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301811983****3039
摘要:土木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项目中的一种,在土木项目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使用相对频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最多使用的就是混凝土,而在混凝土的选择过程中也根据混凝土特点进行材料自身坚硬的选择,通过持久与自身拥有的墙垛其他材料无法代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成本上讲混凝土的利益也是最高。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混凝土自身特点,容易在施工中产生裂缝,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更多的技术进行相关处理。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
引言
裂缝产生原因众多以下四类,一是荷载类裂缝,即混凝土结构受到荷载影响,发生过大的变形,进而产生裂缝,在受力部位、主要振动部位较为常见。二是温度类裂缝,即由于温度因素所产生的裂缝,常见于混凝土表面,如果昼夜温差较大区域,在其内部也会产生,其产生原理是热胀冷缩。三是干缩类裂缝,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混凝土主要材料是水泥,当水泥遇水则会变成硬化状态,水分减少,干密度增加,同时,混凝土体积也会“缩水”,水泥砂浆干缩则会影响混凝土细微结构,当干缩数值过大时产生干缩裂缝。四是沉降类裂缝,此类裂缝的根源在于施工,即地基施工存在问题,如土质松软,换填材料不均,或者是回填土没有夯实,当建筑质量过大时,则会发生倾斜性沉降,进而产生裂缝。如果是在冬季施工,则混凝土构件就建立的动土上,当气温回升,动土解冻,建筑也会产生倾斜性沉降,造成裂缝。
1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分析
1.1施工过程不当引起混凝土裂缝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比例搭配不合理、工艺落后、施工设计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的操作、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施工中模板垫层如果过于干燥会导致吸水量很大,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从而产生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浇筑后过分抹干或者压光会使细骨料浮在表面上过多形成水泥砂浆,含水量很大的水泥砂浆有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引起表面体积的收缩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振捣不均匀或是漏振等情况会造成混凝土离析、密实度差降低结构的整体强度。混凝土内部过多气泡不能排除或钢筋受到过多振动时,钢筋表面的气泡则会降低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配筋率小配筋间距大的混凝土结构裂缝多。
1.2温度因素的影响
影响混凝土温度变化的原因有很多种,水化反应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在水泥水化反应中会大量散热,这种散热会让混凝土的温度大幅度上升,瞬时的内外温差会导致温度内力的增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裂缝宽度。还有一种有代表性的温度裂缝就是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热量导致的混凝土裂缝,由于内外的散热程度不均匀内外会产生大量的温差直接导致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最终的结果就是温度应力超过抗拉强度让混凝土产生裂缝。
1.3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存在问题
一些供应商为了谋取利益,用一些低标号的水泥代替高标号的水泥,再加上施工方为了节约成本故意减少水泥用量,或者调整水灰比或者含砂率,这样就会让导致水化值过高,再加上使用不合适的外加剂或者降低骨料掺量,都会降低混凝土的性能,导致混凝土在脱水的时候容易产生裂缝。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水灰比过大就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随着用水量增加会导致混凝土离析使混凝土凝结之后产生裂缝。
2解决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对策分析
2.1结构抗裂设计验算和设计技术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具有独特性,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抗裂缝设计的实验与计算,然后通过混凝土的合理配比,与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配比,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调整,同时根据强度结构与施工类型进行钢筋的配比,由于混凝土在用力释放过程会,然后急剧下降的变化。通常来说,在固件的增加过程中,对配筋比例需要不断地通过裂缝宽度进行约束力的减少。而在悬跳板与楼板间需要对羊角处于板内进行激光的密集布设,从而在应力相对集中区域进行裂缝现象的减少。在大体积超长的混凝土分项中,上层结构承载力不均匀,对建筑结构容易导致裂缝。一般设计情况结构根据后浇带进行收缩,混凝土施工单位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后浇带设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通过科学手段进行计划变更。
2.2加强施工过程中技术和质量管控力度
在混凝土采购前,首先要通过对多方进行决定,首先是搅拌站的考察,针对工厂供货能力与实力进行质量等有效防范,在材料配合比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流程与比例进行混凝土的调配,在混凝土配合中对外界家具检验工作也要不断完善,审查图纸过程中对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制定出符合实际工程的施工方案,并由于混凝土易产生裂缝的区域根据现场经验对混凝土进行钢筋与网片等材料的增加,同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作业,对于安排施工过程中要与搅拌站不断地进行沟通,确保混凝土运输中不会存在差异。确保方案的顺利进行的同时,更要在混凝土骨料与塌落度中进行检测,严禁混凝土自行配合比的调整。由于对混凝土配合比不正当的调配,可能导致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甚至通过严格的振捣时间,在浇筑过程中容易造成强度等级较差,对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最后要通过实际的拆模时间进行有效确定。做好养护工作也是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有效工作步骤之一。
2.3注重温度控制
混凝土产生的温度裂缝与外界环境温度和其自身温度变化有很大关联,因此裂缝的控制可从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两方面入手,保障混凝土内外温差处于正常范围内。内部温度的控制主要是解决水泥水化热造成的内部温升问题,所以在选取水泥品种时需注重对中低热水泥品种的选择,并合理控制水泥的用量,目前常用的添加一些具有水泥功能的外加剂也是降低水泥水化热的重要方式。另外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可合理减小混凝土的体积,小体积的混凝土容易散热,有助于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正常范围内。
2.4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组成混凝土的各项基础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相关部门要强化对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监管,应用专业、规范的检测技术来保障每项原材料的合格性。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灰及水等多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经过专业的施工流程混合而成。因此材料的质量、用量、技术、人员等都与混凝土的最终质量紧密相连。正式施工前,首先需对各项基础材料进行专业的质量检测,按照不同材料的质量标准,结合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开展检测。必要时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确定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并在混凝土制作完成后,采用模拟的方式,设置高温、低温等多项不同的应用条件来检验混凝土的应用效果,由此保障混凝土拥有合格的品质。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中裂缝处理的方案需要进行不断的展示,在施工中对于混凝土裂缝引起需要相关的重视,加强人员的监管力度与施工操作流程,同时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更好的处理方式,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保障施工质量,更能为我国土木建筑建设节约更大的成本,促进行业发展以及我国国家经济利益,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优质的服务才是土木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雪艳.建筑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相关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19-20.
[2]汤斐.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17):101,105.
[3]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19(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