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春雷 朱宁 刘宇航
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本文对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随之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可以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合理 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机械设备 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脚步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之间面临着巨大的竞争能力,使得建筑行业开始意识到加强优化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传统建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促使自身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另外,也需要提高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和选择工作的重视度,使得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所提升,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一、 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报道发现,由于建筑机械设备而引发的故障时有发生,对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看出,造成事故的情况有两个方面:(1)由于施工人员缺少安全意识亦或者不能够熟练操作技术,进而引发安全事故。(2)未足够重视安全管理,缺少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使得建筑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存在问题。如果想要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则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进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 安全意识有待提升,设备现场管理不善
施工人员是建筑机械设备的主要操作者,其自身安全意识的高低与设备安全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建筑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并且安全管理意识较强的人才较少,多数施工人员都是缺乏经验的实习生,和设备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的管理人员,导致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难度有所提升,为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难度较大[1]。比如,同一类型的设备,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同,会导致设备的使用年限有所减少。
(二)其他因素的影响
除却硬件方面带来的影响之外,还有软件方面的影响。例如,我国建筑行业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缺少与之相对应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执行力度不足;机械技术档案资料不完善,导致后期的管理与配置工作缺少依据等。这些都会影响机械设备的管理。
二、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对策
(一)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对策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是保障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前提,可以为施工人员的操作和设备的使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建立先关制度时,可以从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中承担的工作入手,建立能够被建筑企业认可的相关法律法规。除此之外,还应要提高对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的重视度,将老旧的机械设备和超出使用寿命的设备进行相应的处理,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另外,建筑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监督部门,对部门职能进行严格划分,从而可以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2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施工开展前期需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详细了解,进而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制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不确定因素导致工期延期,加大防范力度,制定应急方案。另外,还需要充分考虑设备使用是否安全合理,最大化发挥设备的使用率,但需要避免运行超负荷情况的发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而且还可以保障施工质量。
3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
在实际施工现场需要拥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标准,这是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前提,只有相关管理人员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可以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因此,建立安全管理标准是十分有必要的,具体而言:(1)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企业需要在关键部位下派安全管理人员,专门管理机械设备,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2)根据不同时期的施工环境设置与之对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障施工的正常开展,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处理。(3)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撰写安全管理报告,保障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4制定合理的施工设备调度安排
由于施工现场秩序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机械设备放置不合理,移动次数较多,这些调度安排不利于施工的顺利施工。为有效改善这一情况,需要建筑企业与相关部门进行商讨,根据施工现场秩序混乱情况,制定合理的调度计划,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避免由于管理不当而影响施工进度情况的发生,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施工成本费用,而且还可以保障施工质量[3]。总之,制定合理的施工设备调度安排,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执行力度,保障施工项目在规定时间完工。
5加强技术档案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施工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因此,需要加强技术档案管理,相关部门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完善相关技术。施工现场合理的规划是安全管理技术档案的重要前提,也是施工正常施工的重要依据。施工现场相对应的安全管理技术档案能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轻管理部门工作负担,减少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优化管理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合理调配对策
1机械设备配套的简化条件
机械设备使用首先需要保障其安全性,这不仅与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也与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在机械设备使用前期阶段,需要做好安全性能检测工作,这些可以在设备出厂之前进行。除此之外,在实际施工中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时,需要根据机械设备承受能力安排施工量,保障设备在可承受范围内。优化施工现场环境,相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并出台相应文件,排除设备的质量隐患,为顺利施工提供保障,进而可以实现更加科学的调配[4]。
2遵循合理的调配准则
保障合理使用机械设备的前提下,最大化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具体而言:(1)机械设备的合理安排则需要建筑施工进度保持一致,在合理的使用前提下,对机械设备进行合适的调配,然后保障其完整性的基础上最大化提升机械施工水平,进而可以为建筑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2)相关工作人员应要根据建筑工程多样性的特点,在不同施工阶段和环境,设置不同的机械设备。所以,在实际过程中需要保障设备的调控准确度,能够为不同施工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机械设备,进而可以拥有能够应对施工要求的应变能力,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3)在实际调配过程中,需要遵循分散、集中两者相结合的原则,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率,而且还可以更好的管理人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要意识到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和调配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才可以促使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的提升。所以,对现阶段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意识,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从而才可以最大化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陈江杰.如何有效加强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力度[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80-181.
[2]刘虹辰.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调配[J].建筑机械,2019(01):34-35.
[3]王芃.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22):25-26.
[4]王海滨.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122-123[2020-04-10]. https://doi.org/10.13535/j.cnki.11-4406/n.2017.1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