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李承泽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李承泽
[导读] 摘要:电力产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进步有重要意义,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是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多年来线损问题一直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阶段所面临的难题。
        国网阳泉市荫营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电力产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进步有重要意义,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是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多年来线损问题一直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阶段所面临的难题。探索电力营销管理阶段降低线损的有效途径,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的精准性与有效性,能持续推进供电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文章对此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电力线损;管理;途径
        引言
        电力资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全面提升我国经济水平,给人们日常提供更加舒适以及便捷的生活。一旦电力资源受损,可能会对公民的生计,甚至会对国家的发展带来非常严重的阻碍。为了提升电力运行质量,需要供电公司充分重视低压线损管理工作,逐渐优化、加强低压线损管理工作内容。
        1 线损管理的意义
        众所周知,线损率是供电公司评价电能损耗高低的指标,也是电网企业的一项技经指标。线损管理水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营收入,同时,线损也是当前电网企业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是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线损跳高,效益跳水”,对供电企业来说,异常线损电量不仅给企业造成效益的损失,还导致了国有电力资源的流失。与安全生产一样,线损质量管理是电网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
        2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目前的电力线损管理是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组织结构和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就目前来看,很多的电力企业对于线损管理的认知很片面,只是将线损管理工作就作为工作的全部内容,比方说同样重要的用户需求分析就会忽视,对于新技术也没有进行合理的应用,对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的分析也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一个完善的线损管理系统,不能够对用户的不良用电行为进行监控,从而导致问题的出现和恶化
        2.2线损管理工作缺乏
        智能化、现代化等时代气息由于电力系统线损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导致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智能化、现代化的要求,同时也无法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在当前大多数电力系统线损管理模式中,不能依靠先进的技术进行管理,还依赖大量的人力来完成各项工作,导致管理工作运行成本较高,同时也与智能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相背离,也就无法实现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据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电力企业在线损管理工作中虽然采用了一些相对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如数据采集和监控设备、业务智能管理平台等,但是总体上来讲所占的比例并不高,由于不同系统之间存在不同有效的融合,造成不同系统所得数据差异较大,工作人员无法通过信息进行判断,使电力系统线损工作存在滞后性,影响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了电力企业服务水平[1]。
        2.3配电设备的影响
        电网运行阶段配电设备对线损问题的影响相对较大,线路规划设计阶段未能建立科学管控方案,这样就会导致负荷中心与电源之间的距离控制不到位,如果距离太远就会导致电能耗损量巨大的情况产生。还有一些市中心区域,会在线路布局阶段出现半径较长的情况,加剧线损。还有就是在进行配电网建设期间,线路老化或绝缘问题极为严重,绝缘设备的应用性能不能得到保障,或变压器在改造或更换期间工作不到位,运行方法与工作模式存在问题,那么都会导致线损量增多。针对电力企业电网运行阶段存在的用电计量问题,计量仪器的精准性不足,或二次降压太大、负荷管控难度较大等现象,用电计量出现偏差,就会加剧线损。


        3配网线损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配网线路管理力度
        要想有效减少线路损耗不仅要从生产领域出发还要关注销售领域的运行,一方面要同步各类电表的抄表制度,原因主要在于高压和低压两种电压表若在抄表时操作不同步则会导致线损情况的发生,如抄表时间不同步则提高了线损波动的几率,可能导致漏电、偷电现象的发生,采取同步抄表制度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配电网线路损耗。整个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相关人员的用电检查和线损维护工作,结合过去经验来总结用电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导致线损的各类原因,在此基础上严格把控线路损耗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并控制线路波动的频率。相关负责人应履行其职责,做到及时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发现问题立刻解决,这样才能做到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还可与国家部门共同合作对用电客户进行突击检查,严格打击偷电行为进而保证用电行业的有效竞争[2]。
        3.2加强对电力资源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
        建立采集系统,并加强采集信息采集能力,确保电力使用信息资源全覆盖。严控偷电、漏电的行为,监控电力资源去向定位。同时,应健全相关法规,加强对偷电漏电人员的惩罚与监督。在设备、系统和电能信息输入漏洞等方面,应升级系统,利用机器自动抄表,减少了人力资源的输出,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电力资源的管理。
        3.3严格执行抄表制度
        大力开展集抄业务,健全抄表核算制度,确保电量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为线损计算业务开展提供数据基础。电力线损率同抄表核收工作质量有直接关系,在公司工作规定中针对客户性质不同制定相应的抄收规定,特别是对用户变压器的容量、铜损、铁损等均计入电价,抄表人员要严格按照抄收制度要求开展具体工作。要认真核查抄表的准时性、准确性,确保不发生漏抄情况,若发现表计异常,应及时通知业务及相关管理人员予以维修或更换,减少电量损失。抄表工作不仅要做好客户服务工作,规范业务避免纠纷,还要提高售电量统计的准确性,为实际线损率计算提供准确数据。
        3.4加强三相负荷调整
        做好对三相符合的平衡性引导,加强对内部管理工作的调整与改善,能根据变压器的工作效率要求,将线损率有效性降低。针对电网运行阶段可能会存在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的问题,工作人员将其调整在10%之内,电路干线数量以及将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进行全面把控,由此就能在源头上,将电能耗损降低[3]。
        3.5完善组织管理与电力系统组织结构的完善
        能够为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同样对降低电力线损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线损工作中要对各项工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不同岗位的职责进行分配,要充分体系出组织管理的作用。比方说,日常工作的抄核收的工作制度要进行完善,对考核制度进行完善,对偷电现象的存在,要严厉打击,提高惩罚力度,从而才能够实现有序的推进线损管理工作。
        3.6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中框架的设计
        在框架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设备、技术等处理好搜集出来的数据信息,对一些异常信息要加以重视,对于一些基本的参数信息要建立档案管理机制,保存起来,这样就可以清楚每个设备、每一条线路运行中的基础数据,便于日后的维修工作。在框架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工作流程,保证每一个工作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保证构建框架的科学性,保证系统建成后的高效运行。其次,还要坚持灵活性的原则,对不同用户、不同地域所线损的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的调整,降低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提高系统运行的准确率[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线损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电力部门应高度重视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深入分析线损管理的薄弱点,发现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电力系统线损率,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线损管理工作主要面临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问题,本文分别从这两方面提出了促进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具体措施,希望对线损管理工作有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颖菲.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10):221-222.
        [2]陈晓亮.配网线损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有效措施[J].电力设备管理,2019(10):49-50.
        [3]袁立侠.试析电力配电网损耗分析及降损节能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9,9(10):53-54.
        [4]万文娅.基层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分析[J].大众标准化,2019(14):176+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