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分析 周少华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周少华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加快脚步,建筑行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位脚步并获取足够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就必须秉承发展的眼光并全面完善自身技术应用。
        身份证号码:13300119800101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加快脚步,建筑行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位脚步并获取足够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就必须秉承发展的眼光并全面完善自身技术应用。而因房屋建筑有着较长的使用周期,且外界环境因素对其构成长时间影响,因此整体结构在使用中极有可能产生裂缝,且有渗漏情况出现在门窗等部位,影响颇深。
        关键词: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注浆技术;分析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注浆技术是利用压送方式,把胶状浆灌注到土层中,浆凝固后能有效填充岩石裂缝,提升岩石和土层的承载力。目前,注浆技术已逐渐应用于机械化、自动化以及电子化工程设备中,对隧道、地铁等大型工程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1注浆技术的定义
        所谓的注浆技术是指将按照相应比例配置好的浆液通过压送设备,输送到地层中或者是裂缝中,浆液与岩土体结合后经过固化的作用,实现对裂缝的填补和加固,形成抗渗性好、稳定性和高强度的复合结构,并实现对裂缝填补和改善岩土体结构的目的。目前注浆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由于注浆技术的灵活性比较强,所以目前对注浆技术仍没有固定的分类,目前主要是从工艺、材料和压力上进行分类,从压力上分为复合注浆法、静压喷射注浆法、高压注浆法;从材料上分为载土注浆、水泥注浆、化学注浆;从注浆工艺上分双液注浆,单液注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方法和使用目的不同,所使用的注浆技术也不相同,基本上都是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注浆技术,无论是在建筑界,还是教育界注浆技术都没有明显年的分类界限。
        2房屋建筑施工中各种注浆技术
        2.1复合注浆技术
        复合注浆是静压注浆和高压喷射注浆技术进行组合的一种注浆方法,复合注浆技术应用流程:进行水泥灌注,使其在圆柱体中成为柱体状。通过静压对地基进行注浆,使地基基层成分延伸,提升其覆盖度,避免遗漏点的出现。目前,复合注浆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且不仅限于建筑地基的加固,同时也应用于细砂和粉土的施工中。
        2.2高压喷射注浆
        这一方法是利用注浆压力向钻孔泵送满足不同功能性要求的流体以克服底层地基初始应力、抗拉强度,进而引起劈裂,使地基具备很强的可灌注性。现代建筑具有向纵向发展的趋向,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深基坑工程应用日广,而在深基坑中可应用高压喷射注浆进行防水处理、基底加固。
        2.3静压注浆法
        该技术是在劈裂作用机理的运用下,依托压力传导沿地基应力场最小主应力面或弱应力分布区域方向将灌进去的浆液进行破裂、延伸,促成形状不规则的凝结体,以增强压缩模量效果。土体中浆液凝结体,有利于骨架作用效果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促进地基承载能力的全面提升,并使地表沉降变形的发生概率大幅度下降。
        3房屋建筑土木工程中的注浆技术应用
        3.1注浆技术解决墙体裂缝问题的应用
        房屋建筑工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问题,造成裂缝的因素有多个方面,裂缝通常可以分为混凝土内部和外部裂缝,这两种裂缝都会对房屋建筑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注浆技术的合理运用能有效解决裂缝问题。方法是把高黏度材料加入浆液中,提升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在众多造成墙体裂缝的原因中,内外环境温差是造成墙体裂缝的重要因素。

对此,可以根据墙体出现裂缝的宽度及深度,科学合理地使用注浆技术进行加固,同时也要注意加固后的保养,减少浆液凝固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3.2墙体结构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各类裂缝是常见质量问题表现形式。在实际工程中,裂缝产生受众多因素影响,表现上也有很大差别。现代房建以混凝土结构居多,在混凝土结构中,通常裂缝可以分为外部裂缝、内部裂缝两大类。而无论何种裂缝,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间推移危害很可能扩大。应用注浆技术能够有效应对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问题,注入高粘结度的材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外部环境变化也会影响建筑结构,温度的变化会使结构出现大小不一的裂缝。针对裂缝的大小、深浅,采用不同的注浆材料与相应的注浆方式进行裂缝处理,之后进行必要的养护处理,能够满足工程安全性与其他质量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3.3地下室施工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室通常不具备良好的通风性,且很潮湿,渗水问题也频频发生,加之为中空结构的缘故,因此会降低地基负荷能力,此时建议借助注浆技术强化其力学性质。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施工期间,需控制钻孔深度,限制在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厚度内,维持在30°~40°角度范围内,逐一切割暴露出的裂缝。注浆时,需稳定压力值,灌注的起始阶段压力控制在较小层次,而后将压力逐渐增加直至完成注浆。由于地下室与地面在环境条件上差异很大,因此浆体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干凝,通常在注浆完成后4~5d检验,若渗水问题依旧存在,应落实二次注浆,直至妥善解决问题。
        3.4.运用于厨卫等结构中
        厨房和卫生间的特殊用途决定了它们是房屋建筑中最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一旦发生渗漏,与这两个空间相连的管道给排水系统都会瘫痪,会带来很大的麻烦,严重时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厨卫等部位的注浆技术更为重要,质量的保证也更为重要。对厨卫等部位的注浆技术要考虑环境湿度较大所带来的影响,选用防适度大的浆液作为材料,可以采用环氧注浆方式即先将渗水通道切除,待水从裂缝中流出后再开槽注浆加以填补。这一技术的使用延长了房屋的整体使用寿命,为人类解决了很多干扰,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5注意建筑材料选择
        实际施工中注浆技术所用材料有很多种选择,例如单液水泥浆、水玻璃浆、黏土水泥浆等,而化学浆液作为相对较新的注浆材料,本身也具有一定复杂性,传统的单液水泥浆、水玻璃浆以及黏土水泥浆较为常见。选用注浆材料要注意工程实际需要与工程标准要求。要参考现场情况,也要注意注浆材料是否需要具有一定耐腐蚀性,不同材料在耐腐蚀强度上有区别。现代工程建设对于材料环保性、安全性可能会有专门要求,即使没有明确要求,也要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周边土壤环境的不利影响。如果注浆材料应用后没有满足功能性要求,可以酌情考虑使用一些相对简单的注浆材料修补,修补要重视材料的粘合性能,粘合性能良好的材料通常可以满足房建防渗漏、补裂要求。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加固作用,能够填补和加固各种裂缝问题,最大化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建筑的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需要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开放式实践教育,加大对应用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注浆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标准性。
        参考文献:
        [1]肖振华.关于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7):278.
        [2]高永坡.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8):1395.
        [3]黄振华.注浆技术在建筑土木工程中的运用和施工工艺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1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