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包头市 01401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可以对基坑工程的稳定性进行加固,提高建筑主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以为基坑周边的土体的稳定性以及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提供重要的保障。本文就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也随之而来,因此对于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要求也逐渐高。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不断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个建筑施工项目中,深基坑支护技术不仅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直接联系,同时也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效益,因此是尤为关键的步骤之一。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内容概述
1.1内涵
现阶段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安全全面提升,促使工程项目稳定建设,在施工阶段会规范化选取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通过此项技术应用对施工环境以及基坑侧壁进行保护,在正常现状下,深基坑支护具有良好的挡土作用,能对深基坑后续施工中存有的变形、位移、坍塌问题进行控制。在施工阶段选取针对性排水操作,促使项目建设稳定进行。
1.2深基坑支护技术操作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施工的重要前提是要认真的对施工前的参数进行勘察。因为深基坑施工是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进行的,而且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特点都会对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前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和测量,可以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前期对地质条件的勘察和测量的数据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而且数据信息量非常大,这样就对深基坑支护施工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支护技术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具有很多危险性的操作,所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操作必须要做好,如果深基坑支护施工没有做好,那么很深基坑工程很容易发生支护不力的问题,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深基坑的深度变大,那么基坑支护的压力也就越大。如果基坑深度增加,那么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应力需求变大,基坑的支护压力也就变大了,对基坑支护的要求也就随之增加。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2.1钻孔压浆施工技术
该技术应先在内壁上涂抹一定的水泥浆,然后再向其中加入碎石和其他材料,为桩的形成做好准备。然后利用相应的施工设备,将钻杆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向孔内灌入已经制作好的浆液。当浆液达到合适的位置时,再将钻杆取出,在其中放入骨料。完成以上操作后,再将高压泥浆注入到其中,就完成了整个施工流程。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整个施工流程必须要按照相应的规定来进行。在开始前,应与相关单位及时沟通,确保每个流程都能满足建筑施工的需求,在工程师确认签字后才能施工。
2.2 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测量安放支护桩的位置,施工人员采用仪器对设计的坐标进行测量,测试结果符合导线闭合测试结果那么就可以确定支护桩的位置,然后安装支护桩。按照设计要求桩基的位置一般要向外面放出 10cm,并且护筒的内径要超出支护桩直径 0.3m。在进行钻孔操作前,要把一定比例的粘土注入钻孔内,选取水泥砂浆的比重为 1.3,在钻头比护筒低大约 3m 左右的时候增加冲程开始钻孔操作,钻孔过程要保证连续,并对水泥浆比重进行合理的调整。
进行清孔作业,因为在钻孔的过程中很多钻渣会残留在钻孔侧壁或者钻孔的底部,这样很容易影响混凝土灌注作业,所以在第一滴清孔操作之后要保证钻孔底部泥浆密度小于 1.2g/cm 2 ,粘度小于 25%。安装钢筋笼,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焊接钢筋笼的结构,并对保护支架进行科学的设计,然后用起吊机把钢筋笼吊入桩孔内,如果钢筋笼长于 5m,那么要加强对吊点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进行第二次的清孔操作,因为吊放钢筋笼的过程中,孔底部可能会有残渣,所以在吊放完钢筋笼之后要对孔底部的残渣进行检测,如果残渣厚度大于 1cm,那么就要进行第二次的清孔,第二次清孔作业时通过导管,把水泥浆注入到孔底部,这样可以用水泥浆把残渣置换出来,一直到厚度小于 0.5cm 之后完成清孔作业。混凝土灌注作业,在桩孔的中心位置吊放导管,保证导管底部和桩孔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在 0.4cm 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导管和桩孔之间不会出现卡挂的清孔,然后让导管在混凝土下面浸入 5cm,这样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了。
2.3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土钉支护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支护技术方式,从施工流程上来看,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强等等诸多优势,且其应用能够提高基坑边坡位置上土体结构的稳定性与承载力,进而达到强化深基坑支护边坡的目的。就其自身特点来看,土钉支护施工技术更加适用于一些小型建筑工程项目,而支护效果也可以更进一步提升。若是在实际施工中对深基坑边坡位移也需要受到一定限制,则是可以引入预应力锚杆技术加以配合,保证深基坑施工的稳定性。尽管如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这一技术手段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即在软土地质、地下水位较高的建筑施工环境下,不适合采用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2.4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由于施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性较大,在施工中会遇到较多特殊性施工地质结构。在施工中碰触到松软土质之后,要注重对支护结构稳定性全面分析。松软地质难以实施项目施工建设,针对此类土质进行施工支护,要注重选取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此类支护结构在沉降要求相对较高的工程项目中应用较多,与多数支护结构相比,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应用价值较高。能在各类较为复杂的土质环境中进行应用,对施工区域周边环境不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促使项目建设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但是此项施工技术应用中也存有相应限制性。其中施工区域土质状态硬度较高,对于此项技术应用具有较高要求,消耗的施工成本也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产出的废浆量较多,施工部门要设定针对性废浆排放措施,降低对地下施工区域的负面影响。
3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有效对策
虽然,现如今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正在不断优化与完善,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效果不佳的情况。因此,在今后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控制。首先,应该从制度上着手来加以控制。根据现阶段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操作流程、操作规范等等进行明确,并落实责任制度,使得各个岗位的员工都可以清晰的了解自身的职责范围,认真落实工作,提高施工质量。其次,则是需要根据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地质特点、土壤条件、水文等等诸多因素,来对支护施工方式进行选择,保证支护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最大程度提高施工整体的安全性。最后,随着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对于改善施工现状、提高支护施工的精准度有着重要影响,施工单位应尽可能地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对地面结构、基坑结构位移等等方面的有效监测,为整体施工提供精准数据参考。
结语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深基坑结构的稳固性,保证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进行。在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汤斐.简析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1410.
[2]李国元.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1191.
[3]余华东.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