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各种类型的基础工程数量和规模都不断扩大。高速公路属于国家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各个地区政治文化的沟通和运输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建设高速公路不仅是为了给社会大众提供更便利的出行条件,还是国家经济实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常态的影响下,高速公路的运输经济也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对现有的运输经济进行有效的转型。但是转型是建立在已有问题被有效解决的基础上,基于此,笔者对高速公路运输经济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当前的发展情况,根据实际对转型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我国高速公路运输经济的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高速公路;运输经济;转型
引言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优点非常多,如车速快、通行量大、行车的安全性高以及运输成本较低等,因而在运输业中被广泛运用。高速公路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部分,对一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极大的帮助。虽然近年来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良好,取得了许多进步,但面临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当下的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已经无法满足实践的需求,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必须积极地转变思维,科学地进行转型与升级,切实地迎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不断促使高速公路运输业满足当前的实践运输需求,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由此可见,研究新常态下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如何转型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下开始修建高速公路。因此,这一时期世界各国高速公路都得到迅速发展,这是汽车工业发展及城市化发展双重作用带来的结果。虽然国内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迟,但高速公路起点很高,且发展较快。我国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88年通车的沪嘉高速公路。自此,我国进入了高速公路发展的高速增长期,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65%以上。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已超过13万公里,建设增速明显。从耗时13年才建设2万公里,到年均建设1万公里,我国高速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自2011年以来,年均新增里程达1万公里,而我国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01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只有2万公里。
2现代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中展存在的问题
2.1城乡建设不同步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疆域辽阔,各个地方的水土气候、施工方向、资源配置都大相径庭,这也使公路建设的难度被大大增加。众所周知,加强城市与农村的合作与交流,解决双方的运输需求矛盾是建设健全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然而目前农村的公路建设水平仍旧较低,技术得不到增强,使得城乡在交通运输领域逐渐出现了显著的差距。城乡建设不同步的问题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运输经济的进步。
2.2法律法规制度相对不完善
目前相关部门对高速公路的管理没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主要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高速公路在制度管理上主要按照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来实施管理,地方法规可能与国家颁布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有出入,导致不能妥善管理。另一方面由于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在运营管理方面体系复杂,没有合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就会导致工作人员不能正确的进行管理。
2.3收费制度存在不合理现象
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与主要目的就在于服务于国民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高速公路的现状非常令人堪忧,高速公路拥挤路段众多,通行能力非常差,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高速公路的收费制度不够合理。据调查,我国是全世界范围内高速公路收费最高的国家之一,不合理的收费实质上对民众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扭曲了高速公路的定位,加重了社会的负担。
3科学有效转型措施研究
3.1重点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是支持高速公路运输经济更好发展和快速转型的关键,还能够提高高速公路运输体系的完整性。新常态下的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必须要将法律法规作为核心依据,对现有的监督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大高速公路管理及监督力度,尽可能实现科学的监管。这样一来能够有效降低管理方面的成本和资金支持,同时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管理运营的作用,恢复社会大众对高速公路的信心。
3.2调整高速公路经济发展结构
要对高速公路经济的重大价值有充分的认知,并且使高速公路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一,要对产业进行整体布局,让高速公路所具备的纽带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将各种资源充分的融合和利用,利用高速公路修建促使多种产业在公路沿线得到发展,促使产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可以使各个产业之间产生联动,第二,高速公路经济取得进展还要健全与之相关联的设施设备,利用公路促使城镇之间合作和发展,并且在公路两侧构建起与之对应的的服务区,将着重点放在去往景区公路的构建上,使公路建设促进周边区域的发展。
3.3加强创新,引入高新技术
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大量推广中,通信技术很有力地将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并且成就一项新技术。除此之外,国家高速公路运输管理相关部门都采用高新技术对运输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定期培训新技术的前提下并选用新型的智能技术,比如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对道路进行强化管理,强化高速公路运输体系,对各种常用公路运输体系软件进行研究,开发新的软件,便于人们使用,使新常态下高速公路运输体系实现成功转型。
3.4加强高速公路的信息管理
高速公路实现经济新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降低事故的发生率。这就需要在其中构建安全度较高的运输环境,建设完善有效的安全信息管理数据库,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段数据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并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高速工程全程监控系统,对高速公路信息进行动态监管,使得人车路三者有效连接,促进管理部门实现信息化办公。
3.5路车综合管理
一要深化区队安全考核机制,以区域考核法为基础,在严格管控层次上对过程进行考核,督查部门需要加入其中,对安全信息系统进行深度考核,对于行车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直接扣分处理,将其作为调动管控不安全行为的工作基础。二要推动区域班组安全考核机制发展,成立班组安全考核机制,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特征,并且实施方法存在差异性。对成绩优异班组进行奖励,对后进班组人员进行处罚,从而可以形成比、学、帮良好氛围。明确基本责任,针对性负责区域工作,合理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对于不安全行为即可处置,制定考核机制,对班组监管内容进行深度评比,有效奖励和惩罚。
结语
时代呈现高速发展变化的趋势,想要更好的满足社会大众和国家发展的需求,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必须要进行改进和转型。转型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类型的问题出现,相关部门必须分出充分的人力物力,对转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及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吕京明.降低公路交通运输成本的策略探讨[J].中国商论,2017-07-26.
[2]杨利荣,帅宇娟.新常态下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如何转型[J].中外企业家,2017(29).
[3]王玉俊.新常态下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如何转型[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327.
[4]王辉,新常态下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如何实现新转型 [J].经济视野,2017(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