建设企业中,对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十分淡薄,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会因为资金原因和成本原因而放弃应急处置人员的设置,一旦有情况发生,应急处突工作肯定会迅速崩溃。
1.2应急方案实用性不强
由于缺乏对相关领域的重视,并且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都不很健全,大部分工程建设企业对应急处突没有经验,更不用说相关应急方案的设置了。应急预案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性,其内容包含许多专业性问题,比如风险评估、建筑工程分析、应急调度。如果没有很好的专业性知识和专业人才作为应急预案的规划者,那么应急预案,将会缺乏实用性,无法在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
1.3对应急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一般情况下,紧急情况往往发生的次数比较少。所以这也滋生了许多企业单位的侥幸心理,应急管理工作往往被忽视。但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却远远高于应急工作的投入,许多企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开支,根本不会设立应急管理组织,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企业单位没有丝毫力量进行组织和挽救,只能目睹危急情况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将可能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2.工程建设项目的应急管理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专业理论的引导之下与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结合,对客观实际进行全面评估,及时预警,从而避免风险。
2.1应急准备
防范风险,事无巨细。面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做好完善的应急处突准备是限制危机伤害性的最好办法,如何更好应对紧急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和应急预案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应急准备和应急预案的设立并不仅仅是严阵以待,其中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牵涉内容众多。
2.2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作为处置紧急情况的方案,其重点在于细致全面稳妥。应急预案,包含内容众多,其章程包含组织、调动、分配、指挥等多个环节,以此来保障在面临紧急情况时,能够以坚决的执行力,稳定的战斗力作为基础,完成任务的保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或单位当中也必须有应急处置方案,并且定期组织应急管理人员进行演练和培训,根据实际情况与变化,及时对预案内容进行修改和充实,对于应急管理组织之外的工作人员也应该进行安全教育与自救培训,以保障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更好地保障自身安全,提高整个企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执行力。
2.3完善相关程序规则
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其中包含着许多专业性问题,首先要在安全操作上进行严格的把控,在面临紧急情况时保障正确的工程性决策。并且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人员安全培训,应急能力的考查,严明纪律;采取责任制,每个工程环节都需要有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将担负起本区域或本环节的安全责任,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上报,否则将直接问责项目直接负责人。另外每一个参与人员也具有相同的义务,必须坚决履职,担负起应负的责任。
2.4后备资源
如果发生紧急情况,要在满足最恶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后备资源的设置,一定要保证充足的应急处突人员、专业技术和设备等后备资源。
2.5应急处理的实施
在应急处理工作中,要坚持降低危害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充足的准备应对紧急情况。积极调动各方力量,严禁隐瞒不报,最大限度的保障人员安全和公共财产损失。
2.6恢复工作
有些工程项目牵涉过大,一些城市甚至难以正常运转,因此,在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应尽快进行恢复工作,按照严格标准进行快速且高质量的建设工作。
3结束语
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自然与人为现象都有可能给工程带来巨大的危机。安全永远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主题。在面临一些工程建设管理中的突发情况时,管理人员和单位可谓是在与时间赛跑,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突反应,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以及人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因此,应急管理必须成为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刘志明.浅析工程应急事件管理[J].华东科学,2019(11):128-129.
[2]王阳霖,赵明勤.试论工程项目应急管理办法[J].三峡水力发电,2018(12):91-94.
[3]林奕华,刘芳山.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之策[L].长江经济,2018(05):97-102.
[4]董轶航,沈秉瑞.工程管理之应急处置预案设立[J].四川水利发电,2018,(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