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3252219870301XXXX 广东省 517000
摘要:地基是房屋建筑的承载结构,与房屋建筑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要想避免或减少房屋建筑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受损情况,能够始终屹立不倒,应选择合适地基处理技术,保证地基的牢固、稳定,给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工程质量,使房屋寿命达到应有的年限,让房屋建筑的各项使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1 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特点
1.1 潜在性
房屋建筑施工是动态、连续的施工操作,环环相扣、环环相依。只有实现地基的适当处理,才能提升地基的作用,加强房屋建筑质量。在上述施工的过程中,地基施工效果无法在施工过程中展现,但是在工程结束后很快便会显露出来。这种潜在性问题对后续的住房安全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1.2困难性
对房屋建设工程而言,地基的处理技术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只有地基建设好,整体房屋才会坚不可摧。同样存在的问题就是对地基处理技术的高要求,地下结构中水流作用的破坏,水的腐蚀作用以及地震波动的影响都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困难性。而且因为处理工作有限的施工空间,地下结构比较隐秘,更需要施工前的认真工作,对地形和土壤特性进行密切考察分析,以免房屋建成后发生意外,对房屋和周围的居民造成一定的经济乃至生命损失。
1.3复杂性
我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其中拥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特征,所以在如此复杂的地面上兴建土木工程,其必然会增加很大的难度。我国的土质主要有黄土、冻土、杂土以及淤泥杂质土等,不同的土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可能会采用到许多方式来进行地基处理,从而提升了地基处理的难度。并且有的区域属于地震多发区,所以在对其进行房屋建设时对于施工有着更高的要求,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房屋建筑施工中强夯法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地基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先对碎石桩进行处理,这样能够使地基的土进行排水固结,然后在合理的位置上确定强夯点,可以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能够击碎碎石桩,再将碎石挤入填土层中,这样能够对地基的上部进行加密,能够满足房屋建筑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对于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来说,强夯法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对夯实的次数和深度进行有效的把握能够影响到夯实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地基土的性质能够确定夯击次数的多少,在夯实的过程中,先夯实两到三遍,然后降低强度再次夯击,从而加强地基的承受能力。
2.2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中,包含两种技术,一种为硅化注浆处理技术,在利用此种技术进行注浆时,浆液主要为硅酸钠混合溶剂,通过相应的施工,凝固之后,提高不良地基土体的强度,从而提升地基的硬度;另一种为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它使用的主要物质是水泥,添加特定比例的水然后调配到一起,借助压降泵等设备把它注入到地基之中,在土体里面,浆液会和之前的土混合,得到一种凝固度非常高的成本,以此来提升地基强度,降低它的压缩指数,打造高品质地基。
2.3 预压技术
通过运用该技术,能够将许多影响地基施工的因素进行排除。地基预压处理技术分为以下几种:①堆载预压技术;②真空预压技术。在地面地基施工中,真空预压技术的应用更为常见,为了提高预压的效果,就需要施工单位采用竖井排水的这一方法,从而将地基土壤中的水分进行排除。若建筑工程地基是软土材料,一般会使用堆载预压技术,这样可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在地基施工中,运用预压技术可以将土壤中的空气进行排除,并且土壤中的水分进行排除,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升。
2.4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
振冲法指的是施工人员对起重机进行一定高度的起吊,同时吊起振冲器,在潜水电机运行过程中,在动能的影响下,振动器产生相应的振动频率,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借助水泵,在水泵与振冲的双重作用下,高压水流喷射到房屋建筑地基中的理想深度,在地基中填筑好事先准备好的碎石等各种填充材料,在连续的振动和敲击下,使地基的密实度不断提高。采用这种方式对地基进行深层密实处理后,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现象。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施工简便、成本低廉、周期短,能够在压缩成本的同时,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
2.5DDC灰土挤密技术
在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领域中,DDC灰土挤密技术是近些年新兴发展出来的一种技术,在经过不断地推广之后,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很多地区的房屋建筑施工当中。DDC灰土挤密技术的原理为:施工人员先采用强夯法对房屋建筑地基中的深层地基孔展开夯实处理,并利用螺旋钻机将施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的灰土分层注入到地基混凝土表面存在的空隙里,并将其夯实成桩。在经过施工人员的反复锤击之后,桩的半径在不断地扩大,这样就可以将原先的单一软土地基改造成混凝土复合地基,利用改变房屋建筑工程土质结构的手段来实现增加地基的稳固性及强度的目的,并使地基获得防变形的效果。利用DDC灰土挤密技术不但可以使湿陷性黄土的性质特征得到改善,还能使原先的湿陷性黄土地基转化成混凝土复合地基,使地基在经过转化和处理之后,强度和承载能力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2.6加筋技术
判断地基是否坚固,除了看建造地基的技术和建筑商使用的技术方法,这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好坏和周围土壤的质量。在施工现场周围的区域会有一些松散的土壤,这种类型的地形有其优点和缺点,其优点是它更具有抗压力,缺点是抗拉强度太低。如果房屋建在这种类型的地形上,其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倾向于采取更高的方法来提高房屋稳定性。主要工作方法是在松散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具有高抗拉强度的加筋材料,然后采用加固技术改变作用于该问题的力的方向,从而加强地基坚实性,此外,考虑到实际情况,施工工人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施工人员可以参考周围的地质,研究周围土壤的性质并进行勘察,确定哪种方法和材料可以使用。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行和房屋的稳定,根据施工要求,可以将加筋带或土工布适当地添加到地面,以增强加筋技术的效果并确保房屋的整体稳定性。
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要点
3.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房屋建筑施工前期,相关地基处理技术人员必须做好前期的勘察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严密的地质调查与研究。由于研究工作极其复杂,这充分考验相关地基施工人员对场地的准确判断。在调研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不仅需要了解房屋建筑工程的相关施工情况,根据勘察单位的勘察报告,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与研究,同时,需要对地表水文地質情况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对施工设计的影响。
3.2做好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的施工规范,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首先,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地基的土质,来选择更加合理安全的施工方式,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比如地表有水文的地形地貌,就是要充分考虑水对于地基材料的影响,尽量多的使用防止渗水性材料,减少水病害问题的出现。其次,地基处理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多次的测试来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自古“实践出真知”,只有经过多次的实验与检验,才能得出与实际情况符合的地基处理方法。
4结语
地基工程是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只有准备工作做得好,方法恰当才可以很好地防止地基施工质量的各种问题,确保施工的质量。通过地基工程施工技术处理,在设计的时候运用关键线路的思维,施工的时候省略了以前施工中的一些工序,如架设临时支撑结构等。减少了工程量,缩短了施工时间,节省了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张继忠.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8(01):116.
[2]邓江伦.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8(01):49+52.
[3]刘颖.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1):39-40.
[4]庄尹.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J].科技视界,2017(3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